校園貸”慘案“頻出,高考新生莫要成為“待宰羔羊”

大學生是一個有消費剛需卻又缺乏消費能力的群體,比如購買電腦、手機等,而互金平臺的出現,一定程度上滿足和解決了大學生的這一需求。

校園貸市場去年已經突破了800億,而且這個規模還會不斷增長,因此不能漠視大學生的正常借貸需求。

校園貸”慘案“頻出,高考新生莫要成為“待宰羔羊”

毫無疑問,校園貸有其積極的社會價值和市場價值,可以充分利用。然而,很多借過民間貸的學生都認為民間貸很坑。那麼,民間貸到底有多坑?

借八千,還一萬五,還遭威脅索取一萬“利息”

湘潭市民徐女士稱,自己的兒子因為急著用錢,今年5月14日,自己通過app“多借社區”,在一個名叫“招商易貸”的平臺上借了一萬兩千塊錢。雖然放貸比較快,但利息也特別高。

校園貸”慘案“頻出,高考新生莫要成為“待宰羔羊”

徐女士兒子說:到手要扣除百分之三十的利息,逾期還要收取百分之30的利息一天。結果他借款1.2萬,到手僅8400元。

校園貸”慘案“頻出,高考新生莫要成為“待宰羔羊”

不僅如此,5月18日,徐女士兒子未能及時還上錢。逾期之後,每天的利息竟高達30%。對方就開始不停打電話催款,並給徐女士以及徐女士老公等多人打騷擾催促電話,自己和家人不斷接到電話,對方要求的利息也過高,老實的徐女士兒子不敢過久拖欠,5月22日,徐女士兒子和對方協商還了款。

實際到手只有8400的借款,徐女士兒子卻稀裡糊塗還了一萬五千多,差不多是本金的兩倍,原本想著破財消災,沒想到,困擾徐女士的噩夢卻開始了。

校園貸”慘案“頻出,高考新生莫要成為“待宰羔羊”

對方稱借款的條子並沒有消條,之前換的那些僅僅只是本金,徐女士她們還需還一萬的利息。只借到8400元現金,已經還了1萬5,但對方仍在暴力恐嚇逼債。

對方多次威脅徐女士說要上門砍掉自己兒子的手腳,接到這樣的恐嚇電話,讓徐女士頓時陷入恐慌之中。

大一新生抵押錄取通知書借民間貸 被追債無奈休學

無獨有偶,小周是湖南某高校的大一新生,去年九月份,因為急著用錢,小周用自己的錄取通知書借到了第一筆貸款。因為定時還款,小周的借款額度不斷提升,殊不知,一個個陷阱向小周展開。

校園貸”慘案“頻出,高考新生莫要成為“待宰羔羊”

不到一個月時間,小周的借款就高達十幾萬,借貸平臺數十個,而在這些借條裡,最多的是一張十萬的借條和一張四萬的借條。打10萬借條的,實際到手只有2萬8。打4萬借條的,實際到手1萬多。

就這樣,打了14萬借條的兩筆借款,實際到手才四萬多,已經還了六萬多,卻陷入無底洞中。小周說,如果不還錢,就會有催債的找上門來。 隨著欠債越來越多,小周的生活也受到了干擾。家人、學校同學老師都受到騷擾,小周不得不休學。

女大學生借1.4萬還10萬

杭州蕭山一女大學生謝某她因手頭拮据,通過中間人向郭某借款2萬元,談好利息是6000元。

但當謝某在欠條上簽字,卻發現借條的借款金額是10萬元,郭某說隨後會把剩餘的錢給她。

校園貸”慘案“頻出,高考新生莫要成為“待宰羔羊”

當時,由於謝某急著用錢,先簽了借條,而且借條上出借人也沒有寫明。也就是說,謝某糊里糊塗的簽了一張10萬元的借條,但她實際拿到手的錢只有1.4萬。

一瞬間,十萬的“鉅債“讓謝某覺得天都快塌了。

校園貸悲劇如何停止

過去幾年,一些民間放貸機構給市場造成了一些不和諧,因此市場必須進行規範,但不是一刀切的停止服務,因為校園的金融服務需求是真實且迫切的,而民間貸和高利貸始終不會放棄這部分市場。

校園貸”慘案“頻出,高考新生莫要成為“待宰羔羊”

校園貸之所以發生一些亂象,根本原因在於借貸者在接觸金融工具前缺乏相關金融教育,同時在面對問題時缺乏正向的指導與實際的幫助。

在對待信息不對等的部分“校園貸” 產品時,學校監管方面要加強防範不可控因素,盡力杜絕侵犯人身權益的情況發生。讓大學生選擇安全可靠的互金平臺,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校園貸”慘案“頻出,高考新生莫要成為“待宰羔羊”

另外,2018年的高考已經落下了帷幕,很快將有一批新生即將步入大學校園。在此,我們也想通過這些事例提醒即將入學的新生們,不要隨便通過app貸款,如果遭遇暴力催債要及時報警,通過合法途徑解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