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空置稅,真的要來了?!香港或將率先徵收

香港試圖出臺的“空置稅”,主要是針對“房地產的二級市場”(也就是新房)。普通家庭和居民的空置房屋,應該不再“空置稅”徵收的目標之內。

香港的空置稅或針對新房市場

今天,據“香港電臺”報道:

香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說,運輸及房屋局針對一手樓空置稅的研究已到尾聲,政府會盡快公佈。陳茂波表示,美國加息下,港息或會跟隨上揚,對本港樓市造成影響,提醒市民置業前要衡量風險。

此前的3月18日,也是在電臺一個節目裡,陳茂波表示:香港樓市供應量非常小,近期房價上漲很快。但是到2017年末,開發商手裡有9500套新房沒有出手(將近佔香港一年新盤供應量的一半)。所以,港府正在考慮出臺空置稅。

樓市空置稅,真的要來了?!香港或將率先徵收

陳茂波還說:現在香港的整體房屋空置率大概3%多一點,屬於低空置率,因此有關政策可能會針對特定目標,未必會全面推行。

綜合上述消息,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推測:香港試圖出臺的“空置稅”,主要是針對“房地產的二級市場”(也就是新房)。普通家庭和居民的空置房屋,應該不再“空置稅”徵收的目標之內。

有分析人士表示,雖然空置稅可以令住宅單位供應增加,但實際操作困難,特別是要過發展商的一關不容易。

美聯物業住宅部行政總裁布少明表示,香港徵收空置稅的做法成效存疑,反映香港住屋空置情況的最佳數據莫過於空置率,但目前香港住宅的空置率較低,反映出問題並非嚴重。即使將9500個未售出的私人住宅單位加到其中,整體空置率也不會大幅提升。

中國住房空置率到底是多少?

所謂“空置房”,是指未被充分利用的住房。對此,各地定義不盡相同。有的國家或地區規定,超過半年沒有充分使用的住房,就算空置(比如加拿大溫哥華);有的則規定,超過一年“未被充分使用”才算空置。

那麼我們中國的住房空置率處在一個什麼水平上呢?

中國家庭金融調查與研究中心發佈的“城鎮住房空置率及住房市場發展趨勢”調研報告表明,2013年全國城鎮家庭住房空置率高達22.4%。其中重慶、上海、成都、武漢、天津、北京的空置率分別為25.6%、18.5%、24.7%、23.5%、22.5%、19.5%。

騰訊房產研究院與中國房地產報、《騰訊智慧》聯合發佈《2015年5月全國城市住房市場調查報告》顯示,中國主要城市的住房空置率整體水平在22%至26%之間。

不過,迄今為止,我們統計部門從未將空置率作為統計對象,國內到底有多少房屋空置,仍舊成謎。

有人說,之所以沒把住房空置率列為統計範圍,主要原因是住房是否空置不好統計,技術上存在很大的難度。住房空置固然難以監管,但隨著不動產統一登記的推出、住房信息聯網的推進以及租房管理制度的建設,相信相關障礙都可以一一清除。

徵收空置稅對房地產市場有什麼影響?

在房地產中,圍繞房地產稅展開的一系列稅種是人們特別關注的一個問題。那麼在眾多稅種中,空置稅是怎麼一回事呢?徵收空置稅會對房地產市場帶來哪些影響呢?

目前一線,二線城市空置率高達13%。三線,四線13.8%。

按照國外的慣例,住房空置率一般都控制在10%以下,如果過高,那麼證明財富過於集中化,房產被少數階層所壟斷。

樓市空置稅,真的要來了?!香港或將率先徵收

即使美國樓市最差的2007-2008年,自有住房空置率最高只有2.9%。歐洲國家的住房空置率也很低,荷蘭、瑞典一般住房空置率只有2%,法國為6%左右,德國約為8%。

如果房產空置稅收得太低,(例如百分之一以下),顯然會如隔靴撓癢,基本沒什麼影響,你想想看,這些持房者每年兩三個百分點的利息甚至四五個百分點的貸款利率都不顧,還會顧忌1%的空置稅嗎?但若房產空置稅採取的是不斷調整,以至於能夠達成效果的話,那才有遏制房價的可能。

國家一旦推出房產空置稅,是會導致部分手上持有大量空房的人適當賣出,產生房產市場的流動性,對房價產生一定的抑制效果。但房租呢?毫無疑問,房子租給別人,按正常道理來說,當然也算是空置房,除非國家有特別的規定。這樣一來,增加房產空置稅,儘管會導致房價降低,但持房者持房成本也因此而提升,用一句話來講--豬毛出在豬身上。

