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造成跑步膝的概率是多少?

張亞軍152186007

如果你不注意跑步的方法,不科學的跑步,可以肯定的說,總有一天跑步膝會找上你!

可以說現在大部分的跑者都有或多或少的膝蓋損傷問題,比如說膝蓋拉傷,膝蓋痠痛,十字韌帶損傷,半月板磨損,膝蓋軟骨磨損,這些損傷讓跑者痛苦不堪!



膝蓋是個脆弱的部位,所以在跑步時一定要對他倍加保護!

作為一個跑步多年的跑者,我就來給大家講一講,跑步造成跑步膝的概率有多少?跑步時又該如何保護好膝蓋呢?



跑步造成跑步時的概率有多少?

如果你跑步的方法不正確,那麼你跑步受傷的概率會很大!如果你跑步的方法正確,跑量,跑步的強度適合,你跑十幾年膝蓋也可能一點傷都沒有!

其實正確的跑步方法,適度的跑步運動只會讓我們的膝蓋越來越好!

在適度的鍛鍊下,膝蓋會變得越來越強,而且我們患有膝蓋關節炎的概率也會逐漸的下降!



作為一個跑者,我們又該如何在跑步時保護好自己的膝蓋呢?

1. 一定要適量

任何保護膝蓋的方法都建立在適量的基礎上!如果你跑的太多,任何保護膝蓋的方法都會失效!所以想要讓膝蓋更好,我們最主要的就是要做到跑步適量!

一週鍛鍊三到四次,每次維持在40分鐘之內,跑步的速度不要太快,強度適中,這樣就可以最大程度地保護自己的膝蓋!



2. 跑前預熱膝蓋

跑步之前我們一定要預熱膝蓋!經常跑步的朋友都知道,如果我們在跑前不進行膝蓋預熱,我們的膝蓋跑步時就會發出咯咯的響聲,這對我們的膝蓋健康很不利!

而且不預熱膝蓋,膝蓋裡的韌帶也更容易拉傷!所以我們在跑前一定要做膝蓋環繞,讓關節液充分分泌,讓膝蓋更加的潤滑,減少摩擦!



3. 讓你的腿肌更強

大腿和小腿的肌肉是我們最容易忽視的地方!很多人大腿,小腿的肌肉力量不強,這就會讓我們的膝蓋更加容易受傷!

肌肉就相當於我們身體的保護層,當有外界的衝擊力作用在身體上時,我們的膝蓋就可以吸收這些衝擊力,這對於膝蓋的保護是極其好的!



4. 跑姿是關鍵

跑姿不正確膝蓋更容易受傷,很多人跑步時歪歪扭扭左右亂晃,這會導致膝蓋的受力加大,從而更容易導致膝蓋受傷!

所以跑步時,我們要穩定身體,不要亂動,大腿,小腿要邁開,膝蓋要靈活,這樣可以讓小腿的擺動更靈活,落地時要用腳掌和小腿配合緩衝,不能硬著陸,否則膝蓋會受到巨大的衝擊。



跑步時一定要保護好膝蓋!膝蓋好了我們才能從跑步中收穫健康,讓我們跑者的生涯更長!

獲得更多的跑步知識,您可以點擊上面的頭像關注我!

如有疑問,歡迎評論,我將積極為您解答!


跑者的天堂

膝關節內側疼痛,稱為跑步膝。不過跑步膝的定義很模糊,多半用來統稱常見的跑步障礙,有時也用來指髂脛束炎。這裡所列舉的髕骨軟化症是屬於膝關節內側疼痛的症狀。


膝關節內側疼痛的人,除了有可能過度使用肌肉,還有一部分原因是跑步動作的問題。比如跑步時,背部肌肉(斜方肌與背闊肌)緊繃,大腿前肌肉(股四頭肌)緊繃,腳著地後在腳踩地、大腿前側施力的狀態下用力向下踩。如果能以骨骼支撐這個步態,肌肉就能在這個瞬間得到休息。最理想的狀態是髖關節、膝關節、踝關節平均地分攤壓力。但如果膝關節或腳踝失去彈性,無法吸收衝擊的話,那麼就容易累積壓力到髕骨上。

