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平米“麵館”月入3萬,無人售餐機風口或來臨!

1平米“麵館”月入3萬,無人售餐機風口或來臨!

文丨職業餐飲網 王依

45秒鐘就能出一份現煮麵條,一碗僅售9.9元;

無人值守,佔地僅1平米,單機月入近3萬元;

並且獲得千萬級的Pre-A輪融資。

這兩天,無人面館在上海重新開業,成為現煮無人售餐機領域裡,第一家拿到食品經營許可證的品牌。

實際上,這兩年在全國各大城市,都出現了各種不同形式的無人售餐機。

對此,有業內人士稱,無人售餐機的風口或來臨,它有可能成為繼堂食、外賣和便利店之外的,第四種餐飲方式!

無人售餐機風口或來臨!

首先,我們來看看,在全國不同城市裡,出現的無人售餐機到底都是怎麼一回事,有圖有真相!

1

上海滷豆無人移動麵館

滷豆無人移動麵館,最早從去年的10月份出現在上海的某商場裡,主打無人值守,靠一個類似於ATM的機器,能實現現煮麵條,45秒就出一碗麵。

1平米“麵館”月入3萬,無人售餐機風口或來臨!

位於上海的滷豆無人移動麵館,整體的佔地面積非常小。

1平米“麵館”月入3萬,無人售餐機風口或來臨!

滷豆無人移動麵館的選擇操作界面,一共有4款麵條可供顧客挑選,價格在9.9元到十幾塊之間不等。

1平米“麵館”月入3萬,無人售餐機風口或來臨!

“無人面館”的製售窗口,顧客完成購買支付之後,只需要等待45秒的時間,就能拿到現煮的麵條。

滷豆在上線初始,就引起了不小的關注,但僅三天就因為超範圍經營被叫停。如今,時隔半年,滷豆在獲得了經營許可證後,重新開業,並且拿到了千萬元的融資,開始在全國範圍內進行擴張。

2

西安無人面館

同樣在去年,在西安曲江創客大街上,也出現了無人面館。

1平米“麵館”月入3萬,無人售餐機風口或來臨!

從外部來看,相比起上海的滷豆無人移動麵館,西安的無人面館佔地面積要更大,但也不足10平,一半為“廚房”,一半為就餐區域,但同樣主打的是“無人值守,一分鐘左右,靠機器就能做出一碗熱騰騰的麵條。”

1平米“麵館”月入3萬,無人售餐機風口或來臨!

所謂的“廚房”實際上就是兩臺和滷豆類似的自助煮售面機。

1平米“麵館”月入3萬,無人售餐機風口或來臨!

售面機操作界面顯示,主要銷售雜醬麵和哨子面,有四種不同的麵條品種,並且並可根據個人口味選擇“微辣、中辣、特辣”三種口味,價格在8-10元之間。顧客可以通過觸屏和按鍵操作選擇,完成購買。

1平米“麵館”月入3萬,無人售餐機風口或來臨!

3

飯美美

上海和西安的無人面館,主打的都是現煮麵條,而在15年就成立的飯美美則主打的是中式快餐,同樣靠的是一臺能夠實現冷藏和加熱功能的智能櫃,這樣顧客通過app點餐,然後在智能櫃取餐即可。

1平米“麵館”月入3萬,無人售餐機風口或來臨!

(集冷藏+熱出餐的飯飽寶)

相比起無人面館來說,雖然不是現煮,但是產品更加豐富,SKU在15款左右,售價在十幾元到二十幾元不等。另外,飯美美每份盒飯上都有一個條形碼,這樣所有盒飯的信息都會傳到後臺,能清楚的看到它們的售賣情況。

它有可能成為第四種餐飲方式!

無論是上海和西安出現的無人面館,還是飯美美主打中式快餐的無人售餐機,這種新的形式的出現,業內人士認為它很有可能成為,繼堂食、外賣和便利店之外的,第四種餐飲方式!

從模式上來看:

1

一臺智能貨櫃就可完成交易,場景百搭

首先從模式上來看,無人售餐機憑藉一臺智能櫃,顧客就可以獨立完成整個購買行為,非常靈活。

而它的這種靈活的模式,也就意味著它可以出現很多的場合,比如,地鐵站、商超、火車站、寫字樓、學校、網吧、機場、景區等各種場景,理論上無人售餐機都可以鋪設。

可以說,無人售餐機的模式,幾乎是場景百搭的。

2

距離近、出餐快、24小時營業,主打便利

1)離消費者更近,做最後100米的生意

如果說外賣做的是周圍3公里的生意,堂食做的是1.5公里的生意,那麼無人售餐機做的就是最後100米的生意。

相比起堂食門店、外賣和便利店來說,無人售餐機則直接把終端機器搬到了離消費者最近的地方,比如寫字樓下、車站等人流密集的區域,覆蓋的就是周圍100米的用戶。

2)1分鐘內就能出一份餐

點一份外賣,從下單到吃上飯的那一刻,以目前的效率來說,至少需要30分鐘到1個小時不等。而在堂食門店用餐的話,在高峰期沒有一個小時,幾乎是下不來的。

而就無人售餐機來說,無論是前文提到的上海滷豆無人移動麵館,還是出現在其他城市的無人面館,基本上都能做到在1分鐘之內出一份現煮的麵條。

3)24小時營業

目前,無論是堂食門店、外賣還是便利店,能夠做到24小時營業的,還是少數,那麼對於深夜加班的白領、喜歡夜間活動的人群等“夜貓子”一族來說,要迅速的解決溫飽的話,如果周邊100米範圍內,有一個24小時的無人售餐機,就是一個不二選擇。

