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申克的救赎》:我希望我的梦想像太平洋一样湛蓝

3月28日是一个很普通的时间,可对电影界来说发生了一件大事:豆瓣第一部突破百万评分的电影诞生了,它就是——《肖申克的救赎》,同时,它还是豆瓣最高分9.6分的持有者,除此之外,在美国IMDB网站上,《肖申克的救赎》也排在第一位,这俩中美影迷集中地不约而同地把最高分给了它可见该片的质量确实非同凡响。

《肖申克的救赎》:我希望我的梦想像太平洋一样湛蓝

在该片上位之前,IMDB第一的宝座始终属于赫赫有名的《教父》,后来,08年诺兰的《蝙蝠侠:黑暗骑士》实在太耀眼,各种DC粉和诺兰粉想把它刷到第一位,于是给《教父》狂打低分(水军),结果两败俱伤,《肖申克的救赎》不争不抢中偷偷登上了第一的位置傲视群雄,如今在IMDB上《蝙蝠侠:黑暗骑士》排在第六,《教父》退居第二。

中国电影在豆瓣上的最高分是《霸王别姬》的9.5,可以和它一争高下的《活着》是9.1,姜文的《阳光灿烂的日子》是8.8,这三部电影的打分人数分别是73万,30万,29万。顺便说一下,《教父》在豆瓣9.2分,打分人数38万;《蝙蝠侠:黑暗骑士》9分,打分人数36万。

《肖申克的救赎》:我希望我的梦想像太平洋一样湛蓝

说完数据,我们就有必要提一下《肖申克的救赎》诞生的1994年,这一年是载入影史、光芒万丈的一年,还要加上“没有之一”四个大字,全世界也不知道怎么了,都在这一年拍出了牛B闪闪的电影。

法国的《这个杀手不太冷》(9.4分);美国的《低俗小说》(8.8分),《狮子王》(8.9分),《阿甘正传》(9.4分),《变相怪杰》(7.8分),《生死时速》(8分),《真实的谎言》(8.1分),《燃情岁月》(8.7分),《天生杀人狂》(8分);中国的《东邪西毒》(8.6分),《精武英雄》(8.2分),《重庆森林》(8.7分),《阳光灿烂的日子》(8.8分),《活着》(9.1分);俄罗斯的《烈日灼人》(8.7分),马其顿的《暴雨将至》。随便拿出一部,都可以吊打2000年之后的美国任何一部奥斯卡最佳影片。

可惜我们知道1994年的奥斯卡最佳影片给了正直(谐音,你懂得)最正确的《阿甘正传》,但随着时间的流逝,《肖申克的救赎》焕发出持久的魅力,证明了很多超越正直之外的东西才是世人关注的核心。

《肖申克的救赎》:我希望我的梦想像太平洋一样湛蓝

不知道各位官人有没想过这么一个问题:为什么是《肖申克的救赎》拿到最高分?在IMDB也就算了,毕竟是美国人的阵地,可在中国的豆瓣网居然也抢走了第一,把中国电影三座殿堂级大山给压了下去。

而《肖申克的救赎》呢?它不讲民族大义和国家观念,只讲个人的生存,跟每个人都有关的生存,换句话就是普世价值观,所以不管是中国人还是美国人,大家都是人,都可以提取其中的精华为其所用,毕竟看电影研究技法的永远都是少数人。

《肖申克的救赎》:我希望我的梦想像太平洋一样湛蓝

影片的故事虽然平缓,但戏剧的冲突时不时都会出现,一开始的安迪和法律的冲突,牢里安迪和狱友的冲突,狱友和狱友的冲突,安迪和狱警的冲突,安迪和体制的冲突,这些原本强烈的冲突都被弱化了,弱化到一点都不吸人眼球。

可在安迪逃出牢狱,预警从美女海报中发现密道,以及安迪利用了在狱中制作的假身份成功套走监狱长的钱并瓦解了监狱的利益组织时,这种环环相扣,细致入微的情节设置一定弥补了之前的所有平淡。

可它真的平淡吗?不是的。

《肖申克的救赎》:我希望我的梦想像太平洋一样湛蓝

包裹在这个通俗易懂的故事之下的是一个叫作“希望”的东西,记住是希望,而不是自由。

最近看到有些评论说自由是核心,其实不是,瑞德在牢里说的“有些鸟毕竟是关不住的,它们的羽翼太光辉了,当他们飞走,你会由衷庆贺他获得自由”。看似讲的自由,但要放在当时的环境里看。只要举两个例子这个观点就可以不攻自破。

