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去年虧損439億,說明雷軍是最有良心的企業家?

5月2日,小米提交招股書,正式申請在香港上市,中信里昂證券、高盛、摩根士丹利擔任聯席保薦人,最快6月底至7月初掛牌,亦即約6月中招股。

根據小米招股書顯示,2017年虧損439億元人民幣,不少人想起了雷軍在其母校武漢大學承諾“小米硬件綜合利潤率永遠不會超過5%,如有超出的部分,講超出部分全部返還給用戶”的話,並調侃雷軍“厚道的人運氣不會太差”

那麼小米真的不賺錢嗎?

小米去年虧損439億,說明雷軍是最有良心的企業家?

小米賺錢能力到底如何?

從小米誕生第一天起,雷軍就一直說,小米手機幾乎不賺錢。“幾乎”這個詞很微妙,再加上前面提到的小米硬件綜合利潤率確實不到5%,那麼小米到底是賺多少錢?這次的招股說明書中給出了答案。

根據招股書披露,小米2015年至2017年收入分別為668.11億元、684.34.億元和1146.25億元,2017年同比增長67.5%;經營利潤為13.73億元、37.85億元和122.15億元,2017年同比增長222.7%。

淨利潤方面,小米2015年虧損76.3億元,2016年盈利4.9億元,2017年再度虧損438.9億元。如果單純從這項數據來看,小米僅有2016年是賺錢的。

小米去年虧損439億,說明雷軍是最有良心的企業家?

但如果僅從這些來判斷小米是虧損的,並不合理。看互聯網公司是否盈利,不能單純看淨利潤,還要要看經營利潤和調整後的淨利潤,這兩個數字,排除財務會計等干擾性因素。

這是因為互聯網科技公司通常會在之前融資時給投資人發行不少優先股,如果估值從一開始的幾千萬美元到了幾百億美元,這些優先股的價值也放大了很多倍,股東的財務浮盈也翻了N倍。但這些股東還沒退出,所以他們的投資價值的提升,在財務報表裡就會被認為是公司對這些股東的負債。

顯然,小米也遇到了同樣的情況。淨利潤和經調整利潤之所以有如此大的差距,是因為淨利潤在經調整利潤的基礎上,還算入了可轉換可贖回優先股公允價值變動、以股份為基礎的薪酬、投資公允價值增益淨值、收購導致的無形資產攤銷等成本。

以2017年為例,小米可轉換可贖回優先股公允價值變動達540億元,以股份為基礎的薪酬達9億元,投資公允價值增益淨值為-57億元,收購導致的無形資產攤銷0.02億元。上述四項,尤其是可轉換可贖回優先股公允價值變動,被計入了成本,這才導致小米2017年全年虧損439億元。

小米去年虧損439億,說明雷軍是最有良心的企業家?

合併收益表: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下是賺錢的所以,在招股書中有顯示, 如果按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2015年,小米經調整虧損3億元;2016年,小米經調整利潤達19億元;2017年,小米經調整利潤達54億元。

小米的招股書中的財務報表,採用的是國際財務報告準則(IFRS),這是在香港上市要求的,而並非美股上市公司財報裡常見的一般公認會計原則(GAAP)。如果按照在美股上市所公認會計原則(GAAP),則不會計算“可轉換可贖回優先股公允價值虧損”這一項,則小米經調整利潤就為正了。

這也就意味著,小米其實是賺錢的。

小米上市哪些股票或受益?

中信證券認為,我們戰略性關注小米公司自身的成長性,關注其在手機、生態鏈硬件、物聯網等領域的成長空間。此外,基於MIUI的軟件、互聯網和金融服務有望貢獻更多收入。中長期看,小米有望向真正的國際一線科技龍頭公司挺進。此外,小米產業鏈和生態鏈公司陸續登陸資本市場,相關公司投資價值值得研究。

小米去年虧損439億,說明雷軍是最有良心的企業家?

普路通:小米提供供應鏈管理服務。

卓翼科技:負責小米移動電源的天津工廠,其供貨量一直處於持續上升的狀態。

奮達科技:奮達科技正在為小米代工生產一款新品soundbar,預計年產量超70萬臺。經奮達科技證代確認,公司正在與小米合作研發一款新品soundbar。另據一位接近公司的業內知情人士透露,目前小米給奮達下的訂單為6~7萬臺每月,預計將用於今年5月新一代小米電視中搭售

開潤股份:與小米深度合作,打造智能出行極致品牌“90分”,併合資設立上海潤米與上海碩米,通過小米商城等電商渠道進行自有品牌“90分”產品的銷售。

長盈精密:系小米系列手機外觀件供應商。

附小米概念股一覽:

小米去年虧損439億,說明雷軍是最有良心的企業家?

小米去年虧損439億,說明雷軍是最有良心的企業家?

小米去年虧損439億,說明雷軍是最有良心的企業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