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華:上演“白富美”嫁給“窮小子”的新傳奇

當今時代,正如一句流行語所言:“沒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有些顛覆性的劇本你可能甚至看不懂,因為你可能壓根就沒想到!

比如“白富美”嫁給“窮小子”這樣的傳奇劇本,過去出現在銀幕上,現在居然出現在湖南省最南邊的一個“老、少、邊、窮、庫”的小縣城裡。

這個縣城名字叫江華,是湖南省的一個瑤族自治縣,一個天生條件“缺陷”嚴重的小山城,在6月13日至14日的一個史無前例的高規格會議上被正視、被唏噓、被震撼,原來是因為其用自己的軟環境贏得了“資本爺爺”的大青睞!上演了真實版的“白富美”嫁給“窮小子”傳奇。

這個會議的名字叫做全省優化發展環境現場推進會。引來包括湖南省委書記杜家毫、省長許達哲在內的14位省級領導,62位省直有關單位負責人,14個市州、122個縣市區黨政主要負責人組成的高規格陣容,從長沙乘高鐵到永州,再換乘綠皮火車到江華,實地觀摩、學習、開會。

江华:上演“白富美”嫁给“穷小子”的新传奇

辣麼問題來了,“窮小子”怎麼追上“白富美”,其他人也能學嗎?這才是問題的癥結。觀潮君現在便帶你走進這個神奇的“愛情故事”。

我窮,但我不甘於窮一輩子

江華,處於湘、粵、桂三省區結合部,距離省會長沙460公里,地理位置偏遠。早在2001年,即被確定為國貧縣。

江華家庭出生並不好,在全省縣市區面前,是典型的“貧困生”。然而這位“貧困生”並沒有讓窮成為自己奮鬥的障礙,在全省發展環境優化競賽中脫穎而出,成了分量很重的這一科裡妥妥的學霸。

為何說這一科分量很重?發展離不開項目,項目離不開環境。如果發展環境優化好了,就如同栽下了一棵高大的梧桐樹,遠方的鳳凰會不遠千里飛來棲息。

江華,天生稟賦並不佔優,區位條件差,區內礦產等資源也不豐富,恰如一位祖輩沒留什麼遺產的“窮小子”,相對於那些含著金鑰匙出生的富家子弟,他在起跑線上要落後別人很多。

湖南為發展實體經濟,把今年定為“項目建設年”。建廠、修路、開公司,無論搞什麼項目,都是要真金白銀投入的。江華家底薄,沒什麼錢搞項目,只能靠引進外來資本。可資本天生具有逐利性,“白富美”只會選擇嫁給“高富帥”,“窮小子”如何得到“白富美”的芳心?

故事講到這裡,很多人可能會搖搖頭,癩蛤蟆想吃天鵝肉畢竟不現實,江華還是死了這條心吧?可是,不引進資本搞項目發展經濟,就會一輩子窮下去。江華,沒有順從世人的偏見,開啟了優化營商環境的涅槃之路。

這裡是革命老區,就給予投資者以紅色基因傳承者最赤誠的熱情;這裡是少數民族自治地區,就給予投資者最樸實無華的瑤式服務;這裡是陸地邊境地區和欠發達地區,就給予投資者母親式的貼心呵護,快速、便捷的解決客商在江華投資生產的一切障礙和憂慮。

“白富美”真的就嫁給了“窮小子”

江华:上演“白富美”嫁给“穷小子”的新传奇

“白富美”被江華的走心追求感動了。

2017年6月26日,在前期大量考察對比的基礎上,位於深圳的貴德集團正式與江華縣政府簽約,入駐江華高新區。12月3日,貴德光電產業園項目正式投產。從簽約、開工到投產,用了僅僅150天。貴德集團董事長喻貴感慨道:“可別小看了這150天,要知道按常規流程走下來,要將近兩年。”

這兩年來,江華高新區引進了包括貴德集團在內的20來個投資過億元項目,大多數半年左右便達產。

觀潮君帶大家看看“白富美”嫁給“窮小子”的心路歷程。在東莞和深圳見一個村支書都不容易的湖南盛華達電池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呂中華,卻被江華縣領導四顧茅廬,盒飯都沒吃過一次,他直接感受到了受重視、被尊重。要問江華明意湖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洪梅為何選擇在江華投資建廠,她直言是江華致力優化發展環境給了她非常大的底氣,這是無形的肯定、支持與鼓勵。

省內其他先進地區的縣(市區)對江華這位追趕者表示欽佩與讚許。長沙經開區黨工委書記、長沙縣委書記曾超群說:“在江華這種交通、區位、產業、配套和長沙縣有一定差距的地方,招1個億投資項目的難度,也許要難於我們招10個億,乃至20個億的投資項目的難度。所以他們這種持之以恆,一心一意的精神,讓我非常感動,也讓我受益匪淺。”益陽市資陽區委書記陳靜彬說:“能夠在一個這麼偏遠、基礎條件比較差的地方都能作出這麼好的產業和企業,這麼大力度的抓項目,值得我們每一個縣市區學習。”

江華以自身拼搏經歷,給世界餵了一口濃濃的勵志雞湯,觀潮君相信喝過這口雞湯的人都會回味無窮,並從中汲取奮鬥的勇氣和動力。

江華,你的逆襲給別人上了怎樣的一課?

江华:上演“白富美”嫁给“穷小子”的新传奇

6月11日至12日,李克強總理在湖南考察時指出,當前,面對激烈競爭,承接產業轉移不能靠比優惠政策,而要靠比營商環境。他勉勵湖南深化“放管服”改革,以優良的政府服務激發市場活力,爭當承接產業轉移的領頭雁。

正如總理所說,江華正是在營商環境優化上,通過自己的努力逆襲了,才換來如今被投資者所青睞的成就。

6月14日,全省優化發展環境現場推進會上,杜家毫說,優化發展環境關鍵在人、關鍵在幹部。幹部擔當作為,就是最好的發展環境。他要求旗幟鮮明地為敢闖敢試、埋頭苦幹、擔當作為的幹部撐腰鼓勁;注重增強幹部“善為”“會為”的能力,著力提升服務質量、服務效率和服務效果,堅持依法依規辦事、誠信辦事,做到不越底線與紅線,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係。

許達哲在總結湖南省優化發展環境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差距後指出,好的發展環境才是最優惠的政策,才是最有利於企業壯大、成長的“原生態”。要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把著力點放在優化軟環境上,放在服務一二三產業發展上,放在為企業提供高效服務上。

近年來,湖南圍繞大力振興實體經濟,營造良好發展環境取得了積極成效。截至2017年底,在湘投資的世界500強、中國500強、民營500強分別達到167、226、88家。今年1至5月,全省新引進500強企業3家(偉創力、東旭集團、中南控股集團),新增500強企業投資項目54個,總投資1617.5億元。

成績要肯定,不足需重視。觀潮君認為,江華這種先天條件不足的地方,尚且能做出這樣好的成績,其他條件更好的地方還有什麼理由懈怠?

還是那句話,栽下梧桐樹,引得鳳凰來。前兩年,杜家毫強力推動的湖南“135”工程,實際上已經為我們給出了最好答案:築巢引鳳、拎包入住,縮短流程、心想事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