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的農村人包的鹼水粽子常溫可以存放半個月?

PAN20140218YEYEAN

童年時代的農村,每年端午節前一天的下午,母親就會忙著為我們包粽子,包粽子的粽葉都是母親在自家的小河邊的蘆葦上剝下來的新鮮粽葉,用這種粽葉包的粽子吃起來特別香。

以前由於農村條件差,粽子的品種雖然多,但都是素的,和現在不能相比,象蠶豆米粽子,紅豆粽子,蕎菀粽子以及純糯米粽子。

以前雖然沒有冰箱,但粽子存放7一8天不成問題,摻蠶豆米,紅豆,蕎菀的粽子不能存放時間長,是要先吃的,純糯米的粽子先幹放兩天,然後放入缸中,在缸中放入乾淨的河水將純糯米粽子養入水中,一天換一次水,可以吃上7一8天,喜歡吃冷粽子的直接剝開吃既黏牙又有一般清香味,我最喜歡吃冷粽子,上年紀的人一般都是熱後再吃。

以前農村還有帶新女婿吃餿粽子的習俗,五月初五端午節,五月初六,新女婿都會帶上鹹魚兩條(凌翅魚或馬鮫魚),白糖二斤,到岳父家吃餿粽子,都是老傳統,現在都不時尚了。





百花爭春我為先

為什麼農村人包的鹼水粽子常溫可以存放半個月,而城市買的最多2、3天,有什麼訣竅嗎?

端午節快到了,突然想到老家的鹼水粽子,和現在在外面買的粽子一比,簡直完勝。雖然老家的鹼水粽子,什麼餡料都不放,但是味道絕對正宗。現在的粽子五花八門的樣式,反而少了粽子本身的味道,沒有想吃的慾望。

以前老家包鹼水粽子,用草木灰泡水得到的鹼水,然後泡糯米,什麼調料都沒有放,直接包。這樣煮出來的粽子保留了糯米的原滋原味,想起四溢,口感黏牙,外觀晶瑩透亮,看著就有食慾。

那麼農村的鹼水粽子一般能放多久不壞呢?

我們都知道粽子是端午節的時候包的,正值夏季比較熱的時候,這種悶熱的天氣,食物很容易腐敗變質。現在買的普通粽子,如果放在常溫下,不放冰箱,估計最多隻能保持2,3天。但是我印象當中,以前老家包的鹼水粽子可以存放半個月都不會壞。

原因可能有以下兩點:

一、材料簡單。這其實和粽子本身的材料質地以及存放方式有關,以前的鹼水粽子不添加任何多餘的材料,沒有防腐劑,連鹽都不放,只是添加天然的草木灰鹼水混合糯米。就是這種簡單的製作方式,讓粽子即使在大熱的夏天依然可以存放半個月不壞。

二、存放方式。農村人以前粽子都是一串一串的,每個粽子上留有很長的繩子,每串大概有十幾個粽子,這樣做其實是有講究的。粽子煮熟之後,成串的粽子將會被掛在房屋最陰涼通風放地方。這樣一來,一定程度上可以揮發掉粽子中的多餘水分,是粽子的口感更佳緊實有嚼勁,放在陰涼通風的地方也可以防止細菌滋生。

通過以上兩種特點的結合,使得農村鹼水粽子在常溫下,比普通粽子的保存期限更加長,風味更佳獨特。

更多三農資訊,敬請關注[少三番],謝謝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