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企業佔領世界盃,滬指創20個月新低

中國企業佔領世界盃,滬指創20個月新低

近4成居民預測下季度房價上漲

6月15日,在全國50個城市進行了2萬戶城鎮儲戶問卷調查,結果顯示:第二季度88.6%的居民認為收入增加或基本不變;居民就業預期指數為52.3%,比上季下降;居民對下季度物價預期指數為61%,比上季上升。

而在房價上,36.5%的居民預期“上漲”,44.7%的居民預期“基本不變”,8.5%的居民預期“下降”。此外,關於未來3個月準備增加支出的項目,23%的居民選擇購房。(央行)

|點評|這個是央行一直在做的統計,相對來講客觀性還好的。讓人大跌眼鏡的不是多少人看漲房價,而是23%的人未來3個月準備買房這個調查結果。這或者說明,許多人認為再不買房,今後房價更高。還有就是因為搖號,不少人都準備把“房票”變現。不過,這個數據和上季度的差別不大,這也說明,購房越來越成為一種剛需。

歐盟向美國徵收報復性關稅

6月15日,歐洲央行宣佈今年末將退出QE(量化寬鬆),但卻出乎意料地將加息時間推後,稱“今年夏天前不會加息”,這導致全球金融市場巨震,新興市場貨幣紛紛下跌。

此外,歐盟成員國一致支持針對美國價值28億歐元的進口產品徵收報復性關稅,以回應此前美國針對歐盟徵收鋼鋁關稅。報道稱,此項決定有待歐盟委員會批准,歐盟委員會下一次會議將在6月20日召開。以上宣佈的措施預計將在6月底或7月初開始實施。(綜合澎湃新聞)

|點評|自G7峰會上,特朗普宣佈對德國等盟友徵稅,默克爾攜其他國家領導人“圍攻”特朗普之後,美國與歐盟的關係開始變得敏感。既然特朗普不肯改,那麼對美國徵收關稅是肯定的,而歐洲央行不跟美聯儲加息的決定也在預料之中。

不過,今年以來,由於歐元區政治局勢緊張,再加上經濟形勢不明朗,這些客觀因素會對歐盟國家產生持續不利的影響,這是歐盟、歐洲央行無論做怎樣的決定都很難改變的事實。

中國企業拿下世界盃7個贊助商名額

6月15日消息,2018俄羅斯世界盃在莫斯科開幕,中國贊助商從四年前的1家(二級)增至7家,分別為萬達(一級)、海信、蒙牛、vivo(二級)、雅迪、指點藝境和帝牌國際(地區),覆蓋三個贊助級別,贊助商數量創歷史新高。

據市場調研公司Zenith統計,中國企業在本屆世界盃期間的廣告支出達8.35億美元,高居第一。這一數字是美國4億美元的兩倍,更遠超俄羅斯的6400萬美元。(北京商報)

|點評|作為世界第一大運動,足球在全球體育當中的影響力無與倫比,而四年一度的世界盃,不僅是場上球員們的較量,而且也是場邊廣告商的廝殺。中國企業能在如此重要的賽事拿下7個名額,這本身已經是對企業實力的一種肯定。看來,我們只能以這種方式佔領世界盃的舞臺了。

AT&T閃電收購時代華納

6月15日,當美國反壟斷機構宣佈不再試圖干預後,AT&T僅兩天就完成了斥資850億美元收購時代華納的交易。2016年,AT&T提出收購時代華納時,曾遭到特朗普批評。

雖然AT&T完成了收購時代華納的交易,但美國司法部仍然可以在60天內對裁定提出上訴。資料顯示,AT&T收購時代華納是全球電信、媒體和娛樂行業的第四大交易,也是所有行業的第12大交易。(鳳凰科技)

|點評|850億美金,AT&T收購時代華納的交易已經引起了全球娛樂傳媒行業的鉅變。但從長遠來看,收購事件更大的意義在於,為美國本土行業巨頭之間的併購開了先河。

在得知美國法院放行上述交易後,康卡斯特立馬加價對21世紀福克斯的收購金額,擺出一副勢在必得的樣子。不過,巨頭的兼併戰是不是好事情?壟斷與轉型之間到底有沒有界限?這些問題都需要打上問號。