3

重構餐飲成本結構

餐飲發展到現在,始終被“高房租、高人工、高原材料價格”所累,而無人售餐機的出現,以這種全新的形式,就能解決這“三高”其中的“兩高”。

一般傳統的餐飲門店,房租至少要佔比總體營業額的15%左右,因此,相比起動不動就幾百平的店鋪來說,無人售餐機這種只需要一個貨櫃就能解決問題的模式,大大降低了房租成本。

其次,無論是無人移動麵館,還是飯美美這種快餐類的售餐機,都不需要人值守,顧客可以獨立完成整個購買的過程。並且,通過數據智能終端操控能節省很多人力、物力成本。

從市場空間上來看:這是一個增量市場,空間巨大

無人售餐機在國內發展已經有幾年的時間了,但是,實際上,對比國外市場,不難發現,在無人售餐機的領域,國內市場還屬於一個增量市場,有著巨大的發展空間。

以日本的自動販賣機為例,平均每年正以30萬臺的增速進行增長,迄今已有600多萬臺終端設備,平均每25個人就擁有一臺自動販賣機,自助零售產值約為47千億日元,摺合人民幣2800多億。

而在中國,無人售貨機目前僅僅只有15萬臺,以城鎮人口8億來計算,平均533人才擁有1臺自助終端設備,自助零售產值約在1000億左右。

因此,從對比數據上來看,國內的無人售餐機領域還蘊藏著巨大的機會。

但目前,無人售餐機還存在很多問題!

也正因為無人售餐機領域存在著巨大的機會,不少的企業也已經看中了這塊大蛋糕,紛紛入局。但,就目前來看,在這一領域,還存在很多的問題。

1

還需要教育市場

作為一種新的餐飲方式,無人售餐機對於消費者來說,還是一個新鮮事物,所以,還處於一個教育市場的階段。

當一個新的餐飲方式出現的時候,最難的就是培養用戶的消費習慣,就像外賣剛剛出現的時候,也是經歷了一個砸錢來教育、培育市場的階段。

同理,以無人面館為代表的無人售餐機推行的時間並不長,無論是業務還是產品都比較新,還沒有完全被市場所接受,必然也有一個培育市場的過程。

2

面臨一定的食品安全風險

其次就是面臨食品安全問題。

以滷豆無人面館的模式為例,是將事先保存在-18℃的湯麵盒快速解凍,並由注水口戳開湯麵盒頂部,將開水灌入,整個過程都由機器完成,在這種模式之下,對於原料保證新鮮、機器的定期清洗消毒等都有較高的要求。

畢竟,無人售餐機做的是餐飲的生意,那麼,勢必就逃不開這個問題,不僅需要在技術上過關,同時還需要企業自身具備強大的運營能力,以及有應對風險的措施。

3

是不是能夠保證產品口味?

無人售餐機賣的是餐品,做的是餐飲的生意,既然如此,那就逃脫不了餐飲的本質,就是產品口味問題是否能夠保證。

一開始滷豆無人面館出現的時候,就被消費者戲稱是“一碗沒有靈魂的麵條”。

無論是滷豆無人面館這種現煮的麵條的形式也好,還是飯美美這種“冷藏+熱出餐”的模式也好,產品的口味問題,都將決它是不是能夠被消費者接受。

4

復購率能不能夠保證?

以目前市場的無人售餐機來看的話,無人面館的選擇性相對較小,左右不超過4款麵條,而以飯美美為代表的快餐類的無人售餐機,雖然產品的選擇相對較多,但也面臨著產品的研發和更新頻率的問題,幾乎不到一個月的時間,消費者就能把所有的產品都嚐個遍。

業內人士稱,“6個月是一個門店新品牌的嚐鮮週期,消費者對口味也有一個週期,時間跨度大概是23天。若23天后不出新品,就很難獲得消費者的回頭。”

職業餐飲網小結:

無人售餐機因模式靈活、場景百搭,同時不依賴人工、降低房租成本,因而有業內人士認為,它極有可能成為一種新的餐飲方式。

但,就目前來說,它必然還要經過市場的一系列檢驗,比如消費習慣還需要培養,產品口味、復購等問題都亟待解決。

未來,無人售餐機是不是會成為一種新的餐飲方式呢,對此,你怎麼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