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知聯會臨潼分會副會長葉鮮飛為大家誦讀紀實文學《樑家河》節選

西安市知联会临潼分会副会长叶鲜飞为大家诵读纪实文学《梁家河》节选

目前,全市正迅速掀起紀實文學《梁家河》學習熱潮,為深入推進《梁家河》的學習宣傳工作,進一步引導廣大黨員幹部群眾深入學習鑽研梁家河的“大學問”,用好習近平總書記留在梁家河的寶貴財富,深刻體悟習近平總書記為民造福的初心、追求真理的精神、埋頭苦幹的作風、攻堅克難的意志、復興民族的夢想,不斷從習近平總書記在梁家河的七年知青歲月中獲得教益,從《梁家河》中汲取思想營養和精神力量,增進對習近平總書記的思想認同、政治認同和情感認同,堅決維護習近平總書記這個黨的核心、軍隊統帥、人民領袖,認真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以新的奮鬥譜寫新時代大西安追趕超越的嶄新篇章。

西安市知联会临潼分会副会长叶鲜飞为大家诵读纪实文学《梁家河》节选
西安市知联会临潼分会副会长叶鲜飞为大家诵读纪实文学《梁家河》节选

今天

西安市知聯會臨潼分會副會長葉鮮飛為大家誦讀

紀實文學《梁家河》節選

西安市知联会临潼分会副会长叶鲜飞为大家诵读纪实文学《梁家河》节选

家家戶戶過上了好光景

改革開放讓梁家河村民過上了好日子。

劉瑞蓮小名“爭氣兒”,曾是一個苦孩子。在她的兒時記憶裡,她和弟弟妹妹夏天幾乎沒有穿過鞋,晚上四個娃娃合蓋一床被子,就連吃頓白饃饃都是奢望。

17歲那年,劉瑞蓮嫁給了梁家河村民鞏政福。婚後的生活依舊艱難,一家人的飯桌上仍是少不了野菜。劉瑞蓮說,在能吃的野菜中,一種叫“洋腦梢”的植物葉子最難吃,嚼在口中扎乎乎的,吃在胃裡消化不了。她一吃就脹肚子,連著吃上幾天手和臉就腫了。

習近平擔任梁家河大隊黨支部書記後,先後辦起了鐵業社、代銷店、縫紉社。縫紉社要選三名婦女當社員,劉瑞蓮沒想到自己也被選上了,欣喜得一晚上沒睡好覺。

縫紉社實行計件掙工分,做一件衣服記兩分。為了多掙錢,劉瑞蓮給丈夫鞏政福商量,借錢買了臺“標準”牌縫紉機。她常常是匆匆吃口飯就幹活,把需要手工做的活兒拿回家晚上繼續做……

打壩造地,多種經營。在習近平的帶領下,梁家河1974年糧食總產量由1971年的109465斤提高到179946斤,人均生產糧食689斤,一個工日分紅七毛二。

1984年春天,劉瑞蓮第一次聽說“包產到戶”,那時,她還沒有意識到這四個字在她生活中的分量,她不知道,一場影響整個中國農村的變革已經開始了。

西安市知联会临潼分会副会长叶鲜飞为大家诵读纪实文学《梁家河》节选西安市知联会临潼分会副会长叶鲜飞为大家诵读纪实文学《梁家河》节选
西安市知联会临潼分会副会长叶鲜飞为大家诵读纪实文学《梁家河》节选

葉鮮飛

西安市知聯會臨潼分會副會長。

西安市知联会临潼分会副会长叶鲜飞为大家诵读纪实文学《梁家河》节选
西安市知联会临潼分会副会长叶鲜飞为大家诵读纪实文学《梁家河》节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