瑞幸咖啡完成A輪投資成為獨角獸

6月15日消息,新零售咖啡連鎖品牌瑞幸咖啡目前已完成 A 輪融資,規模為2億~3億美元。融資完成後,瑞幸咖啡估值超過10億美元,邁入獨角獸公司行列。

對此,瑞幸咖啡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對融資相關事宜暫不評論,會擇期披露具體信息。”截至5月,瑞幸咖啡已裝修完畢可以營業的咖啡店數量為525家。(長江商報)

|點評|靠著“碰瓷”星巴克成名的瑞幸咖啡,在成立的半年裡非常高調,當然也收穫了不小的流量。縱觀商業社會歷史,通過叫板競爭對手來獲得成功的例子不是沒有,百事可樂當年就是不停地懟可口可樂,才漸漸獲得與之相匹配的地位。

不過這種先例還是太少了,而且前提是你自身的產品得夠好才行。而從身邊消費者的反饋來看,瑞幸咖啡並沒有達到這樣的水準,這或許也是瑞幸為什麼在傳出融資消息期間比較低調的原因。

碧桂園進軍現代農業

6月15日,碧桂園在佛山總部宣佈,正式進軍現代農業,成立碧桂園農業控股有限公司。碧桂園同時表示,即將與“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以及開研資本有限公司合作,共同推動第三代雜交水稻的研究和推廣。

碧桂園方面稱,將引進現代化農業科技、農業生產管理模式,並將在現代化農業機械和現代化種業等方面進行探索,構建包含現代化農業、人工智能智慧農業、物聯網鏈接的生產流通全過程。(澎湃新聞)

|點評|有人說,碧桂園這是不務正業,但實際上,房地產商轉型做農業的案例並不少見,此前綠城、中糧等房企就開始試水“農業+地產”的戰略模式。不過,房地產和農業的商業邏輯還是差別很大,投資失敗的案例也有。

目前中國農業的整體水平並不發達,這使得農業有巨大的發展潛力。尤其是在“鄉村振興戰略”的刺激下,不僅是房地產,像互聯網等行業的巨頭也直接舉資殺進農業市場,這會是未來一段時間的大勢所趨,不必太過驚訝。

A股上市公司幾乎無股不押

Wind數據顯示,截至6月14日,A股3526只個股中,有3496只股票存在股票質押的情況,而沒有質押的股票僅有30只,可謂“無股不押”。從質押規模來看,被質押的股票部分市值約為5.81萬億元,佔A股總市值的9.9%。

另外,還有數據顯示,控股股東累積質押數量佔持股比例超過70%的有772只股票。其中,有425只個股的控股股東累計質押數量佔持股比例超過90%;更有100只個股的控股股東累計質押所持股份數量佔持股比例達到100%。(澎湃新聞)

|點評|雖然董高監們質押股權是一種正常的行為,可以幫助上市公司解決融資問題,但質押也得有個界限,不能一味地拿股權換錢。尤其是控股股東,若質押的比例過高,併發生看平倉風險,肯定要波及到上市公司,參考前幾天華誼兄弟股價暴跌的新聞便知。

近段時間以來,內地資本市場黑天鵝不少,那麼多企業高比例股權質押,也可以算是其中之一了。考慮到目前市場的經濟環境並不好,這樣的問題很有可能繼續被放大。

週五滬指創20個月新低

6月15日滬深股指早盤雙雙低開後震盪下行,深成指失守10000點大關,滬指打響3000點保衛戰,盤中最低觸及3008.73點,創逾20個月新低。午後,鋼鐵股、券商股等直線拉昇,煤炭股再度走強,滬指險守3000點。

截至收盤,上證綜指收報3021.9點,跌幅0.73%;深證成指收報9943.13點,跌幅1.4%;創業板指收報1641.66點,跌幅1.89%。(第一財經)

|點評|昨天若不是煤炭、銀行和地產股午後護盤,滬指3000點的城門恐怕真有可能失守。而在指數已經跌到3000點的時候,市場上開始傳出要反攻的消息。不過目前來看,情況沒那麼樂觀,若沒有特別大的利好消息,短期內A股仍將低位探底,上行的機會不大,但下行的空間也沒多少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