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尚可喜畫像看清朝官制服飾

李 理 Li Li

從尚可喜畫像看清朝官制服飾

圖1 《清 設色尚可喜畫像》軸

尚可喜,是清初時期著名的“三順王”之一。因其在後金天聰八年(1634年)率部歸順,參與開國征戰,榮立赫赫軍功,而於崇德元年(1636年)恩封“智順王”爵位,屬漢軍鑲藍旗。清入關後,他奉旨率軍鎮壓農民起義軍;又隨孔有德平定湖廣等地。順治六年(1649年),改封“平南王”,之後,他統軍攻佔廣東地區,並率部駐守該地,為清朝建國和定鼎天下做出貢獻。

尚可喜作為清初時期的開國功臣,不僅在有清一朝享受朝廷恩惠,受到尚氏家族尊崇,因其是清史上的著名人物,長期以來一直為學術界、博物館界所重視,不僅有多篇專文對其作專門論述,他的畫像也被一些博物館所珍藏,至今在瀋陽故宮博物院、鞍山市博物館等文博單位均有收藏。

瀋陽故宮博物院所收藏的《清設色尚可喜畫像》,保存完整,品相完好,為我們研究尚可喜身世以及清朝宮廷服飾提供了重要依據。本文根據瀋陽故宮所藏尚可喜畫像,對清朝官制服飾試作對比研究。

瀋陽故宮博物院所收藏的《清設色尚可喜畫像》軸(圖1),畫作為絹地錦裱,全高357、寬154釐米,畫心縱226.5、橫125釐米。畫像上部制有泥金詩塘,記述尚可喜一生事蹟。全幅以工筆重彩畫法,細緻描繪尚可喜寫真像,他頭戴朝冠、身著朝服,右手微持胸前的朝珠,左手輕撫於腿,安然端坐在虎皮交椅之上。

本幅畫作與其他存世的尚可喜畫像一樣,應是清朝中晚期由尚氏族人根據早期原本摹繪而成,用於海城尚王祠和各支族人祭祀、供奉。

從尚可喜畫像看清朝官制服飾

圖2 清乾隆朝《欽定大清會典圖》所繪“親王夏朝冠圖”

從尚可喜畫像看清朝官制服飾

圖3 《清設色尚可喜畫像》所繪尚王所戴朝冠,與清宮定式完全一致

從畫像本身來看,尚王正襟危坐,面帶慈祥,穿著清朝定製的夏季朝服,且其式樣嚴格遵守宮廷定製。那麼,尚可喜作為一代親王,他所穿用的服飾究竟是什麼名稱?又符合哪些清朝定製呢?

其一,尚王所戴冠帽為“親王夏朝冠”。

據《大清會典圖》記載,親王夏朝冠樣式為:“織玉草或藤絲、竹絲為質,表以羅;緣石青片金二層,裡用紅片金或紅紗;簷敞,上綴朱緯,內加圈;帶屬於圈;前綴舍林,飾東珠五,後綴金花,飾東珠四”,“頂金龍二層,飾東珠十,上銜紅寶石;梁二,在頂左右;簷下兩旁垂帶,交項下。”①

清乾隆朝《欽定大清會典圖》所繪“親王夏朝冠圖”(圖2)①印證了文獻記載的各項。

由尚可喜畫像來看,其所戴冠帽完全符合清夏朝冠樣式,是典型的清宮定式:總體為寬簷外敞式,帽體以玉草或藤、竹絲編制,上覆淺白色織物,邊沿包裹石青片金緣;帽裡為紅紗質,內加帽圈和左右繫帶(帶應藏於帽內);帽上覆綴厚厚的紅纓緯絲,帽前部安有金質舍林,上飾5顆東珠;後部應安有金質金花(因在帽後,在畫上不可見),上飾4顆東珠;帽頂高聳,飾金龍二層,上飾10顆東珠(因有頂飾遮攔,畫上僅見8顆東珠),頂部銜一大顆紅寶石。

