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裡面的張飛,被歷史誤解為莽夫,其實他更是一個文武全才

今天和大家講講三國時候的人物,張飛。這位大漢的形象好像因為經典裡的描述定格在人們的腦海裡了。一說起他,首先想到的就是他身高八尺,頭長的像豹,眼睛是圓圓的,五官組合在一起特別的嚇人,一說話震天響,一副典型的莽夫形象。這種形象也確實給人們帶來了很多遐想。

三國裡面的張飛,被歷史誤解為莽夫,其實他更是一個文武全才

這幾年,就有人在尋找另一個途徑,想要追根溯源,看看這位張將軍是不是真的長相粗獷,行事粗魯。有的文章裡就說了他是個美男子,還有的說他雖然長相粗魯,但是人家寫字好看,還有的說人家特別擅長畫畫,尤其是宮女畫。盡力的說明了,他文武雙全。那麼他到底是不是這樣一個人呢?

三國裡面的張飛,被歷史誤解為莽夫,其實他更是一個文武全才

首先,說出這個觀點的人並沒有直接的證據來證明這個觀點,能勉強算上這個證明就是一個文章裡說他是一個書法家,不過這隻有這一個而已。這篇文章是清朝時期的一篇著作。不過,清朝和三國相差了太多年,而且,經過了這麼多年,作者是誰已經難以考察了。就連正史中也沒有這樣的記錄,所以這篇文章是不可信的。

三國裡面的張飛,被歷史誤解為莽夫,其實他更是一個文武全才

話說回來,那麼張將軍究竟是不是一個文武雙全的人?

三國裡面的張飛,被歷史誤解為莽夫,其實他更是一個文武全才

我覺得他是.首先,讓我們看看這個詞是什麼意思吧。字典上解釋是文才和武藝都很擅長。而當我們評價一個政治性的人物的時候,就不能把一個人生硬的往這個意思上靠攏了。因為,把這個人物的性格安在這個詞上,我們就會發現他成了一位大俠,而不是一個將領了。如果一定要證明他擅長書法才能說他文才很出眾的話,那不就說他擅長格鬥才是武藝出眾的表現了嗎,這樣的說法太過於狹隘了。不符合這個歷史人物就給後人評判的標準和意義。後人不能這樣牽強的情節前人。

三國裡面的張飛,被歷史誤解為莽夫,其實他更是一個文武全才

那麼我們應該如何評判呢?對於一個政治人物來說,"文武雙全"意味著他既能用自己的思想和文學知識來使國家安定,又能用作戰的策略讓國家平安。如果我們這樣來看的話,一切就非常簡單了。

三國裡面的張飛,被歷史誤解為莽夫,其實他更是一個文武全才

首先是後一方面,這個不用多說,在作品裡記載了很多關於他打仗的事情,這位張將軍肯定可以憑藉武力保衛國家。他的一生中,從追隨劉備時期的一無所有到成為蜀國的一員大將,他的地位不是靠裙帶關係,是靠自己一仗一仗的打下來的,沒有人會質疑這一點的。

三國裡面的張飛,被歷史誤解為莽夫,其實他更是一個文武全才

然後是文的方面。其實人家也是很牛的。他曾經做過很多地方的太守,在他的治理之下百姓生活的也很好。說明他能用自己的政治上的思想讓國家安定。而且後來面對敵軍的進攻的時候,他曾經用自己的策略和民心支持讓百姓們一起作戰。他是一個有勇有謀的仁人志士。而且有記載說他非常的敬重君子。這樣一個人,我們不能憑藉一己之見來評判他。他的確是一個全能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