不需要自我檢查就能發現膝關節內側疼痛,如果症狀惡化,疼痛不止發生在跑步的時候,在走路時也會發生。可以通過改善姿勢,改變以下半身的髖關節與膝關節、踝關節吸收壓力的習慣,將衝擊分散到包含上半身在內的整個身體。


按摩:握住大腿靠近膝蓋的部位,往膝蓋方向按壓。有這個症狀的人,股四頭肌的動作會特別不靈活,因此要把膝關節上部的肌肉按摩當重點。 牽拉股四頭肌:雙手抱膝可以伸展大腿前側的股四頭肌。如果這個肌肉僵硬,就極有可能患有髕骨軟化症。
轉動肩膀:這個動作可以訓練從脖子延伸到背部的斜方肌與背闊肌。尤其是斜方肌上部與中部。做這些動作不要太在意肌肉,儘可能大幅度地轉動。對於適合擺動跑法的人來說,可以通過轉動軀幹溫和地吸收著地時的衝擊。


小冉哥

有人擔心,跑步運動會造成膝關節磨損等膝蓋病。那麼對於膝關節來說,跑步運動到底是好還是不好呢?

越野跑又爬山又下山的情況,確實對膝關節有一定損傷,因為除了自身體重以外,膝關節還要負擔下衝的力量,衝擊會加大對膝關節的損傷。髕骨、半月板、關節面的摩擦加劇,易造成傷害。但是在平路做為曰常運動,科學合理跑步,可以避免對膝蓋造成傷害!

根本就沒“跑步膝”之說

經常跑步,有些人如果感覺到不適,一般就是軟骨損傷、肌腱末端病、滑膜炎等。只要運動量控制好了,姿勢正確,準備充分,跑步很少造成損傷。所有的運動都要適度,量力而行,不要總拿自己跟運動員比,他們每天都在訓練肌肉力量、柔韌性、協調能力、平衡能力等,並都有一個強大的醫療、康復團隊。而我們體育愛好者牢記:運動是給我們的生活增加樂趣和健康的一種非常好的方式,千萬不要走火入魔了。

如跑步後感覺膝關節疼痛不適,就休息一下,暫停運動,休息到疼痛消失為止。如果韌帶損傷,那就得休息3一4個月,“傷筋動骨150”。 很多人認為得了滑膜炎就應該趕快治, 其實滑膜炎只是個結果,不是病因。而去要去治根本,根本是由於其他組織壞了刺激產生的,如果去治滑膜炎,吃滑膜炎顆粒,這都是治標不治本的!

不建議使用跑步機

很多白領,熱衷於辦健身卡,在健身房裡用跑步機,或在家裡購置跑步機,一跑就是一個小時。跑步機最大的問題,在於它是定速的,速度稍微慢一步,就從跑步機上掉下來了。一直按照同一個速度,一跑就跑個把小時,會對膝關節的半月板、軟骨形成震盪損傷。

無傷人跑步佩戴護膝是誤區

運動時護膝最好不戴。只有受傷的人需要戴,我們普通人能不戴就不戴。 道理很簡單,我們必須讓膝蓋去適應外界這個衝擊,膝蓋才能有勁丶才能好。沒有適應的過程,那你就永遠不會提高。

保護膝關節,游泳最好

保護膝關節,當然游泳最好了。跑步、走路也可以,最好不要爬山。 爬樓梯對於正常人來說沒問題,穿高跟鞋對膝蓋非常不好,穿高跟鞋上下樓梯時,髕骨承受的重量可達到體重的7至9倍。常穿高跟鞋與女性髕骨軟化有很大的關係。髕骨軟化是指髕骨軟骨因磨損、創傷引起的退化、變性,表現為膝蓋前方疼痛,按壓髕骨有鈍痛和摩擦感,上下樓時膝蓋疼痛,尤以下樓為甚。 過度肥胖也會損傷膝蓋。

保護膝蓋靠肌肉

生活中,平時多練肌肉力量,也要學會注意休息,練得太多也不好。膝蓋在寒冷的冬天更易受傷,因此冬春季節,還應注意膝蓋保暖。靜蹲尤其是老年人的鍛鍊方法,主要是鍛鍊股四頭肌肌肉力量。 也可以背靠牆,雙足分開,與肩同寬,逐漸向前伸,和身體重心之間形成一定距離,40~50釐米。此時身體就同時已經呈現出下蹲的姿勢,使小腿長軸與地面垂直。大腿和小腿之間的夾角不要小於90度。一般每次蹲到無法堅持為一次結束,休息1~2分鐘,然後重複進行。

