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摔跤吧爸爸》:沒有被嘲笑的夢想,就不值得追求

《摔跤吧爸爸》:沒有被嘲笑的夢想,就不值得追求


01

我對印度電影的印象還停留在《三傻大鬧寶萊塢》那一句all is well上,直到今天去看了《摔跤吧!爸爸》,真的明白印度阿三不是隻會做咖喱,更是會做電影。

每個國家有每個國家的信仰,每個國家有每個國家的風情。而唯獨,只有那堅持不懈,勇往直前,緊握夢想的堅決與毅力,是走過整個世界的唯一通行。

就像我一直作為座右銘的那句話:沒有被嘲笑過的夢想,就不值得追求。

真的,哪怕全世界都想看你大出洋相,你自己也絕不能繳械投降。

這個世界再怎麼一成不變,再怎麼固執如鐵,只要你有心,只要你沉住氣。命運的鎖,也可以被你執著的拳頭打破。

這部電影故事的劇情簡潔明瞭,就是一個懷揣摔跤冠軍夢的父親,沒能育有男孩,卻通過訓練自己的女兒,最終女兒斬獲了金牌的勵志故事。

我依然不想用高超的電影手法去評價,只想從存在骨子裡最真實的情懷講講這部直戳內心的電影。

02

貫穿整部電影的一個詞彙,叫作夢想。

一個父親熱愛摔跤,拿過了不少獎項,卻迫於生計,最終放棄了自己的摔跤夢。但是他卻從未擱淺這顆希望為國爭光,拿下金牌的夢想。

兩個女兒從小繼承了父親的力量,天賦逐漸顯現。雖然伴隨著對父親魔鬼訓練的不理解,卻終於在一次又一次的賽場上,找到了自己的理想。

去贏得那枚金牌,不僅僅是個人的榮譽,更是父親的希冀,更是國家的榮耀。

你看,在這個說我有一個夢想,就如同脫口而出的我愛你一樣廉價的時代。追夢的人,也真真實實地存在著。

有的人追名逐利,有的人理想主義。伴隨著嘲笑與冷眼,伴隨著詆譭與譏諷,在槍林彈雨中逆風而行。

沒關係,總有一天,時間會把你的付出熬成一種獲得。別放棄,路還漫長,我們總會去證明我們自己。

夢想這種東西,雖然只是兩個詞的分量,可是它的存在,會在冥冥之中引導你。從黑暗跨越到光明,從蜿蜒崎嶇到寬廣大地。

03

當然,全片打動我的不僅僅是超燃的夢想,更是父女之間的情誼。

從最初對父親所作所為的不理解,到恍然大悟父親為自己開闢了另一種人生。

我還記得看到女兒第一次拿到全國冠軍,和父親一起榮耀迴歸的時候。眾人的喝彩與歡騰,那一刻是發自內心的激動與興奮。

後來,女兒進了學校,接受正統訓練,卻開始懈怠,開始頻頻失利。質疑父親對自己的教學,可是如果沒有他,又怎麼能走到今天呢。

當女兒打電話對著父親哭泣的那一刻,是真正的釋然。因為那是自己親生的父親啊,這世上,只有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徹徹底底地為了你。

父親的愛,不善言辭,卻浸透在了所有的行動裡。

我也曾在我的青春期與我爸砥礪抗衡,油鹽不進,我也曾和我爸大聲爭執,捱過我爸給的猛烈耳光。

可是長大之後才發現,因為那是我爸,他才會無條件全身心地為我付出,對我好。

總問我錢夠不夠花,我說我不需要,每個月的生活費從來不少。即使再忙,也會每天看我的文章,給我打賞,給我點廣告,提出中肯的建設性的意見。

我爸曾經也是個詩人,卻為了我禁錮於銅臭硝煙。而唯獨只有我,才能帶著他的文字夢想,仗劍向前。

所以,我格外理解電影中父親對女兒做的一切,一切。

04

最後,電影中不得不談及的一點,便是女性地位。

尤其是在印度這個國家,當所有女性都被安排好了命運相夫教子,一生與柴米油鹽相伴。而父親讓女兒去練習摔跤,無疑讓她們的人生多了選擇與精彩。

這個社會對女性的成見已經太深了,許多人帶著性別歧視的眼光去揣度每一件事。

因為你是女孩,所以不可以,所以不行。這樣的話語已經司空見慣。

可是女性為什麼不能主宰自己的人生?為什麼不能過想要的生活?為什麼不能成為行業裡的翹楚?為什麼不能完完本本地為自己而活?

05

我們常常會感到沮喪,我們常常會覺得懦弱,我們常常會對世界突如其來的失望。

但是,生活就是如此,有波折有困苦有心酸有為難,但我們依然要堅持自我,勇敢地奔赴想去的地方。

你呀,如果有夢想,就要盡全力地去保護它,捍衛它。

那些嘲笑你夢想的人,只是想把你變成和他們一樣的人而已。當人們做不到一件事的時候,他們就會對你說,你也不可能。

我堅信,只要心中有夢想,你就會與眾不同。所以,你不要放棄,你一定也可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