目前已經有多個國家和地區推出了住房“空置稅

1、在加拿大溫哥華,從今年3月開始徵收空置稅,房屋每年空置達到6個月的,需要按照“房產價值的1%”來交稅,謊報業主將面臨每天罰款10,000加元的嚴厲處罰。

2、在英國,如房產被空置長達兩年或以上,政府會對空置房屋徵收100%額外市政稅。

3、澳大利亞也開始徵收空置稅,在維多利亞省,空置稅的稅率為房屋價值的1%。

4、在法國,住宅空置逾1年須繳交樓價的10%為空置稅,第2年增加到樓價的12.5%,第3年為15%。這顯然帶有懲罰性質,而且是累進制的。

看起來,法國的空置稅是最具殺傷力的。其實不然,沒有最狠只有更狠:

在荷蘭,如果有房屋空置超過1年,將容許其他市民入住;在瑞典,政府有權徵用空置單位廉租給無房家庭。

由此可見,空置稅在全球各地千差萬別。有不徵收的,有溫柔徵收的,有懲罰性徵收的,有“揭竿而起鬧革命”的。

像香港地區這樣,只對開發商手裡囤積的“已經完工的新房”徵收空置稅的,此前是沒有先例的。當然,香港政府最終會不會徵收空置稅、如何徵收,還有待正式方案的公佈。

很顯然,面對日益上漲、高得變態的香港房價,港府感到了巨大壓力。針對新房徵收空置稅,作用其實未必大,但也算出臺了一個政策,可以給市民一個交代。

香港高房價的真正癥結,是住宅用地供應量嚴重不足。香港中原地產創始人施永青此前曾透露,香港土地40%被規劃為郊野公園和保護區,真正用於高強度住宅開發的土地面積只有可憐的4%。如果香港能新增2%的土地用來修建住宅,就可以把整個城市的住宅面積增加50%。

但沒有一任特首可以做到這一點。因為高房價長期存在,土地和房屋是香港銀行貸款重要的抵押物。房價大跌,香港金融體系會崩潰。另外,香港是自由港,稅率極低,港府主要稅收來源就是樓市和股市。

那麼,中國內地會推出空置稅嗎?

在今年5月中旬,中國社科院城市所與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在聯合發佈“2018年房地產藍皮書”時,就公開建議:

鑑於房產稅的財產稅屬性,在土地國有的基礎上向使用權者徵收存在一定的法理障礙,可以考慮以“空置稅”這一行為稅來替代房產稅。這既可以增加住房的持有成本,也可以鼓勵住房出租以提高住房的利用效率。

樓市空置稅,真的要來了?!香港或將率先徵收

社科院專家的意思是說:由於中國土地國有,購房者在買房子的時候一次性繳納了70年土地使用費,再徵收房地產稅存在“法理障礙”。所以,建議開徵“空置稅”了替代房地產稅。

關於中國內地的“住房空置率”,歷來是一本糊塗賬,沒有人能說清。我們目前看到數據,基本上都是拍腦袋搞出來的,沒有什麼準確的依據。

住房空置是一個很難界定的概念。有人說,可以使用“用水量”、“用電量”為標準。但事實上,90後的單身很少在家裡做飯,甚至較少在自己房間裡洗衣服(送洗或者共享洗衣機)。統計開發商“捂盤”造成的房屋空置,這是很容易的,成本也不高;但統計普通居民家庭房屋的空置,爭議就會很大,成本也會很高。

所以,在中國內地徵收空置稅,成本會很高。但如果開徵,的確可以減少房屋的空置,增加市場上可租賃房屋的數量。我個人看法是:空置稅可以在北上廣深試行,不應該輕易否定。

空置稅一定也是地方稅種,需要各地政府自行決定是否徵收。如果海南、西雙版納、大理這類“旅遊+養老”物業集中區域開徵空置稅,估計會嚴重影響當地經濟。至於那些建在二三流景區邊緣、配套滯後、沒有人氣的“旅遊+養老”物業,則會被“空置稅”弄死得更難看。

中國絕大多數縣城、城鎮,由於缺乏持續人口流入,住房空置滅隊比較嚴重,如果開徵空置稅,也會帶來災難性的影響。

總之,就像80%以上的中國城市(包括縣城)根本沒有條件開徵房地產稅一樣,80%以上的中國城市(包括縣城)也沒有條件徵收房屋空置稅。

跟西方發達國家相比,中國還有一個更大的難題:眾多的小產權房、違法建築該怎樣納稅。你總不能讓繳納了重稅的人(也就是買了商品房的人),接著繳納重稅;而沒有交稅的人(買小產權房、違法建築的人),永遠不用交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