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再来一次,你还学医么?17位医生的高考故事让你看哭

【温馨提示:还没关注广东卫生在线的小伙伴们记得点击右上角关注哦~】

十年寒窗,静待一朝

2018年高考今天(8日)落幕

考卷上的一道题、一个字

都将让全国975万考生

迎接不一样的人生

1977年,全国恢复高考如何改变命运?

2003年,当高考遇上非典……

他们、她们

有的来自农村、有的来自城市

然而

Ta们在高考中作出了同样选择

报考医学院校

有的是如愿以偿、有的是阴差阳错

最终都走上了从医路……

广东省卫生计生委团委与委主管新媒体平台——广东卫生在线联合推出高考策划,请最可爱的医护人员#说出你的高考故事#……

2003年,当高考遇上非典……

高考再来一次,你还学医么?17位医生的高考故事让你看哭

高倩

从医7年

2003年对全中国的人来说,是难忘的一年。

那年,我们遇上了百年不遇的大瘟疫,一场SARS让数千人入院、数百人丧生,人们惶惶不得终日,口罩、体温计、板蓝根成了脱销品……

高考再来一次,你还学医么?17位医生的高考故事让你看哭

2003年对全中国的高考生来说,是特殊的一年。

那年,学长学姐们眼中的“黑色七月”第一次变成了“黑色六月”,复习备战的时间缩短了整整30天、1800个小时。教室、宿舍、饭堂三点一线,节奏加快……

在疫情笼罩的气氛下,复习生活变得有些复杂。

每天定时教室消杀,测量体温上报,都会占用很多复习时间,让原本就不充裕的时间越显紧张。同学们就在等待消杀的时间里背英语、读古文,测体温的同时做试卷、解难题,见缝插针、不浪费毫秒。

有人趁火打劫,盗取了高考试题。备用卷出场,于是我们经历了史上最难的高考数学,一出考场哭声一片……

学霸师姐喊话:华附的师弟师妹,利用高考去看看这个世界,变成自己想象中的自己。

高考再来一次,你还学医么?17位医生的高考故事让你看哭

李一凡(图中左三)

从医4年

我于2006年参加高考(想起来也是很多年之前了),2006年至2014年就读于北京大学医学部临床医学八年制专业,毕业后来到省医工作。到2018年的8月份,已经在省医工作满4年啦。

回想起高中时代,周围都是学霸的感觉还挺奇妙的,大家都非常勤奋又非常聪明,所以自己也一直不敢放松。

在那个时候报考医学专业选的X科是化学科,所以高二下学期分班之后化学班上有不少同学报读医科。我记得很清楚的是当年报志愿,全级只有我一个人报了北医(hin尴尬)。幸亏最后班上有很多小伙伴一起去了北京念书,本科的几年并不孤单。

在大一的时候我们十几人还组了一个叫“HF组合”去参加北大校园十佳歌手的海选,唱了一首长达十几分钟的《劲歌金曲》,毫无意外只唱了一次就海选失败了。

记得上高中的时候老师还跟我们说过,上了大学还会有师兄师姐把华附的校服收藏起来有机会就穿的。读完大学之后我知道,这并不是真的。

高中时候记忆最深刻的老师是化学科的曾汉泰老师。如果不是曾老师,也许我就不报化学,很可能后来也没有学医,也是曾老师鼓励我要勇敢一点报北医试试。可惜曾老师在我们上本科的时候生病去世了,上大学之后没有机会再去看看他,一直觉得很遗憾。

我一直觉得学医是命运的安排,并不觉得是了不起的任务,也不觉得后悔。只是如果此时此刻是彼时彼刻,也许我还是会做出同样的选择。希望华附的师弟师妹在高考中能取得非常好的成绩,利用这个机会去看看这个世界,变成自己想象中的自己。

“高考,想赢可以,但不能怕输!”

高考再来一次,你还学医么?17位医生的高考故事让你看哭

梁德懿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

从医2年

高考好比人生中一场重要的比赛,想赢可以,但不能怕输。只要竭尽全力,无论结果如何,皆能无愧于心!因为你们已经在全力以赴的沿途中收获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东西。加油吧少年!

“孤独成长的自己,从未有过抱怨,吐槽医学职业的自己,就是这样对医学又爱又恨!”

