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老話“不看家中寶,只看門前草”,你認為有道理嗎?

用戶52488755789

謝謝相邀

農村家庭有沒有人隨時到你家,喝茶聊天,跟有些小事是有很大關糸的。


一,要看你一家人在周圍鄰里有沒有喜歡你,幫助你,羨慕你,尊敬你的標準,並不是說你家裡有多少祖先留傳下來的寶物,它再好也就是個古董,餓了也不能當飯吃。它們也只是,祖先留給後世人的一種念想。

二,人要是不勤勞,好吃懶做,再多的金銀財寶也會被你用光花光,坐吃山空。一家人勤不勤勞,在農村一眼就能看出來。我家住在離公路不到二十米的地方,是一座三間的二層小樓房。每天,院壩裡都得掃一次,一星期得衝一次水。房屋周圍的野草,不定期清理。既使我外出務工,家裡老人孩子照常清掃,習慣成自然。鄰里鄉親都喜好與我家二老拉家常,趕集時日(農村不是天天趕集,分一、四、七,或三、六、九),有好些來喝喝茶,小憩片刻,聊聊新鮮事,孩子在外面怎麼怎麼樣!我們老家稱為“擺龍門陣”。


在農村,要是不講衛生,滿口粗話之人,是不受人歡迎的。要是哪家周圍野草叢生,滿地灰塵,你願意去坐坐嗎?願意喝茶聊天嗎?所以農村有句俗語叫“不看家中寶,只看門前草”,它的意思就是懶惰的人沒人會喜吹,勤勞的人朋友會很多,勤勞能致富,家庭也會很幸福!


陪著牛哥去奔月

農村有很多的俗語老話流傳至今,都是老祖先們通過自己的生活經驗總結出來然後編排成比較形象的句子來告訴我們一些生活的道理。雖然經過了千百年,但是對我們的現在生活仍然有著非常深刻的指導作用,在當代的社會中還是有著一定的道理。“不看家中寶,只看門前草”就是其中的一句!

“不看家中寶,只看門前草”:這句話的意思是看待別人家的情況時不要關心別人家裡有多少錢,多少寶貝;要在意的是別人家的門前是不是雜草叢生!老祖先說這句話的意思是告誡我們:一個人家門口的雜草都不清理乾淨就說明這個人非常懶惰,就算家裡再有錢也有霍霍完的時候,可一個人只要勤奮努力,踏實肯幹,就算當下經濟狀況不好,但是隻要肯幹,未來也不會差到哪裡去!其實這句話表達的意思在現在的社會來說非常的有道理,仔細想想我們身邊不乏這種情況!

古人總是喜歡把一些人類的品質用某種物品來替代,門前草就代表的是人們的一種勤奮肯幹的品質!“不看家中寶,只看門前草”就是忠告我們做人做事一定要懂得勤勞肯幹才能有好的出路!

古人傳下來了很多俗語老話對我們的生活都有一定的參考作用,我們在受到其指導的同時,也要想著繼續流傳下去讓更多的後人受益!

駿景——殷


駿景農業

這是一句農村俗語,人們對一個人日子的羨慕就說:你看人家門上那草。對一個人曰子過的不屑也會說:你看他門上那草。只是口氣不同就道出兩個不同的景象。

寶,家中有多少寶外人是看不到的,而草是擱在明處擺在亮處的,搭眼就看的清白。

草指生草和垛草。莊戶人家草既是柴禾,有是喂牛餵羊的飼草,門前有幾個整齊的草垛,就說明這戶人家大業大,六畜俱全。人勤快,飼草柴禾按季節準備的很充足。這樣的人家生草自然收拾的乾淨。如果門前生草叢生,垛草東堆西扔任風吹雨灑自然腐爛,那這戶人家六畜沒有連燒的柴禾都只冒煙不起焰,自然就貧窮了。

不過俗話在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時代卻有不同的含義。看草這是過去人們對一戶人家從外面觀察的定義。不過現在看見誰家門前有幾個大草垛人們只聯想到你窮,燒不起煤氣用不起電器還在燒柴禾,仍用原始的喂牛餵羊養家活口,很窮。現在都是門前寸草不生,根草不留門亮樓高那就是富戶。

我認為這道理此一時彼一時不會長久不變。


無憂174343621

看了前面的回答,說的都很有道理!但我呢從另一個方面來回答下這個問題,感覺又是一種味道,不妨來聽聽:



