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說宋代汝州青窯器和汝瓷的關係

關於汝州青瓷和汝瓷的關係,我們大多數人對汝瓷的定義是指北宋末年,為北宋皇室燒製的御用青瓷叫汝瓷,認為燒製歷史只有短短的20幾年,所以特別珍貴稀有。但事實可能並非如此,從南宋周輝《清波雜誌》有“汝窯宮中禁燒,內有瑪瑙末為釉,唯供御揀退,方許出賣,近尤難得”的記載,汝瓷是供御瓷,供御揀選之後,是可以流入市場銷售的,並非是北宋官窯,所以認為汝瓷只燒了20幾年的定論是不存在的。從現如今河南汝州古窯址的考古發掘可以看出,汝州青瓷其實是北宋河南地區一個非常大的窯系,它的出現,發展,鼎盛到消亡有一個完整的燒造歷史,且御供趙宋皇室的汝瓷只是汝州青瓷中的佼佼者,並不僅僅只有短短的20幾年,而是從北宋中期至北宋末至少也有百年左右的貢御歷史。

在北宋初年汝州開始燒製青瓷,經過北宋中期的發展,北宋末的鼎盛,再到宋金戰亂,金元復興而後失傳。在北宋汝州境內,青瓷燒製的古窯址有很多,最有名的就是段店窯,清涼寺,張公巷,東溝窯,臨汝窯等。如果我們把汝州青瓷分為官汝瓷和民汝瓷的話,從出土汝州青瓷的質量看,魯山段店窯,清涼寺,張公巷所出青瓷最質精工美,也最有可能是當時供御皇室的汝瓷窯口,所出青瓷的品質也最接近並高於館藏的拍賣的傳世汝瓷。

在唐代,汝州境內已有著名的魯山段店窯,段店窯以生產唐代花瓷出名,但在其古窯址發掘中發現了宋代汝州青瓷的遺蹤,從窯址的遺存中,所出青瓷,與清涼寺汝瓷特徵極為相近,從風格和工藝看兩者之間一脈相承。

閒說宋代汝州青窯器和汝瓷的關係

段店窯出土宋代青瓷殘片

閒說宋代汝州青窯器和汝瓷的關係

段店窯出土宋代青瓷殘片

閒說宋代汝州青窯器和汝瓷的關係

段店窯出土宋代青瓷殘片

閒說宋代汝州青窯器和汝瓷的關係

段店窯出土宋代青瓷殘片

閒說宋代汝州青窯器和汝瓷的關係

段店窯出土宋代青瓷殘片

閒說宋代汝州青窯器和汝瓷的關係

段店窯出土宋代青瓷殘片

從出土瓷片和殘瓷看,段店青瓷為石灰釉,有天青、粉青、灰青、灰白、豆青、月白、卵白、青綠等,釉色豐富,釉面光亮,玻璃質感強,釉的流動性較大,也有的釉質肥潤如龍泉,頗有玉質感和失透感。胎色有土黃、白、灰白、深灰,多以灰白為主,少數香灰胎,胎質細膩堅實,瓷化程度高,部分胎土加工之精細程度極其罕見,產品燒成溫度應高於1250攝氏度。器物多采用支燒或墊燒,支燒產品支釘痕與清涼寺汝窯相類,圈足外撇幅度較小,墊燒產品多以直圈足為主,修足乾淨利落,極為講究。釉面大部開片為細小網狀紋片、魚鱗片,有的是大橫紋、冰裂紋,甚至還遍佈細小棕眼,有的並無開片。這些器物製作規整、有些施釉前先行素燒,工藝水平一流,製作非常考究。其中有些器型獨特,似仿製早期青銅器樣式的祭祀禮器,出土有不少帶有龍紋的大型器物標本,種種跡象表明其性質可能為官府定製或像清涼寺汝窯一樣的民窯“貢御”瓷。

