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扁擔親,是什麼意思?

y1167139493

在農村,尤其是經濟落後又比較閉塞的地方,一些娶不上親的窮人家,為了成全兒子的婚事,相互之間,往往釆用“換親”的形式。這種換親的前提是兩家都有一男一女,一家的女兒嫁另一家的兒子,雙方都不收彩禮,這樣換著嫁人的方式就叫“扁擔親”。這種婚姻是沒有什麼感情可言的,完全是一方家庭為了兒子能夠傳宗接代。



再有一種情況,男方由於家貧,付不起女方家的彩禮,女方家條件較好,卻有一個兒子因為各種原因找媳婦困難,於是就用自己的女兒嫁給對方兒子為條件,達成一樁買賣,給兒子換取一個媳婦。這種被迫實行扁擔親的女性是十分悲慘的,很多所嫁的男子大多身體有缺陷,或者有很嚴重的疾病,但無奈被犧牲了。



扁擔親的兩個家庭,如果一家起矛盾,很容易另一家也起矛盾,因為關係錯綜複雜,起爭執時很容易就陷入混亂局面。如若一家要離婚,也會影響到另一家。因為當初是靠換親成就的兩個家庭,如果一家違反了這一規定,另一家男女肯定也不幹了。本就沒有什麼感情,完全是靠這個“換”字不得已的維繫著。

所以這種傳統的“扁擔親”是不提倡的,而且要杜絕。

當然,現在也有很多正好兩兄弟愛上了兩姐妹,雙方也情投意合,結為連理,這就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扁擔親”了。


陌上花開且緩歸

農村扁擔親,知道是什麼關係嗎?

按現在婚姻法是不允許結婚的,屬“近親結婚”的一種範疇。


同一父母生育的姐姐與妹妹所嫁的丈夫,俗稱“一擔挑”;而其所生的子、女,成年後;又結成連理,俗話說:“表哥看錶妹,越看越快乎”。在民間稱“扁擔親”,“親上加親”的意思。其母系仍為近親有血緣關係,在基因醫學範疇內DNA遺傳基因,極易造成下一代新生兒患生理上疾病;風險極大!國家《婚姻法》是嚴禁近親結婚的。

當然了,還有一種方式;雙方家庭一男一女,雙方女兒嫁對方兒子成婚;也稱“換親”,有些地方也稱“扁擔親”之意;基本上是“窮”子惹的禍。

過去50、60……年代,窮!還有一些老人封建觀念作祟,兩親姊妹關係好;為了親上加親,父母輩就為兒女私訂終身;成年後就成婚變成了新“鴛鴦”,可是婚後生兒育女,而一些新生兒成了殘疾兒,或者一些先天性遺傳病。而那時,雙方“

一擔挑”就傻眼了;只能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了。

婚姻相配,不出‘’五伏‘’是不允許新人結婚的;應該相信科學,優生優育;為下一代健康作想。


樹下酒仙

農村扁擔親,知道是什麼關係嗎?

扁擔親在我們膠東農村,叫“換親”,就是雙方家庭把自己的女兒嫁給對方的兒子,所形成的婚姻關係。換親,是上個世紀80年代以前,農村婚姻的一種陋習,到了80年代以後,這種換親的習俗逐漸絕跡。

在我生活的農村,就曾有換親的。我的家鄉地處膠東半島的一個小山村,80年代以前,我們村老百姓的生活雖然說不說貧窮,但也算不上富裕。我的一個街坊,因從小身體不好,有哮喘病,我們那裡叫“齁嘍病”。眼看著到了娶媳婦的年齡,他的父母便張羅著給他說媒,眼看媒人們來了一撥又一撥,介紹的姑娘也是不少,可對方姑娘一看他有齁嘍病,愣是沒有一個願意嫁給他的。慢慢的,也就沒有媒人再幫忙撮合了,他的父母看在眼裡急在心上。

父母為了兒子的婚事那叫一個愁啊,可是愁歸愁,也是沒有辦法,誰讓自己的兒子有毛病呢。就這樣,一眨眼幾年過去了。這個時候,他的妹妹也初中畢業了。俗話說,女大十八變,他的妹妹長得是不高不瘦,亭亭玉立的,也算是村裡數一數二的大美女了。這一年,到他家為他妹妹提親的媒婆用“踏破門檻”都不為過。就在這個時候,不知是誰,給他爹孃出了個主意“換親”。

為了哥哥的婚事,爹孃也是愁白了頭。妹妹這麼多年,也是看在眼裡。為了哥哥的幸福,他妹妹雖說心裡不是十分願意,但也默認了。在眾多的提親者中,有一家符合條件,男方人也不錯,就是家裡貧窮,年齡也稍微大了一些。對方家裡有個妹妹,這一點,正好符合換親的條件。於是,在經過雙方家裡協商,兩家的婚事,就這麼定了下來。

這邊由於自己兒子身體有恙,對方兒子年齡也不小了,家裡條件也不是很好,加上我村的姑娘那可是十里八村難挑的主兒。看了個日子,就把兄妹倆的婚事給辦了。按說,這換親也很順利吧。可是,對方女的來我村住了沒有多少日子,發現嫁的男人有齁嘍病,就不幹了。有一天,找了個藉口,回了孃家,就再也沒有回來。按照農村的習俗,換親的家庭一對兒過不上來,另一對兒也得離婚,因為畢竟換親的是親兄妹。但後來,我村的嫁過去的那姑娘與對方感情不錯,加上她的哥哥也很善良,此事也沒有再追究下去,只是,我們村的人很少看到他的妹夫到這邊探親,好像也是覺得自己的妹妹對不起大舅哥吧。