傳奇作家陳登科寫的《風雷》是一部反應我國土地革命時期農村現狀的小說,小說主人公祝永康是一微真正的革命人,土地革命時期在農村當書記。其中有段寫到:“他轉身向場上一看,見這家門前有個大草堆,俗話說:不看家中寶,單看門前草。門前有這麼大的草堆,絕不是貧僱農。”。這裡他卻是通過門前草來斷定家庭的成分。我們還是先看看這部小說有關這段的節選吧:

祝永康出了羊秀英家的門,看到水塘西南角有三間草屋,從小窗口透出隱隱的亮光。他一打量,這樣的人家決不是地主富農,便繞過水塘,朝著這星星的亮光走去。草屋裡,有三個老漢,圍著火塘,吃酒談心。 祝永康走到門口,對著門縫向屋裡一看,見有人在裡邊吃酒,不由一楞,自思道:天已半夜了,這裡還有人在喝酒,是些什麼人?他轉身向場上一看,見這家門前有個大草堆,俗話說:不看家中寶,單看門前草。門前有這麼大的草堆,絕不是貧僱農。他拔腿便走了。

 看草堆,判定成分,這是他抗日時期打游擊的經驗。隊伍到了游擊區,每到一個莊子,首先看地形,其次就是了解這個莊上的政治情況。看到哪一家門前草堆大,房子多,隊伍就不進這家門。因為在農村裡,草堆大、房子多的人家,不是地主便是富農,部隊就得對這些人家提高警惕。

  祝永康走到塘邊,停下腳步,默默沉思了好久。又轉回來,走到草堆跟前,伸手抓起一把草,仔細看看,這些草,並不是麥秸草,也不是豆秸,而全部是湖裡的荒草。除了這一堆荒草之外,別的什麼草也沒有。轉念又想:這家是真正的勞動農民,這麼一大堆荒草,要多少工夫砍哪!正當他在猶豫不定的時候,屋裡傳出萬壽餘的笑聲。

  屋裡這三個老漢,一個叫李學成,另一個是萬壽餘,第三個人便是這屋子的主人,名叫何老九。這三個人,光著屁股的時候,就成天在一起,放牛放羊,一直到解放前,都是黃一夫家的長工,哪是什麼富農呢?

讀到這裡,大家都明白了!祝永康開始看到門前草堆,馬上判斷這戶人家肯定不是貧僱農,認為不是地主就是富農?但他看到屋裡燈光昏暗,房屋簡陋,他又覺得好奇,返回去一看草堆,原來都是些雜草堆,後面進屋,發覺是三個長工!

不看家中寶,只看門前草,這句話說的是否有道理呢?我認為要看我們強調的出發點在哪?不同的出發點會有不同的說法!比如草也有雜草或其它栽培花草之分?還有就是有草生就是懶惰嗎?說不定剛好出遠門了呢?大家怎麼看呢?如果喜歡關注我---閏土說農!


閏土說農

農村俗語經過百千年沉澱,屬於農民生活真正的智慧結晶,在農村一直流傳下來,都是古人經驗之談,其中有一句俗語“不看家中寶,只看門前草”,初次聽說,感覺很不能理解,經過農村中老人的一通解說,發現確實很有道理,其更深的挖掘所真正函義,讓人有種明悟之感。

“不看家中寶,只看門前草”

在農村中真正的意思,是說要想一眼看出一個家庭是否富有,不需要去看家中多少金銀財寶,只要站在門前,看看他們家門前草就行了,如果門前收拾的十分乾淨,那麼說這家人一定十分勤勞,家庭自然也不會窮了。


其實這句俗語,背後有有更深層次理解,我們家鄉流行一句俗語說“不怕家中窮,就怕家中出懶蟲”,“只看門前草”一眼看出勤快和懶惰,舉個例子吧。

我們村中有個親房哥哥,父親意外去世,母親改嫁,扔下他由奶奶帶,奶奶身體一直不好,他也自暴自棄,很早沒讀書了,天天在家上午睡覺,下午就去外面逛,所以家中不是一般的窮和破,你去他家時,門前路真的都被草堵上了,村中人很多不忍心,還是給他找了一個二婚的女子,結婚之後,他媳婦十分勤快,對村裡人也熱情,從此之後,他也變了一個人,去出打工,現在家中有私家車了,這還真是勤快的妻子給他們一家帶來幸福。


不看家中寶,只看門前草”這句老話真的很有道理的,我們現在看的“門前草”,不是真的看草,而是看的是這人家門面,更能看到這人家的懶惰和品質。也教會人們,勤奮和吃苦耐勞家庭才有真正出路。


村姑的日記

農村老話“不看家中寶,只看門前草”,你認為有道理嗎?