高考再来一次,你还学医么?17位医生的高考故事让你看哭

雷瑞霖

从医4年

直到真正填报高考志愿那一刻之前,并没有准备踏上医路。

可原来这条路,早就是为我注定了。

2006年的夏天,18岁的我,有着金灿灿的年华和五颜六色的梦想。同学们互相雀跃着探讨着选择什么专业。

“搞金融?赚大钱!”

“学生物?研究生命的奥义!”

“医学?还是算了吧,搞医太辛苦了,风险又那么大,环境又那么差!”家里三代行医的一个年轻孩子,在伙伴面前针针见血地说起这行业的缺点。

说着说着,我竟越来越自豪,越来越钦佩,甚至自己也想拥有父亲这样的能力。

同学们听到这些故事,都睁大了眼睛,眼睛里闪着无比崇敬的光。

我不知不觉泪目,而心里冒出一句似乎早就存在的声音:“还是学医吧!”

1977年的高考

高考再来一次,你还学医么?17位医生的高考故事让你看哭

庞健(图中左一)

从医37年

高考那年我在乌鲁木齐三坪农场下乡,当时身份是下乡的知识青年。

1976年,高中毕业我下乡去了。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定在1977年12月考试,我们接到通知的时候已经是9月下旬了,时间非常紧张。

9月的新疆已经进入初冬,10月、11月份在新疆已经很冷了,我在生产队里看了几天书,因为住处条件确实不是太好,就给生产队里请了假、回家复习。但是家里复习条件也很一般,住的是平房,家里的取暖条件也根本没有现在这么好,不像现在都是暖气或者地暖,当时都生着炉子,生火用的煤炭,烟熏火燎的,看一会书眼睛就辣得生疼,但是为了高考复习也顾不了那么多了。

12月初,一个大雪纷飞的日子,我走进考场。

最后的成绩还是令人满意的,当年就考入了当时的新疆医学院,即现在的新疆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入学后发现同学们年龄差别很大,有像我这样的20多岁的毛头小伙子,而我的大学班长,却是带着他10岁儿子一起入学。后来我才知道,当年我们的录取率仅有百分之四,不像现在录取率可以达到百分之八九十,我们农场有几百位知青参加考试,最终只有极少数人收到录取通知书。说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一点也不为过。总的来说,我无疑是幸运的!

高考再来一次,你还学医么?17位医生的高考故事让你看哭

▲1978年,刚进入新疆医学院就读的庞健(后排左二)

最终我选择了学医,因为我想,医生可以治病救人,这也是我一生当中最大的愿望。

恢复高考的举措改变了我的人生,如果没有当时高考,我也不清楚我的命运会是什么样,有可能一辈子就待在农村做知青。对我来说,这是刻骨铭心、终生难忘的一段记忆!

“世间的事情,只要有一个真正值得坚持的理由,就抵得上无数个让你放弃的理由。”

高考再来一次,你还学医么?17位医生的高考故事让你看哭

邱乾

从医1年

高三下学期,无论做什么,家里都不可避免的弥漫着一种紧张气息。和父母之间的话题都不由自主的扯上成绩、大学与志愿。想静心,反而增加压力。

尤其是在志愿填报的时候,我坚决要报医学类,这一方面与姥姥有关。

那年12岁的我,陪着病入膏肓的姥姥在痛苦中离去,对此有一种情感上的倾向。此外,我偏爱生物学科,这一直是我的强项。

可是,父亲认为师范类对我好,认为基于他的人脉,能为我物色好出路,而母亲和父亲的意见又不一致。

在彼此不休不屈的状况下,我在接下来的备考中出现过数次情绪化问题。后来,班主任察觉到我的变化,找我进行了谈话,她问我坚持学医的理由。

如果单纯是情感与兴趣使然,在今后的漫漫行医路上,是否依旧满腔热情。她还通过一个小故事,留给了我一段话:世间有许多事,只要有一个真正值得坚持的理由,就抵得上无数个该放弃的理由。

如今,临床一线工作中,通过专业知识与技能赋予患者能力,使他们在康复中独立、生活技能重整,从依赖家属到自理,让患者、家属在失望中重新燃起生活的热情,我倍感所获得的意义与价值,从医热情始终未减。

回首,班主任留给我那段话,那夜我所思考:“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系”的是一份热爱,“托”的是一份信任,所以我们不曾退缩。

“后会不无期,我们江湖见!”