從裝備上說,儘量選擇專業的

鞋非常重要,儘量要用專業的鞋,這樣會減少受傷幾率。 技巧上來講,儘量按照標準、專業的動作去訓練,減少運動傷害。 另外,運動前做一些熱身運動、運動後做一些拉伸和放鬆。


京城散客

跑步造成跑步膝的概率不能一概而論,需要根據具體情況分析,先來看看我們通常所說的跑步膝具體指哪種損傷。

一般認為,跑步膝是指跑步後造成的膝蓋損傷,症狀包括膝蓋附近疼痛,尤其是長期保持膝蓋彎曲姿態、下樓或者爬坡時膝蓋疼痛更加明顯。究其原因,是跑步過程中關節承受壓力以及長期磨損所致。

人全身的關節其實都很容易發生各種各樣的問題,而膝蓋由於承受著人體大部分重量,更容易在運動中磨損。其實不只是運動,即便是平時走路都有膝蓋辛苦做功。很多中老年人都有膝蓋問題,這是人體老化的自然現象,足以說明膝蓋從某種角度看是比較脆弱的。

互聯網上有這樣的信息,根據美國《哈佛大學報》刊登的統計數據,每天跑步者的受傷比例為30%-80%。“每天”兩個字就說明了跑步受傷的一定條件。一般來說,跑步受傷的原因包括運動時間過長、強度過大、運動裝備不當、場地不當、跑姿錯誤等。

對於體重大的人士來說,跑步應該儘量避免。體重每超過自身標準體重約一斤,膝蓋就會增加6倍的負擔。一旦超重5公斤,膝蓋就將會增加30公斤的負重,如此一來,膝蓋受傷的概率就大大增加了。

一雙合適的跑鞋、緩衝好的跑步場地以及循序漸進的跑步計劃可以減少膝蓋損傷幾率。正確的跑步姿勢要求身體重心穩,身體不要左右搖擺,膝蓋也不要過於內扣和外翻等。除此之外,保護膝蓋的重要方式是增強膝關節周圍肌肉強度,進行適度的力量訓練可以達到這個目的。


昊體育

其實這個呢,是一個不太合理的問題。就是這個問題有漏洞。那實際上應該這麼說,對於職業運動員或者是要求特別高的,或者比如說,例如每天都堅持長跑的人還存在這樣的問題,對於大多數的老百姓就是比如說一個禮拜就跑了兩三次,甚至就一兩次的人。這個就不稱其為一個問題。因為他不是一種任務,也不是一種就是責任或者什麼東西對於運動員來說,他必須得完成他的跑步的任務,比如說他很疲勞了但他還得跑,這樣才容易出現跑步膝這種情況,這個時候才談得上概率的問題。 我們老百姓沒有這樣的壓力,跑步只是為了鍛鍊身體,完全可以在膝關節不舒服以後就趕緊停下來,把運動量減下來休息休息一般很快膝關節的疼痛就好了,而且這種膝關節疼痛還不代表就一定是得了跑步膝。所以對於老百姓來說,我們一般談不上有一個概率的問題。 也就是說,如果你要求不太高,只是為了鍛鍊的話一般得跑步膝的概率極其低。 在臨床上也很少人有去專門對普通人跑步,做一個得跑步膝的這個幾率的調查,一般都是在運動隊裡才做這樣的調研。 對那種長期跑步很規律強度比較大的,比如說經常馬拉松的人才這樣的調研。所以說,這個問題,其實嚴格的來說,沒有什麼意義,沒辦法給予一個嚴謹的回答。


運動醫學楊渝平大夫
根據2012年的一份報告顯示,17%的跑步運動愛好者都會受到此病的困擾,其中女性發病率62%,男性發病率38%。在跑步的運動員中,女性發病率10%;男性7%。

但是跑步人數在中國井噴式的增長,加之缺乏科學指導,使得跑步傷痛的絕對人數是迅速增多的。公開發表的數據顯示,跑步受傷率從19%-79%不等,具2015年的報告顯示,中國現在有1億人存在跑步膝的問題。