阿兮認為太有道理了。農村的許多老話都蘊含著深刻道理,若要理解通透,還需要有一雙見微知著的眼睛。就拿這句“不看家中寶,只看門前草”來說,意思都懂,但能看到什麼層次,則與個人的細緻觀察力與判斷力有關。

不看家中寶

所謂“有家財萬貫,不如日進分文”,“坐吃山空”,過日子要看未來,不能吃老本。農村有“

富不過三代”一說,意思就是富家往往出敗家子,大手大腳慣了,一染上惡習,家很快就敗光。

阿兮小時候聽村裡人講過好多此類故事,有的好賭,有的染上抽大煙惡習,還有的結交了不三不四之人好吃懶做,大好的家業幾年變賣一空。說到這裡,農村老人往往語重心長說一句:“敗家子揮金如糞,興家人惜糞如金。年輕人看人眼要撒底,別隻看家裡有什麼寶貝,得看人是否靠譜,能踏實過日子。”“好仔不耕爺田地,好女不穿嫁時衣”,有出息肯努力的孩子才有未來。

只看門前草

看門前草,要從2個方面來看:

1、門前天天清掃得乾淨整潔,雜草不生(這家人勤快);門前雜草叢生,垃圾成堆(不是過日子的來頭,即使家裡現在還有點寶貝,估計也很快敗落下去)。

2、門前柴火堆很大,又碼放整齊(家裡殷實,過日子有知了打算);門前苦哈哈一小堆柴禾,很可能吃了上頓沒下頓的主兒

其實任何事物的發展都有其蛛絲馬跡,提前有預兆的。只要你仔細觀察,能提前規避大部分風險。孫子兵法雲:“知己知彼,百戰不殆”,這“知”靠的就是敏銳的觀察力,也就是“見微知著”的能力。

您還知道哪些富含哲理的農村老話?歡迎大家在評論區交流分享!我是三農領域答主阿兮隨筆,關注我看更多精彩三農解讀。

阿兮隨筆
農村老話“不看家中寶,只看門前草”,有道理嗎?

在農村各種各樣的老話都有,老話是老一輩人在生活中積累的經驗,每一句老話都只有它的道理,沒有一定邏輯思維和定論也不會流傳至今。不過,像一些老話是由當時的背景下所產生的,拿到今天來對比,來理解分析,也就會有所不同,時代在進步,並不是每一句老話的意義都是一塵不變的。就像“不看家中寶,只看門前草”,這句老話我的理解是這樣的,我來分析大家聽一聽。

一、不看家中寶



不看家中寶”在我們這兒農村是用作姑娘嫁老公找婆家。就是要求姑娘相親時不能光看男方祖傳有多少財產、家當,要看人。意思就是說選擇家當不理智,應當選擇小夥子本人,品貌怎麼樣,身體是否有殘疾,以及小夥子有沒有出息等。告誡姑娘們,“家當、家當、是假的,只有小夥子人好才重要”。

二、只看門前草



只看門前草”,意思就是要求姑娘相親,不單單看家中寶,也要看看門前草。一戶人家是否勤勞和懶惰從門前長不長草就可以表現出來。如果這戶人家家中收拾的乾乾淨淨,門前清理的一點雜草都沒有,那就足以可以證明你未來的公公婆婆肯定是一個勤快人,那麼她們的子女也會像父母那樣勤快。選擇這樣的婆家看起目前很是貧窮,但將來一定能翻本,過上好的生活。

假如姑娘去相親這麼大的事,婆家仍然不加清理和收拾,家中一蹋糊塗也不衛生,接待客人連衣服也不換洗,而且門前雜草叢生。像這樣的人家,不用說也是懶惰人家。父母這樣不勤快,那她們的子女也不會好到那兒處,像這種人家即使現在家庭條件好,但都是啃老啃祖宗的貨,遲早有一天會坐吃山空。

三、“只看家中寶



不看家中寶”這句老話,在當今社會卻變成了“只看家中寶”。現在的姑娘大多都是拜金主義者,相親都講物質,只要這戶人家家庭條件好,還管他富二代如何的懶惰,去享福就好,更不注重人品的選擇。往往這樣的女人,家庭敗落後都選擇離開,婚姻和生活並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

