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豐正式打響了進軍新零售實體店的第一槍,你怎麼看?

小二子

順豐急於通過新的商業探索擺脫對快運業務的過度依賴。最近一年多來,順豐總市值已蒸發900多億元。切入時下火熱的“新零售”,能夠讓增長放緩的順豐重新迎來爆發嗎?對於順豐的此番動作,《新零售智庫》有以下看法:


1、新零售佈局的關鍵一招

據悉這家名為“Wow哇噢”的全球精選店佔地超3000平方米,分為LG、1F、2F及RF區。目前,LG區已經開業,涉及的領域包括全球網紅零食館、日式冰品小吃攤、網紅健康飲品、時尚買手店、潮流美妝館、日式美容院等。店裡的商品由海外專業買手團隊挑選,消費者可以選好商品自主掃碼付款,也可以在小程序商城中選好商品付款,再從貨架上自取。不僅如此,這個商城還時興地融入了人臉識別、自助付款、行為分析等技術,顧客可以實現自主買單。

在海淘模式方面,順豐也有所創新,店裡所有商品均可以現場查看挑選,在付款時消費者既可以現場支付帶走,也可以線上支付、海外直郵。對於服裝類商品,客戶還能現場試裝,挑選好樣式與型號後,訂單直接傳至境外商家處,由順豐物流直郵到家。

由此看來,從入駐門店、物流系統、供應鏈路到銷售模式,順豐可謂是將新零售的概念運用到了方方面面,其跨界介入零售行業的野心也昭然若揭。


2、曲折的商業探索之路

事實上,Wow哇噢全球精選店並不是順豐打響新零售的第一槍,早在2009年,順豐就嗅到了線上線下一體化的商機,試水電商業務,推出“順豐E商圈”。

2012年,“順豐優選”上線。

2014年5月,順豐線下門店“嘿客”正式在全國啟動。

2017年11月,無人貨架“豐e足食”正式上線,順豐集團成為加入無人貨架“戰場”的首家物流企業。

細細數來,順豐竟然已經在零售電商領域默默深耕十多年。

但是相比其龐大的物流業務,順豐電商業務並非如其所願那樣順風順水。尤其是嘿客,在成立之初的短短4個月鋪滿全國2000家門店之後,迅速擴張遭遇業績滑鐵盧,現已全部改名順豐家。據公開數據顯示,順豐商業板塊在2013~2015年的三年裡,虧損累計達到16億元。

上市前,順豐控股對商業板塊進行了剝離。但是順豐並未放棄被剝離的商業板塊,相反在零售領域的觸角越來越廣。

2017年,順豐在同城配送、冷鏈等業務上表現突出,而眾所周知,此類物流業務對於新零售的作用舉足輕重,順豐完全可以利用其龐大的地面網絡、行業領先的航空資源以及超過2000名研發人員的順豐科技打造一站式服務,包括線上的電商配送,以及線下供應鏈服務等。


3、零售因子有待加強

新零售是線上線下銷售渠道的結合,商家對客戶的感知、對時效的要求會更高,這也是順豐抓住消費者痛點發力新零售的原因所在,另一方面,快運的毛利非常微薄,作為零售系統的關鍵一環,其雖不可或缺但是發展模式有限,順豐想要突破物流的行業限制獲取更大的營收空間,就不得不在新領域頻頻出手。

但是這條轉型之路並不好走。首先,物流能力與零售能力之間並不能劃等號,物流屬於服務能力,而不是零售能力,零售需要供應鏈基礎、消費者洞察力等眾多支持,而順豐明顯具有短板。其次,零售變革時期的物流更多考驗的是倉配一體化、即時配送等綜合實力,重構人貨場的新零售時代背景下,消費者要求的是分鐘級的配送速度,而順豐的物流優勢主要在於其長距離的配送方式上,例如重貨、快運等,日常零售商品的配送能力表現並不突出。最後,新零售對於

企業科技實力的要求也很高,順豐能否有這樣的含金量還有待商榷。

經濟分析師曹磊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採訪時曾說,“因為順豐擁有品牌、用戶基礎、流量等方面的優勢,今後順豐商業的盈利空間還是存在的。但純電商突圍可能性較小,從新零售切入機會大一些。”中國物流學會特約研究員楊達卿也就此發表過看法,認為“在通達系企業逐漸向中高端快遞發展、一定程度上蠶食順豐市場的情況下,順豐不得不向下走,同時橫向開拓新的市場。新一輪新零售的需求更個性化,也是新競爭點,順豐則在尋找新的增量,同時維護其高端市場的地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