其二,尚王所穿服裝為“親王夏朝服”。

據《大清會典圖》記載,親王夏朝服樣式為:“色用藍及石青”,“披領及袖俱石青,片金緣”,“繡紋:兩肩、前後正龍各一,腰帷行龍四;中有襞積;裳行龍八;披領行龍二;袖端正龍各一;下幅八寶平水”。②

《清設色尚可喜畫像》所繪尚王所戴朝冠,與清宮定式完全一致(圖3)

由尚可喜畫像來看,其所穿夏朝服基本符合清夏朝服樣式,是典型的清宮定式:兩肩之上披帶著滿洲特色的披肩領,服裝和披肩領全部採用石青色質料,服飾邊沿飾以片金緣;在上衣兩肩和前後胸部,各繡1條正龍紋(畫上僅見3條正龍紋,後背龍紋因身體遮擋而未見);腰帷繡4條行龍紋(畫上腰部僅見2條行龍紋,後腰另2條行龍紋因身體遮擋而未見);腰部制有襞積,暗織龍紋;下裳底部繡8條行龍紋(因身體遮擋,畫上僅見前面4條行龍紋);披肩領上繡2條行龍紋;左右馬蹄袖各繡1條正龍紋。與清朝典籍記載唯一不同的是,在服裝下幅處未繡“八寶平水”。但由乾隆朝所刊印的《大清會典圖》來看,其親王夏朝服下幅亦未繪製八寶平水,概因典制與實物製作存在一定差異所致(圖4)。

其三,尚王所配帶的朝珠和朝帶,為“親王朝珠”和“親王朝帶”。

據《大清會典圖》記載,親王朝珠與皇子至文官五品、武官四品以上官員所用朝珠同式,均為108顆佩珠,左右制有3串紀念,後面制有背雲,另附大小墜角;材質各隨喜好所用,只是不得采用東珠(東珠限於皇帝、皇后使用);佩絛用金黃色。由尚可喜畫像來看,完全符合清宮定式,採用的材質為紅珊瑚、綠松石和青金石、珍珠等,造型固定且標準(圖5)。

從尚可喜畫像看清朝官制服飾

圖4 清乾隆朝《欽定大清會典圖》所繪“親王夏朝服”

從尚可喜畫像看清朝官制服飾

圖5 清乾隆朝《欽定大清會典圖》所繪“親王朝珠圖”

從尚可喜畫像看清朝官制服飾

圖6 清乾隆朝《欽定大清會典圖》所繪“親王朝帶圖”

親王朝帶與皇子朝帶同式,在腰帶上配以4塊金質銜玉方版,每版之上飾4顆東珠,版中央另飾1顆貓睛石(俗稱貓眼石);腰帶及左右佩絛均用金黃顏色;左右帶帉為藍色,下部略寬並形成銳角,配有典型的滿洲荷包、解食刀等飾物。由尚可喜畫像來看,也大體符合清宮傳統定式(圖6)。

總之,瀋陽故宮博物院所藏《清設色尚可喜畫像》看似簡單,卻用真實記錄的方式,為我們完整展示了一幅清朝貴族的服飾寫真圖。至今,許多人已不瞭解清朝宮廷所制定的嚴格服飾制度,對各類服飾的稱謂亦不知曉,甚至完全不知道服飾制度曾經是封建社會人與人之間最重要的等級標誌。因此通過這幅畫作,我們不僅可以研究清初功臣尚可喜的相關史事,還獲得了一件十分珍貴的古代服飾教材,通過畫作使我們能重新解讀清朝宮廷服飾定製,並由此引發我們對傳統服飾的興趣和認識。這也正是當代博物館的價值所在——以珍貴館藏文物,為後人提供瞭解、學習和研究古代歷史與文化的實物例證,使人們更加珍惜古代傳世文物,也更加熱愛優秀的傳統文化!

註釋:

①清乾隆朝《欽定大清會典圖》卷六十一,冠服五。

②清乾隆朝《欽定大清會典圖》卷六十一,冠服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