高考再来一次,你还学医么?17位医生的高考故事让你看哭

沈龙彬

从医3年

高考,提起这个让人无限感慨的话题,心中不由涌现出无数个回味无穷的画面,也大多难忘非常。

晨起6点,在校园田径道上朗朗上口的古诗,些许蹩脚的英语段落诵读,7:30大教室的早自习,配着一杯鲜浓豆浆及校园门口那馅多皮薄的大肉包,迎来满怀期待的崭新一天。

中午午休时间及晚上晚自习时间,也可谓寸步不离大教室,有精力就面对语数英、理科大综合那如山高的各类复习材料,累了就趴在桌子上眯会眼,睡觉的上下铺床位也就只有晚上11点回去时才会多加了身体的温度,这些就是我们所谓总结出来的“三点一线”生活,也应该是大多数高三学子的日常。

作为一个过来人,我还是希望正在高三备考的学子们,应多花点时间,去了解自己的兴趣方向,职业规划从高中做起一点也不早,整天的埋头苦读备考是必要,但选择正确专业方向,等读大学你会很感恩自己当时多花时间去选择专业。

我高中时正逢汶川大地震,震后灾区的重建、病患的康复深深影响着我,因此我花时间去了解康复医学,也因此爱上康复医学,后面成就我与康复医学结成的美好姻缘。

高考再来一次,你还学医么?17位医生的高考故事让你看哭

感触颇多、思绪良多,笔下有太多要写,但故事没法太长,因此留给时间,和高中说句“后会不无期,我们江湖见”,愿莘莘学子高考顺利,金榜题名。

“爷爷,谢谢你坚定着我救死扶伤的信念!”

高考再来一次,你还学医么?17位医生的高考故事让你看哭

张骁

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物理因素监测所

从医6年

我是2005年参加高考的,备考过程让我终生难忘。

高考如期而至,紧绷的神经也随着最后一科的交卷铃声而放松。回到家,父母告诉我和弟弟第二天全家要一起飞回呼和浩特,他们也终于跟我们说出了实话,爷爷的情况不太好,是胃癌晚期,为了不让我们分心而对我们隐瞒了。

那一天,我们放肆的哭着,因为压力的释放,更因为对亲人的愧疚和担心,直到今天回想起来,心里也是充满了苦涩。2005年的夏天格外的长,但又因为跟爷爷的相处变得格外的短。我们陪在爷爷身边,爷爷给我们讲着过去的故事,真希望时间可以慢些走。离别时,爷爷给我们写了一张卡片,祝福我们心想事成。

到了发榜的日子,我和弟弟都如愿考入中山大学,我被公共卫生学院录取了,实现了学医的理想,神奇的是,我们的高考成绩仅仅相差了一分。回想十余载学医从医之路,一直是爷爷在天堂保佑和鼓励着我,坚定着我救死扶伤的信念,不光守护着家人,还要守护更多人的健康和幸福。

人生就是一次次的目送

高考再来一次,你还学医么?17位医生的高考故事让你看哭

段炼

从医5年

高考对于我早已是14年前的事情。

本以为已经记不清楚什么细节了,可当我真的坐在这里开始回忆时,却发现其实它一直藏在我记忆的角落中,轻轻拂去尘土,还是那样的清晰。

在2004年6月7日的襄樊四中,我永远忘不了那个阳光明媚,甚至让我感觉有些刺眼的日子。

为了防止学生迟到,学校安排大巴统一把考生送往各个考场,而大巴的后面,则跟着许多摩托,他们都是考生的家长,我爸爸也在其中。虽未入夏,可那几天却异常的热,看老爹顶着太阳跟在后边心里很不是滋味,特别想让他回去别再跟着了,不过这些想法瞬间就被高考的紧张磨灭了,一进入考场,现在都还能想起那种紧张的心情,握在手里擦汗的纸巾早已湿漉漉的。

两天很快就过去了,除了考试,这两天的其他生活基本就像空白一样,只记得最后一场考完回到学校,老爹说终于考完啦,这两天车轮胎被晒爆两次,哈哈,别管它了!现在每次想起来都觉得心里酸酸的……