這裡面約有一半人發生過導致其跑步被迫中斷的運動損傷。疼痛複發率很高。據估計,70-90%的人有復發或慢性髕骨關節疼痛。

在醫學術語中,“跑步者膝蓋”被稱為髕骨疼痛綜合徵(PFPS)。每當使用“綜合症”一詞時,就意味著疼痛有許多不同的促成因素。疼痛來自髕骨周圍或下面(膝蓋),可能是由於它不能正確進入凹槽,造成髕骨和股骨接觸面過度的摩擦。


跑步時,身體各部位承受重量如下:

造成疼痛原因如下:

  • 跑姿不正確,錯誤的跑步姿勢萬萬千,正確的跑步姿勢只一個。你天生就會跑,但不一定會跑步!跑步造成的一系列問題,追其根源,大多是因為跑步姿勢錯誤。

正確慢跑姿勢:身體正直稍前傾,步幅輕盈,雙肩放鬆,不要端肩縮脖,膝蓋保持彎曲,腳掌中部著地,保持身體穩定,不要左右上下跳動搖擺。(本文開篇的動畫跑步姿勢就很標準)

  • 膝蓋周圍的肌肉力量薄弱,導致力量不均衡,例如大腿外側延伸的髂脛束(IT)帶緊密,它可以將膝蓋更多地拉向膝外側;或當我們跑步時,我們向前跑,身體前部肌肉(四頭肌)變強,而後背肌肉(膕繩肌和臀肌)變得虛弱。
  • 髖關節和骨盆控制:如果您的骨盆在彎曲膝蓋的同時跌倒在另一側,則可能會導致膝蓋拉傷,並影響肌肉拉動的角度,從而導致問題。尤其是女性,由於女性骨盆的特殊性,因此女性患病危險係數更大。
  • 雙腳不穩:那麼你的膝蓋會有扭曲的傾向。
  • 上面都是常見的風險因素。

有一個實例,劉先生每日跑步12公里上下班,跑了1個月,出現了“跑步膝”的問題-膝蓋外側痛,未就醫,後來停跑並進行恢復性訓練半個月,傷痛症狀消失。

經科學研究證實,當每週跑步距離超過60公里(也就是平均每天超過9-10公里),受傷概率將增加2倍以上。


1、你應該有一雙適合自己的跑鞋

研究表明,跑步相關的運動損傷中,80%以上是不合適的跑鞋造成的。因而,健康跑步的首要前提是你要擁有一雙正確的鞋。不恰當的鞋造成的腳部支撐會造成你膝蓋壓力暴增,進而造成跑步膝。

2、加強下肢的力量訓練(臀肌、股四頭肌),有實驗顯示,只練臀肌和只練股四頭肌相比,只練臀肌的跑步膝患者康復得更快且更持久;或者選擇一名擅長跑步力量訓練的私教,讓他指導你正確的進行力量訓練,是最直接、有用的做法!

3、拉伸是下一個應該成為你日常工作的常規部分。

4、控制跑量,循序漸進,你可以同時穿插進行其他的耐力訓練,例如騎自行車、游泳等。逐漸增加跑步的里程,頻率和強度。

如果不幸你已經出現膝蓋疼痛問題,可對照下圖初步判斷症狀,尋求解決方法,如果自己無法緩解,一定要及時就醫。

注大家跑步千好,唯不傷膝!


YoyoYoga攸攸瑜伽

造成跑步膝的概率主要取決於跑步是的姿勢。那麼怎麼如何避免或者減輕呢?

  1. 調整跑步姿勢。跑步時身體前傾,腳步落點在身體重心稍前,儘量腳步中部落地,前腳掌和後腳跟分擔落地的壓力。



  2. 強化膝蓋四周肌肉群。大腿前側的股四頭肌以及大腿後側股二頭肌。剛開始可以做徒手深蹲以及靠牆靜蹲來強化,發達的肌肉能保護膝蓋。


  3. 其他保護。跑步的鞋子要合適;在跑步前要充分熱身,活動開來;儘量選擇平地跑,在跑破的時候,膝蓋會比跑平地承受更多的力;跑步時膝蓋不適時應該停止跑步;跑完需要進行拉伸,可以熱敷或者泡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