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H股“全流通”對股權激勵的影響

2018年4月20日中國結算和深交所聯合發佈了《H股“全流通”試點業務實施細則(試行)》,並於當日開始施行。

此新規的推出,正式拉開了H股全流通的序幕,輿論把此次H股的”股權分置”改革看作是近年資本市場的重大事件,因此首家H股“全流通”試點企業聯想控股也一度引起資本市場的強烈關注。

淺談H股“全流通”對股權激勵的影響

目前內地企業主要上市地有滬深港美四個股票交易所,而公司在大陸註冊香港上市的被稱為H股。H股一直被人詬病的問題主要是流通股佔公司股本份額較小,不像A股股份可以全流通。H股股份有“內資股”與“外資股”之分,前者主要控股資金有大陸背景,可在中國法人或自然人、合格國外機構投資者或戰略投資者之間轉讓,而後者則可在港交所自由流通交易。因此“全流通”的試行,意味著內資股有機會流通到香港資本市場達到套現的目的。而在“全流通”試行之前,一家純H股企業想在場內套現交易只能讓內資股到A股市場上市,通過鎖定期後減持獲利,隨著現行A股整體IPO日漸趨嚴,放行內資股在國際資本市場上自由流通,讓內資股激活H股的資本活力,這給了H股公司“二次上市”的機會。

此次H股的“全流通”試行一度與2005年A股的股權分置改革相提並論,兩者都有相似性,監管層在流通性上“動刀子”,只是兩次動刀產生對資本市場的效果是否相似,主要還是看“動刀子”的部位比例大不大。根據Wind數據顯示,截至4月26日,共有254家H股上市公司,除去99家已實現A+H方式上市公司外,其餘155家公司仍留有大量的非流通股份 。目前253家H股總市值高達25.92萬億港元,流通市值僅為7.05萬港元,佔總市值的27.2%,如除去A+H股後,其餘純H股市值為3.63萬億港元,約佔港股總市值的5.51%,而內資股市值佔純H股市值比重平均都超過50%,有的更高甚至達到80%+,因此154家公司非流通股能實現“全流通”的話,H股佔港股市值比例將有所提高,這也意味著將來H股公司能以完整面貌參與到國際資本市場的競爭中,值得一提的是,H股公司大部分為國企,這面臨國企要面對國際資本市場上的博弈。

內資股的非流通性對外影響主要是股權無法實現有效交易,外部投資者僅作為財務投資者角色存在。從股權激勵的角度來看,這將導致以認購或定增為來源的內資股員工持股計劃無法發揮其應有的激勵成效,內資股的價值無法讓市場化定價機制去做相應的定價,導致持股員工無法套現獲利。

為了讓H股企業與資本市場之間的參透性更高,監管層試行“全流通”極大釋放了企業非流通股權的資本力量,推動了非流通股控股股東與流通股股東在公司利益方面的一致性。從而讓內資股的員工持股計劃除了再次A股市場上市套現外,又增添了一條激勵股份套現的路徑,這讓內資股股權激勵實施起來更有實際意義,也真正能調動員工的積極性。

淺談H股“全流通”對股權激勵的影響

“全流通”能讓H股企業所有制帶來根本性的改變。一旦“全流通”的開放,H股公司控股股東會更關心股價的變動,有更大的動力去改善公司的利潤情況,提高上市公司企業管理的完善程度,提高公司治理整體質量,推動實施股權激勵與參與員工持股計劃的員工、團隊與企業之間產生更大的合力以及集體內控力。

內資股流通性一旦被整體激活,也提高了公司內部持股人以及外部投資者的利益趨於一致,全流通實施導致外資機構可通過股權買賣進入公司治理之中,外資企業也能參與進H股的國企混改,只有當同股同權同利整體條件一致的情況下,整合內部股東與外部投資者的資本與資源於一體,才能真正推動H股企業的公司治理與改革高效性。

淺談H股“全流通”對股權激勵的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