如果说考试的过程是痛苦的话,那等待出分和填报志愿的过程简直就是折磨。知道分数的那天,我默默地在家流了一天的泪,成绩并不理想,一本线都没上,只能考虑二本线。当时湖北省是第一届知道分数后填志愿,我们没有经验,只觉得过了学校以往的分数线就肯定可以。于是我当时第一志愿填报了热门的水利水电专业,医学则是我的第二志愿。

可是由于大家都不了解知分填志愿的窍门,造成了省内热门院校扎堆填报,分数线甚至超过一本线,万幸的是我的第二志愿服从调剂,最终还是顺利进入了医学院校,虽然不是临床专业,而是被调剂到当时也不太清楚的药学专业,从此走上了药学之路。

没想到,药学专业却是很合我的胃口,一路读来一直到博士,再也没有遗憾的想法。

现在想想,高考真的是人生的一个重大转折点,以后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过着什么样的生活,有着什么样的技术,就在那么短短的两天就决定了。

时隔十四年,再次提起这个话题,不说心里是否有遗憾,只想跟要参加高考的考生说一句:加油吧,尽你最大的努力就好了,拼尽全力,就不会有遗憾!

我对医学 情有独钟

高考再来一次,你还学医么?17位医生的高考故事让你看哭

田天照(图右二)

从医10年

时光荏苒,高中毕业至今已近廿年,翻开陈年旧照,往事历历在目。

那时的高中生活,大家都用炼狱来形容,特别是高三,每周只有半天放风时间,其余时间都是三点一线,匆匆行走于教室食堂寝室间,那半天对我们来说无比珍贵,可以出校门购买生活用品和工具书、逛街;武侠迷则在书店或蹲或站,居然可以一下午不挪窝;我则要打一下午球,然后冲个桶泼澡,一周的疲乏尽散。

高考临近,填报志愿成了大家的难题,平时都扎在书堆里,较少关注将来我们要做什么,我却对医学情有独钟,原因很简单,因为那时爱生病,虽无大病,小病却不少,记得有次感冒后咳嗽持续了两个月,药吃遍了也不见好,晚上躺平就咳,无奈只能半躺而卧,苦不堪言,由此心生从医之志,志愿清一色的医学院校。

高考再来一次,你还学医么?17位医生的高考故事让你看哭

现在已从医十年,每当面对困难感觉坚持不下去的时候,就不自觉的想起当年的志愿书,那时的我就没给自己留退路,只能坚定的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心坚定了,困难就会让路。最后祝当年的兄弟姐妹们各自安好,不负时光!

“高考就是一次人生机会!”

高考再来一次,你还学医么?17位医生的高考故事让你看哭

王忠富

从医3年

高考一直都被认为是走出寒门最为公平的一条道路。我作为高考的受益者之一,从原来对学习改变命运的懵懵懂懂,到参加高考后的似懂非懂,再到步入社会的坚信不疑,经历过了太多的崎岖坎坷,虽不能一一尽言,但坚信只要努力,一切都可以变得更好!

30年前,女生能参加高考的不多,现在已经占了“半边天”……

高考再来一次,你还学医么?17位医生的高考故事让你看哭

王艳荣

从医20余年

弹指一挥间,距离参加高考的时间已近30年。

我是1988年参加的高考,当时的高考时间是定在每年的7月7、8、9号三天,正是三伏天,那叫一个热呀!记得当时的考场,没有电风扇,更没有空调,我随身帯的手绢每每被汗水浸透。最后1天考试,监考老师体恤大家,特许男同学可以穿背心进考场(之前是不允许的,背心外面要穿衬衣),后排有个男同学果断地脱掉衬衣,监考老师说:“同学,不能光膀子,教室里还有女同学(整个教室加上我共三个女生)!”这位男同学说:“老师,我里面没有穿背心。穷啊!”当时的农村学生,能读到高中的不多,能供孩子读到高中而且可以让孩子穿得体面的家庭很少,能供女孩子读到高中毕业的家庭更是凤毛麟角。

很多年后,我对这一场景仍记忆犹新。

我非常感谢我的父母,在周围大多数女同学读到初中没毕业就回家务农的情况下,能让我读完高中直至顺利完成大学五年的学业,而且在我工作13年后支持我脱产学习获得全日制博士学位,成为一名优秀的儿科医生。

如今,国家日益强大,人民的生活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高考时间,也非常人性化地改为每年的6月份,避开了酷暑时节,考场也有降温措施,比如空调,再不济也有电风扇。高考不再需要考生比拼“耐暑”能力,莘莘学子,可以轻装上阵。参加高考的学生,女同学也占了“半边天”。

在此祝福我们新时代的高考学子,珍惜当下、勤奋学习,考出自己最好的成绩。

当年老师教育我们,“不管爸爸的手是握锄头,还是握奔驰方向,你们都是爸爸的骄傲!”

