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有人靠可轉債暴富過

導讀:網上有個人叫阿土哥a,2015年依靠中行可轉債,實現了從工薪到財務自由的階級跨越。

先溫習一下,啥是可轉債

可轉換債券,是債券持有人可按照約定價格,將債券轉換成公司普通股的債券。

債券利率一般低於普通公司債利率,持有人還享有在一定條件下將債券回售給發行人的權利,發行人在一定條件下也擁有強制贖回債券的權利。

債券持續期間,持有人如不想轉換,可持有至償還期滿收取本金和利息,或在流通市場出售。

如看好發債公司股票增值潛力,在寬限期後可按預定轉換價將債券轉換成股票。

三年前,有人靠可轉債暴富過

依靠中國銀行可轉債,實現人生逆襲的阿土哥

2014年,有一個叫阿土哥的投資者,發現當時的中國銀行可轉債價格在100元以下。他當時大致經過了如下推論:

第一,金融股的PB已經低到極致,兩年積累的ROE大概率推動股價上漲。

第二,理論上還差1.76年到期的中行純債極限值98元,所以上十倍槓桿也不會暴倉。而平安轉債、工行轉債等進攻性更強,可能暴倉,所以中行最合適。

第三,債券的回報不到2%,上槓杆太早會被利息打暴,機會需要等。

而由於可轉債的債性,只要中國銀行不倒閉,到期就一定會還本付息,所以本金幾乎不會損失,這次操作最大的虧損來自於利息。

他的槓桿利息率是7.4%,扣除可轉債利息收益,最大虧損額約在68萬。但假如牛市到來或者中行股價修復估值,那100元左右的中國銀行可轉債就能飛上天。

三年前,有人靠可轉債暴富過

也就是說,這是一個虧損有限,但利潤大到難以想象的機會。

因此,他在2014年用100萬借了900萬,買入價值1000萬的中行轉債,十倍槓桿。最終在2015年牛市,以130-160元的價格賣出。實現財務自由。

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在網上搜一下,期間經歷坎坷和波折非常精彩。

離我最近的兩隻可轉債,白雲轉債、敖東轉債

下面說說我的轉債經歷。

2014年開始接觸債券,因為那時股市行情不好,便拿了一部分錢做企業債和國債,可轉債並沒有關注到。

後來,我的一隻老熟票(白雲機場)在2016年2月發行了可轉債,並於2017年因連續15個交易日高於130元,觸發了強制贖回。也是在那是,才對可轉債產生了興趣。

三年前,有人靠可轉債暴富過

這一研究,發現這東西還挺好,幾乎就是債券和看漲期權的結合體。在不違約的情況下,虧損有限,贏面很大。

2017年下半年,可轉債開始大量發行,起初市場非常火爆,到處都在宣傳,幾乎就是買到賺到那種。等到後來出了藍思轉債事件和轉債破發,可轉債在市場才開始清淡下來,我也沒再理它。市場差便多破發,本來賺得都少,還是專注我的股票要緊。

但由於曾經研究過轉債,因此也大致瞭解,哪些轉債可以申購,哪些需要規避。

後來只申購過敖東轉債,因為吉林敖東即有券商概念,而且當時股價長期趨勢還沒走壞,申購了幾乎穩賺不賠。

中了5籤,但比較坑爹的是,隔了一個多月才上市,那時正股股價已經跌破了。上市收益5%左右,當時股市行情不好,價格也沒達我的預期,就沒有把它賣掉。

再到後來,敖東轉債價格一直比較萎靡。但在翻過吉林敖東的財報之後,發覺這票最大的隱患是“投資不過山海關”,但整體還算安全。

首先,吉林敖東財報應該沒坑。至少從財務成本、經營現金流、毛利等幾項數據來看,這公司雖然不思進取,主要靠持股的廣發證券吃飯,但應該沒有隱憂。

三年前,有人靠可轉債暴富過

其次,有足夠的償付能力。持有廣發證券股份16.7%左右,且是以129億成本入的賬,但這一部分股份當前市值約180億,這中間有50億的差額,勉強算是隱藏利潤了。

而吉林敖東目前市值約200億,淨資產也在200億左右。所以在資產這塊,算是比較安全。此外,資產負債率一直很低,今年1季度之前,都處於個位數。

總體來看,吉林敖東財報比較健康,轉債違約的可能性非常非常小,券商影子股的概念很有想象空間。

所以,這是一隻非常值得關注的可轉債。

最後,說說可轉債怎麼評價好壞

第一條,正股得是大中盤股,違約的可能性越小越好。

畢竟最近債券違約比較多,如果股票債務問題爆發的話,一來持債賺不到錢不說,萬一違約可就慘了。

第二點,正股股價要維持長期上升趨勢才行,這種轉債賺錢的機會才大,參見寶信轉債。

第三點,正股業績好,且有預期。

比如敖東轉債,最大的亮點就是券商因自顧。我們知道,券商是強週期行業,只要牛市來到,幾乎大賺不賠。

近來時不時有可轉債發行,通常我都是看一眼正股情況,就放棄了申購,畢竟最近申購的一些可轉債,質量真不怎麼好。

最後,說點正事,現在閃崩的個股越來越多,一定要注意規避小票、高質押、業績差。不管選票還是持有,儘量在上證50裡面挑挑揀揀。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