換親,屬於那個特殊年代裡的特殊的婚姻模式,也算是無奈之舉吧。如果你有什麼看法,歡迎留言與建行漸遠進行交流。


建行漸遠

農村扁擔親,是什麼意思?農村農民話三農,看了這麼多的回答,異口同聲都會說的兩家換親為扁擔親。要是這樣的話現在還有麼?我只能這樣說,扁擔親不是人們所形容的兩家換親為扁擔親。



下邊我給朋友們講一講什麼是扁擔親。特別扁擔親,不是農村才有的親戚,而是整個社會,抱括城市都有扁擔親。

什麼叫扁擔親,也就是家中有兩個女兒以上的家庭,同為扁擔親。當兩個閨女出門後,各奔東西,當然是兩個婆家。自然是各不相識組合的親戚。只有老丈人挑起扁擔,兩頭同樣的重量,形成的扁擔親。這與過去的換親八杆子打不著。


要是兩家換親的話,挑扁擔的人在那裡。我不知道你們那裡,是如何說姐妹兩家的丈夫是什麼稱呼。在我們河南都會講,他們是一挑。有的會說是一挑杆。意思當然是一根杆子兩頭挑啦。要按當地的說法,姐妹兩家才能形成扁擔親。我真不知道這麼多回答,怎麼讓過去的換親,形容為現在的扁擔親。實事剩於雄辯,不對之處,請老師多多指證。


農村農民工萬歲

扁擔親是經濟落後、人口稀少、交通不便的窮困農村一種落後的婚配模式,雖然愚昧,但也表現出一種深深的無奈與無力感。

所謂“扁擔親”前提條件是兩家都有一兒一女,兩家的女兒嫁給對方的兒子,就好像雙方把自己的女兒放在扁擔兩端的筐裡,扁擔一轉自己的女兒就變成了對方的兒媳,而對方的女兒也成為自己的兒媳。這樣“換親”的好處在於可以省掉彩禮錢,還解決了兩家子女的婚戀問題。



不過看似“聰明”的方法卻有著最致命的問題,那就是“物化婚姻”。扁擔親中沒有愛情,每個結婚的當事人都被明碼標價當做商品去等價交換。沒有人關心這場婚戀中當事人是否幸福。同樣婚後如果夫妻之間有很大問題面臨離婚也同樣麻煩,因為你的兄弟或姐妹還過的好好的,一旦一頭離婚,當初的彩禮就會重新提上日程。


當然,現在社會“扁擔親”已經很少見了,相信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扁擔親早晚會成為歷史書中的故事,而不是現實的悲劇!



甜糖不苦話三農

(歡迎大家點擊右上方關注)


扁擔親其實在我很小的時候就聽過,扁擔親在比較久遠的年代,估計是60,70年代來說是比較常見的。像很多的80,90後就聽的比較少了。


在哪個年代裡,結婚基本都是靠媒人說媒。



當時有一個媒婆給我鄰居說媒,看後都很滿意,但是他未來的丈母孃希望結扁擔親!我聽到我們周邊很多的大人在討論這個問題,當時也不知道是什麼意思。


後來才知道,就是我鄰居家是一個兒子一個女兒年齡的差距不是很大在3歲以內,正好對方的家裡也是有一個兒子和一個女兒,並且年齡相差的也不是很大。大家看到這裡可能基本明白了哈!


其實就是說我鄰居娶對方的女兒,然後對方的兒子娶我鄰居的女兒,這個就叫做扁擔親!


不過這些都是在特定的年代下所遺留下的一些習俗了(當然不排除少數不發達地區還有這種習俗),像現在的社會發展年輕人都不斷外出,很多婚姻大事已經不單單靠媒妁之言就能解決的了,更多的是戀愛自由!

不過想想遠古時代相親也挺好,曾經看到一個女孩的留言:我爺爺和奶奶相親甚至連面都沒見過,他們照樣過的很幸福!


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歡迎大家留言評論並點擊右上角關注。


鄉村小東東


新其樂玩具

扁擔親,在我們家鄉叫換親,兩個家庭各有兒女,女兒嫁給對方兒子,兩家之間的親戚關係是雙重性的。對老婦來說,既是兒親家又是女親家;對少夫婦來說岳父母也是公婆,表叔、嬸,表大爺、娘, 不過全稱爹孃。

這是風俗,是無奈,也是種約定、規矩、買賣。讓現在年青人看來這和女人裹小腳一樣不可思議。


泰山木32140178

謝題主問題!

所謂扁擔親,其實是貧窮落後的產物!

一、由於環境的閉塞和經濟落後,一些男子娶不上媳婦,為了成全兒子,傳承香火,就有了換親的風俗!

二、換親的前提是雙方都得有一兒一女,雙方在嫁女的同時娶兒媳,彩禮互免,這就是我們俗稱的扁擔親!

三、這種扁擔親犧牲的是女兒的幸福,這也是由於傳宗接代,重男輕女的嚴重思想而產生的!

在經濟發展的今天,農村經濟也是蒸蒸日上,相信這種扁擔親也會越來越少!


搬起石頭砸

農村的扁擔親在我們這裡叫“調換親”,意思是雙方的家庭都是一兒一女,然後雙方的女孩子嫁到對方做兒媳婦的一種方式。
一般這種情況較少,這樣的婚姻方式或許是雙方父母覺得這是親上加親,肥水不流外人田吧,說笑了,我們村就有兩對,都在同一村裡,說真的,兩家關係相當好,親如一家,插秧收糧食這些農活,都是一起幹,挺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