四、“不看門前草,只看掙錢多



過來相親“只看門前草”,來證明這戶人家是否勤快和懶惰的標誌,現在“只看門前草”卻證明這戶人家有沒有錢。現在在農村,家家戶戶都是新房子,然而大多的人家門口卻荒蕪,雜草叢生。你不要說,過去講田裡有草這戶人家懶惰,有土地荒了該當捱餓,門口有草證明這戶人家不勤快,是懶惰窮的象徵。可如今大多的農村人都外出打工,一年難得過年回家一次,有的幹詭在城裡生活不回家,致使田也荒地也荒,連門口都荒了。但是從整個情況來看,農村這些荒田荒地荒門口的人卻最有錢,而在農村看上去他家的田裡地裡門口一根草絲都沒有的,往往是農村最窮最落後的人。

[更多三農精采內容,敬請關注頭條號《老孃舅說事》點贊、評論、轉發、分享]

老孃舅說事

農村很多老話說起來朗朗上口,品起來有理有據。“不看家中寶,只看門前草”乍一看有些奇怪,細細回味打量,真的是那麼回事。

“不看家中寶,只看門前草”表面意思很簡單,就是看一個人家有沒有錢、富不富裕,不看他家裡有多少寶貝,只需打眼一看門前的亂草多不多便能估量出個大概,為什麼這樣說呢?

在農村還流行著這樣一種說法“不怕家裡窮,就怕家裡出懶蟲”,窮不可怕,懶卻真的是“沒救了”。在大家都不是很熟時,誰也不知道你家裡有多少寶貝多少存款,首先看到的是你家裡門口收拾的是否乾淨,而門口乾乾淨淨,沒有雜草垃圾,證明這戶人家一定很勤快,家裡自然也窮不了。

所以在過年前的幾天,農村人都要“掃灰”,為的就是親戚朋友來拜年時,看到家裡家外都乾淨利索,這樣才不至於被人笑話。雖為農村俗語,也確實是個事實。不信大家可以觀察下,門前整潔有序、屋內乾乾淨淨的人家,過得都不會差。


小十六123

不看家中寶,只看門前草”!我認為這句老話不論是放在過去還是放在現在是很有道理的!


不看家中寶,只看門前草”,這句老話字面簡單理解就是:看一戶人家興旺與否不是去看家裡有多少寶貝錢財,而是看大門前的有無雜草!


從深層次怎麼理解呢?就是說一個家庭不論先輩們給留下了多少金銀財寶,如果不去辛勤勞動繼續創造財富,就連門前的雜草都懶得去清理,而只是坐山吃空,不用多久就會彈盡糧絕,一貧如洗!如果一個貧窮的家庭勤儉持家,辛苦勞作,也會慢慢的創造財富積累財富,從而使家庭走上富裕生活!

這句老話和“業精於勤,荒於嬉!”基本上是一個道理!都是奉勸人們要通過努力創造財富,即使上輩留下鉅額財產,坐山吃苦,總會有衰退的一天!要靠自己勤勞的雙手創造財富,才能永保富裕的生活!

所以我認為“不看家中寶,只看門前草”這句老話是有道理的!


李哥阿峰

在農村,有很多流傳的老話,通俗易懂,還蘊含著很多道理,它們都是我國廣大勞動人民,在長期的生產生活中積累的寶貴經驗,是智慧的結晶。

其中有句比較經典的老話:“不看家中寶,只看門前草”,傳達給我們的又是什麼道理呢?

不看家中寶,告訴我們在瞭解別人的家裡情況時,不要只關心人家家裡有多少值錢的寶貝,不應該過分在意這些表面的物質的東西;

只看門前草,說的是要注意觀察那些人家門前是不是雜草叢生,從這一點可以大概推測出這家人是勤奮還是懶惰。如果自家門前雜亂不堪,那麼就算家中有再多的寶貝,再有錢,也會被揮霍乾淨。

總的來看,這句老話是要告誡我們大家,在看待一個人或一件事的時候,不要只在意表面上的東西,那樣太過於膚淺,要學會透過現象看本質。

在生活中,看到那些比自己優秀的人時,不要自暴自棄,也不要過分羨慕,別人的成功要比我們想象的更不容易,儘管我們當下生活困難,但只要肯踏實苦幹,未來的生活一定會更加美好。

農村的很多老話,看似平常,但是仔細琢磨之後就會發現其中蘊含的道理,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啟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