《肖申克的救赎》:我希望我的梦想像太平洋一样湛蓝

老布,一个在牢里生活了50年的老大爷,走出社会之后因为无法面对日益变化的陌生世界选择自杀。

《肖申克的救赎》:我希望我的梦想像太平洋一样湛蓝

瑞德,在牢里呼风呼雨级的人物,任何东西都可以通过他交易,在监狱这个世界里,他就像神一样,他习惯了这种生活,这种体制化的生活。关了40年被假释之后的瑞德走着和老布一样的道路,到超市当小工,可他却说“我只想回到有意义的地方,不必整天担惊受怕”,他想重新犯罪回去监狱,还好最后一刻在安迪的鼓励下,瑞德逃离了。

逃离之后的瑞德在车上说了这样的话:

“我激动得坐不住不停的想,自由人才会这么兴奋吧,踏上未知旅程的自由人,我希望成功越过边界,我希望能跟老友握手,我希望太平洋如梦中一般蓝”。

《肖申克的救赎》:我希望我的梦想像太平洋一样湛蓝

假释是自由人吗?当然不是。瑞德感受到的自由要和后面的希望联系起来看,同时要联系瑞德之前在监狱对安迪说的“希望无用,你要认命”,但他变了,他开始相信希望,他开始拥有希望,他开始憧憬和期待未来的生活,这种转变在老布身上是没有的,也正是这种转变改变了瑞德的命运。

在他们都拥有自由的时候,拯救他们的反倒不是自由不是吗?自由没有带来希望,而是希望带来自由。

《肖申克的救赎》:我希望我的梦想像太平洋一样湛蓝

现在回来看体制化这个问题。在牢里的一次饭桌上,安迪和瑞德起了争执,这个争执发生的背景是安迪播放音乐给狱友听的时候被罚监禁一周。

“世上有些地方是石墙关不住的,在人的内心,有他们管不到的东西是完全属于你的,那个东西是希望。”

“有希望才危险,希望能把人弄疯,希望无用,你最好认命。”

在安迪看来,监狱不是体制化,仅仅是一堵石墙,而在瑞德看来,监狱就是体制化,就是那个刚开始你恨它,然后习惯它,更久之后,你不能没有它的地方。

《肖申克的救赎》:我希望我的梦想像太平洋一样湛蓝

细看这个对话,有没有很熟悉,这个对话是可以发生在任何地方的。当你说要干嘛的时候,总有人跟你说你是没希望的,放弃吧,认命吧,你的人生就是这样了。从这里看,《肖申克的救赎》又很励志,但透过励志,我们要知道的是为什么会让他们形成不同的价值观。

答案是:阶级。

安迪原本是银行的副总裁,属于上流社会中的精英人士,而以瑞德为代表的其他狱友则是底层平民,他们从出生起就注定了被时代抛弃,被主流忽视,他们看不到阶级变化的可能性,所以他们没有任何希望,对他们来说活着就要认命,与其奢望改变,不如苟且偷生,所以在监狱里获得某种地位于他们而言就已经是最大的奢侈和最大的希望,除此之外,他们没有其他追求。偶尔的放纵,在牢里喝着冰啤酒就可以感受到最大的自由。

《肖申克的救赎》:我希望我的梦想像太平洋一样湛蓝

这座监狱其实就是一座微型的社会,这个社会有规则,有阶级,有暴力,有压迫,是这些构成了体制,所以体制是无处不在的,你不能把这当做是《肖申克的救赎》的核心,它明明是舞台。

但最最重要的是编剧斯蒂芬金对安迪希望的来源给出了线索,这个线索就藏在平淡的日常监狱生活中,它们是书籍和音乐,换句话说是教育。教育是什么,用梁启超的话来说:

人类心理有知、情、意三部分。所以教育应分为智育、情育、意育三方面,智育要教到人不惑,情育要教到人不忧,意育要教到人不惧。

《肖申克的救赎》:我希望我的梦想像太平洋一样湛蓝

因为教育的托底,安迪从来到监狱的那一刻起就显示出和体制内的人不一样的神态,他不哭不闹,他像在公园里散步,无忧无虑,这是瑞德的话,用梁启超的话来说就是不惑不忧不惧,而老布和瑞德是恐惧,恐惧是因为找不到价值,找不到价值就找不到意义。

用功利化的语言来说,安迪有价值,有价值才有尊严,有尊严才有希望,有希望才有自由,有希望才有内心的力量,有力量才有抵御外界变化的可能,用这个观点看老布的悲剧,你就会豁然开朗。

《肖申克的救赎》:我希望我的梦想像太平洋一样湛蓝

“记住,希望是好事,也许是人间至善,而美好的事物永不消逝。”

《肖申克的救赎》:我希望我的梦想像太平洋一样湛蓝

让我们换一种翻译来体会:

万物之中,希望至美;至美之物,永不凋零。

也让我们记住斯蒂芬金在原著最后一句说的话:

我希望我的梦想像太平洋一样湛蓝。

《肖申克的救赎》:我希望我的梦想像太平洋一样湛蓝

但愿,在我们陷入绝境的时候依然可以坚守内心,重拾希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