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怨天尤人,只是到了我们该为ppp埋单的时候了

接了这个命题之后才发现其实挺难下笔的!ppp做了4年,也跟着风口浪了足足3年半。如今ppp模式的核心从融资转向经营,我们这些曾经的玩家也要跟着落井下石吗?

没有怨天尤人,只是到了我们该为ppp埋单的时候了

落井下石当然不至于,但是我们这些民资玩家自去年下半年开始,在关于ppp的业务上就已经大部都转向了咨询。愿意很简单,地方都玩不动了,我们也咋呼不起来了。

提起ppp项目,市场大兴很多人觉得是在2013年之后,ppp概念完善,地方对于这种新型政企合作玩法也吃透了,各类大型项目也在新概念下立刻上马。甚至在2013年当即就提出了十万亿+的市场空间,一时间全国热情。

没有怨天尤人,只是到了我们该为ppp埋单的时候了

其实我国在对于这种政企合作模式的探索自20世纪80年底就已经开始了,只不过当时的做法是B-O-T(build-operate-transfer--建设-经营-转让)。在当时开始在公共服务领域引入社会资本着实为我国的经济建设打了一剂兴奋剂。直到今天,关于BOT与ppp模式的探讨仍是专家的着笔点。

关于ppp模式脱胎于BOT模式的探讨笔者在这里就不多言了,网上的资料较为统一。但是需要明确的是2003年,ppp正式进入公众视野,当时的一行三会也出台了政策文件,为ppp进入市场环境做了铺垫。具有代表性的ppp项目包括现在的北京地铁4号线、淮南新城项目以及个地方的税务燃气等项目,可以看出当时对于项目的理解仍在BOT中的O上,也就是具备经营条件!

不过接下来的发展,就可以用饥不择食来形容也不为过了。2009年开始,有鉴于世界经济形势的变化,我国提出了4万亿的经济刺激计划(那时候深圳的房价还不到一万)。于是个地方政府开始借助国有企业开展声势浩大的融资工作,也就是在国有企业强大的政府信用背景支持下,银行采取了积极的支持态度。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国家针对民间资本提出了强有力的“非公经济36条”,我国社会资本在经济发展地位明显提升,也为2013年ppp项目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奠定了基础。

没有怨天尤人,只是到了我们该为ppp埋单的时候了

接下来的事情就好说了:2013年下半年,财政部全面部署ppp模式推广工作;2014年5月,财政部ppp工作小组成立。同年,特许经营立法工作再次启动。属于ppp的春天真的来了…

市场统计,截止到2017年6月,全国入库项目13554个,总投资超过16万亿;其中示范项目700个、总投资额1.7万亿元。全国入库项目落在率达34.2%;示范项目更是达到了70.7%。项目投资连续数年快速增长,行业发展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告诉,ppp项目公司、ppp咨询公司、ppp大数据以及不计其数的投融资公司都在这个16万亿的盘子中饕餮!

同样以2017年6月为时间点,各地在ppp项目发展上呈现不同的态势。贵州、新疆等地PPP发展迅速,而上海等地PPP发展较慢。2017年数据统计,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入库数占24.0%、17.5%、53.6%、4.9%,落地数占39.8%、22.1%、33.5%、4.7%。

在投资回报问题上,政府付费和可行性缺口补助占比超7成。截至6月末,使用者付费、政府付费、可行性缺口补助占入库项目总数的36.4%、34.4%、29.2%,落地项目占22.7%、42.9%、34.4%。政府付费类和可行性缺口补助类项目的比重小幅上升,使用者付费比重变化趋势相反。

在资本属性占比问题上,国有独资占比最大,但民间资本参与度发展较快。截至2017年6月末,落地示范项目中国有独资企业占比超3成,民营企业占比降至37.1%。民企参与行业数增加至15个,但落地规模、项目数占比减少至48.16%、25.19%。

2017年下半年,快速发展带来的系统性风险在这时候逐渐凸显。Ppp模式的法律基础缺乏;在项目中政府往往占据主导话语权,地方过度重视融资功能;项目实施不规范,地方债在ppp杠杆的作用下进一步扩大;退出机制单一,政府付费成主要途径…

在这一系列问题下,ppp模式不得不急点刹车!

没有怨天尤人,只是到了我们该为ppp埋单的时候了

在ppp的规范管理上,不得不提两个重磅文件:2017年的《关于加强中央企业PPP业务风险管控的通知》(称“192号文”)和《关于规范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综合信息平台项目库管理的通知》(称“92号文”)。两个文件从ppp模式的参与主体和ppp模式的应用领域做了严格规定。原来说的国家不兜底,现在这两个文件也彻底打消了ppp项目地方兜底的想法。接下来的“50”“80”“87”等文件都为ppp项目经营覆盖投入做了最好的解释。

那么,接下来就到了我们为快速发展的ppp埋单的时候了!

没有怨天尤人,只是到了我们该为ppp埋单的时候了

截止到2018年4月下旬,全国3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清理退库项目1695个,涉及投资额1.8万亿元;上报整改项目2005个,涉及投资额3.1万亿元。

从行业来看,退库项目中市政工程、交通运输、城镇综合开发项目数居前三位,合计占退库项目总数的51.9%、占退库项目总投资额的63.8%。交通运输的退库项目单位体量最大,单个项目平均投资额达23亿元。

从回报机制来看,退库项目中政府付费类项目559个、投资额5289亿元,分别占退库项目总数和总投资额的33.0%、29.9%(下同);使用者付费类项目606个(35.7%)、投资额5653亿元(31.9%);可行性缺口补助类项目530个(31.3%)、6773亿元(38.2%)。

没有怨天尤人,只是到了我们该为ppp埋单的时候了

其中退库项目不乏已经开工项目,处于采购和准备阶段这里就不具体列举了。一个字:太惨…

(笔者是哈尔滨人,哈尔滨地铁也在叫停之列)

其实这叫停,很多市场人士都清楚,早晚的事情。提出ppp是为了进一步刺激国内市场投资。当下以软着陆为经济前提,叫停ppp乃是明智之举。由于ppp的融资功用加上地方的“创新之举”,已经足够刺激经济振作。眼下16万亿的盘子有10万亿以上的债务,能不叫停吗!

总结起来,我国的政企合营如果要学习西方国家首先一个契约精神是必要的。无论是政府还是社会资本。这里还有包括一个有政府背景的国企和央企。但是契约精神也要有中国式的契约模式。

就直接性问题而言,ppp模式,无论从那个角度解读都是政府责任项目,因此政府信誉能否用来抵押首先是个说不清楚的问题。但是契约精神又是合作的关键,地方政府在这问题上如何自处始终是个需要认知的问题。

笔者曾在此前的文字中提及设立黑名单制度,这个黑名单主要是针对地方政府而言。现在来看也只能是个说辞。

再一个就是建议对ppp项目进行授信额度考核。类比于银行的授信额度,地方必须以财政能力为天花板,设定三年的授信额度!

简而言之,ppp需要经营覆盖,已经失去了原本的优势。今后的ppp项目依旧会有,但是对比于BOT不会有太多的优势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