閒說宋代汝州青窯器和汝瓷的關係

清涼寺出土青瓷片

閒說宋代汝州青窯器和汝瓷的關係

清涼寺出土青瓷片

閒說宋代汝州青窯器和汝瓷的關係

清涼寺出土青瓷片

閒說宋代汝州青窯器和汝瓷的關係

清涼寺出土青瓷片

寶豐清涼寺窯址,總面積達70萬平方米,是一處燒製時間比較長的窯址,從考古出土的窯址堆積層看,在北宋初年就開始燒製,一直到元代。在清涼寺窯址的北部,據考證有宋代汝官窯遺址,面積約4800平方米左右,在宋神宗時設立,大概在政和年間被徽宗自置官窯取代。由此確定汝窯由兩部分構成,一部分為宮廷燒製的瓷器,燒製時間短,量少質精;另一部分為民間燒製的瓷器,燒製時間長,數量大,質量也不錯。確定清涼寺是汝官遺址的原因是,1987年在清涼寺出土了較為完整的汝瓷,與傳世汝瓷完全相同,同時發現此宋代地層幾乎全是御用汝瓷,出土15座汝瓷窯爐,大量的汝官瓷片和窯具。當然這結論還是有疑問的,如果館藏傳世的汝瓷不是汝官窯器,是否也說明清涼寺發現的未必就是汝官窯遺址呢?其實綜合看館藏汝瓷和有記錄的汝瓷交易,對比考古出土瓷片的質量,我個人認為這些傳世汝瓷品質大多更傾向於民汝瓷,因為以當時的汝瓷製作技術來看,北宋官汝的品質應該更好。就此後張公巷遺址出土的汝州青瓷的品質就更勝清涼寺。

閒說宋代汝州青窯器和汝瓷的關係

張公巷出土青瓷片

閒說宋代汝州青窯器和汝瓷的關係

張公巷出土青瓷片

閒說宋代汝州青窯器和汝瓷的關係

張公巷出土青瓷片

閒說宋代汝州青窯器和汝瓷的關係

張公巷出土青瓷片

閒說宋代汝州青窯器和汝瓷的關係

張公巷出土青瓷片

從張公巷所出的青瓷殘片看,張公巷青瓷以薄胎薄釉為主,製作極精,釉色淺淡,可分為卵青、淡青、灰青、青綠等,釉面玻璃質感強。胎骨以粉白、灰白為主,潔白和淺灰的不多,胎質細膩堅實,斷面光潔,燒結瓷度更高。器物多采用墊燒,也有少量支燒。器底支釘分三、四和五枚,支釘痕呈圓形小米粒狀,斷面色白而規整。器物以直圈足為主,外裹足的很少,個別似圈足外撇又不太明顯,特別的是張公巷青瓷大多為圈足上刮釉並同時使用支釘支燒,平切修足極精細,而碗、盤和各種瓶類器物的圈足上常見透明釉露胎。開片呈現魚鱗狀及密集的冰裂狀,釉汁淳厚明豔。從品質上看明顯優於清涼寺的青瓷。

閒說宋代汝州青窯器和汝瓷的關係

長物鑑所藏汝瓷天藍釉魚形小件

閒說宋代汝州青窯器和汝瓷的關係

長物鑑所藏汝瓷天藍釉魚形小件

收集最接近北宋汝官窯瓷的各個窯口遺址所出瓷片分析,北宋中期汝州已經開始燒製供御皇室的日用青瓷和祭祀用青瓷,汝官窯源於汝州青窯器,北宋中期汝州青窯器的精品已被皇室選用,此時的汝州青瓷燒製以裹足芝麻支丁燒製,高圈足,圈足外撇,帶有唐及五代金銀器的造型特點,比較典雅,用石灰釉,玻璃質,釉面較通透。北宋中後期,在民窯的基礎上出現了專為皇室燒製御供瓷的窯址,由於為皇家制器,不惜工本,有“青如天,面如玉,蟬翼紋,晨星稀,芝麻支丁釉滿足”特徵的汝瓷才真正出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