高考再来一次,你还学医么?17位医生的高考故事让你看哭

郭予涛

从医14年

又到高考季,看着有序备考的莘莘学子们,我的思绪又回到了1999年7月,看到爸爸手里拿着一壶“洋参水”倚靠在校门口的大树下,那是人类最珍贵的情感——亲情。

是亲情,引领我享受着高考;是亲情,给了我源源不断的动力;是亲情,让我不断在感恩的路上一路前行。

我的爸爸是一名地道淳朴的农民,不善言语,不动声色。自我懂事以来,爸爸从没过问我学习的事,即便是中考放榜时,我眉飞色舞地跑回家告诉爸爸:“我被金中录取了!”那可是潮汕地区最好的高中!爸爸抬头看了我一眼,只说了两个字:“好的。”

高考前夕的一个周末,我没有回家,照例给家里打了电话,爸爸叮嘱我不要太累,早点休息,同样没有过问我备考的情况。挂完电话,我的偏头痛隐隐又发作了。

第二天上午,班主任老师突然告诉我,我的爸爸在校门口等我!我马上冲到校门口,看到爸爸倚靠在校门口的大树下,把一壶泡好的“洋参水”递给了我,“怕你考试前偏头痛发作,喝点洋参水提提神吧”,我心里莫名的一阵酸楚,这可是爸爸第一次送东西到学校给我!这可是爸爸珍藏了多年的洋参!这就是从未在言语上表达却深藏在内心的父爱!

简单的交谈了几句,爸爸又匆匆离开了,目送爸爸的背影,想着爸爸花了2小时的车程来关心我,心里响起了我们老校长的一句话:这就是亲情!不管爸爸的手是握锄头,还是握奔驰方向,你们都是爸爸的骄傲!为了这份最最无私的亲情,你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努力?

最终我如愿以偿考上了中山医科大学,现在我已在儿科岗位上勤勤恳恳工作了14年,也已是孩子的父亲,回想曾经的奋斗历程,是亲情的绽放,结出了高考的硕果,陪伴着我的人生旅程!

各位备考的学子:

天底下的父母亲,永远是你们最坚强的依靠!奋斗的青春,注定会在你们的人生旅程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不以成败论英雄,奋斗过,努力了,我们就释然了!

“猜对高考作文题,这需要多大的运气?!”

高考再来一次,你还学医么?17位医生的高考故事让你看哭

黄登强

从医6年

说起我的高考故事,最难忘的莫过于当年的我竟然碰对了高考作文题,现在想起来,我还是无限惊喜。

高考那年,得益于当年的语文老师,要求我们每一周写一篇四百字小作文,什么主题或者话题,感想体会都可以,任君肆意畅谈。

从那时候开始,我就深深地爱上了写作,觉得写作真的很有趣,跟文字谈话,似乎文字都有了灵魂。想起来还是很感谢当年语文老师给我们布置这个写作任务,造就了我从此往后养成的好习惯。

我参加高考那一年是2007年,第二年2008年北京要举行奥运会,我们重点高中的学霸们都很渴望能够考上北京大学,顺便现场看看北京奥运会,那可是很了不起的愿望。

近六月份高考,我想到第二年就是北京奥运会,那可是我们国家的盛大体育活动,我看到报纸新闻电视到处都说着奥运火炬的历史传承以及火炬的传递精神,展示各国体育精神的正能量。

于是我猜想高考作文题可能会出这个范围的作文题,就想到了火炬传递的话题,就提前搜索和整理了这方面的资料和观点内容,组织语言写好了一篇关于火炬传递的作文。

皇天不负有心人,当年高考作文题就是以“传递”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当时的我超开心超惊喜,我不到半小时就完成了作文,同时完成整份语文试卷的答题,距离考试结束还剩下不少时间来检查试卷,而其他考生还在拼命地写作文,当时还真有一种开挂、飞一般的感觉!

如今距离那年高考已经这么多年了,可每次想起来,都觉得当年的我挺幸运的,碰对了高考作文题,更感谢以前的我,爱上写作,爱上文字,与文字结缘。从高三那年起,到现在,我都坚持着写作。

感谢高考,感谢无悔的青春!

我是医三代

高考再来一次,你还学医么?17位医生的高考故事让你看哭

吴晓明

江门市妇幼保健院生殖医学中心

从医10年

读高一的时候,化学老师生动的讲课和奇妙的化学实验展示,使我对化学产生了浓厚兴趣,化学成绩也不错,还当了化学科代表。但是父亲说了一句,希望我以后能当医生,化学很重要,要学好化学,父亲的话让我对化学有了一些抵触情绪,成绩也有了下滑。家长不要轻易给孩子灌输压力。

那时候,我爷爷是医生,爸爸也是医生,我真真切切地看到医生能帮助很多有需要的人。虽然我不是很聪明,但是,备考时我还是尽最大的努力刻苦学习,最终,我也像爷爷爸爸一样,成为一名医生。

为了那个女孩,我报了医学

高考再来一次,你还学医么?17位医生的高考故事让你看哭

李英华

从医6年

偶尔会有亲人、朋友、陌生人等问起:“你为啥选择读医?”,还很多人跟我说:“做医生好,体面!”

我常常开玩笑说,学医不是从中学的生物课(我当时是生物班的)开始,也不是我有一个“医生梦”开始。

高三那年,除了学习还是学习,三点一线的生活是常规,一个星期出一次校门,一个月回一趟家是再正常不过,如果当时你问我遗传的基本定律、基因和细胞工程是什么,我就算是不睡两天我也可以倒背如流,可是对医生这个职业的理解却是非常模糊的,所以说选择读医,仅仅是一个普通的选择,按理说,这么随意的选择是绝对不应该发生在高考志愿填报上的!

那么究竟为什么我会选择读医?其实仅仅是因为对其他班的一位女生的喜欢!

高考再来一次,你还学医么?17位医生的高考故事让你看哭

她曾经在高二时候跟我分在同一个班,后来分班后突然有了点爱慕之心。当然,高中是不允许早恋的,必须把重心放在学习,这也是学校一直跟我们强调的,我也没违规!

当时偷偷打听到她填报的学校都是在广州大学城,我就结合自己的分数和学科挑出适合的专业,所以我填报志愿的方式仅仅是在选择位置,而不是真正的兴趣或前景。当然最后我成功的读到心仪位置的大学-广东药学院(现名广东药科大学)。

追梦,是一种人生体验。没有体验的人生,就好似一杯没有咖啡的糖水。从踏入大学校门看到那一句“医道济世”的那一刻开始,我感觉自己似乎是走向了一个光荣伟大的职业。在后来的大学学习和实习中,我慢慢地开始了解医学、热爱医学、推崇医学,也为自己当时选择读医而觉得庆幸,我开始把学医、从医提升到完梦的层次上。

医学是一门永远不会消失的行业,除非人类消亡。

从穿上白大褂走向自己职业之路开始,我已经把自己的职业视为自己的事业,即使我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公卫医生,从事的性病麻风病防控工作,我也为自己的职业感到无比的自豪,因为医生不仅仅是一个我热爱的职业,重要的它是一个救死扶伤、促进人民身体健康的职业,这足以让我为此奋斗终生!

如果现在有人问:假如让您现在再次选择,还会选择读医吗?

我会说:愿意!

无悔青春 无悔高考

高考再来一次,你还学医么?17位医生的高考故事让你看哭

李筱颖

从医11年

奋斗的青春最美丽:

当年的我,一直用甜美的笑容轻松面对高考!

从医11年的我,每天坚持重温中医经典!

广卫君衷心祝愿

各位考生都能如愿以偿

如果没有

不要紧

人生没有标准答案

错的每一道题

都是为了遇见对的人和事

都是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

高考再来一次,你还学医么?17位医生的高考故事让你看哭

采写|林晴

广东卫生在线全媒体团队出品

欢迎转发和在评论区留言,跟大家一起分享你或ta的高考故事

高考再来一次,你还学医么?17位医生的高考故事让你看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