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建設」長城腳下,世界最深高鐵站未來長這樣!

經過多輪修改完善,世界埋深最大的高速鐵路地下站——八達嶺長城站的站房最終建築方案終於掀開了神秘面紗。

「交通建设」长城脚下,世界最深高铁站未来长这样!

京張鐵路,一頭連著歷史,一頭連著未來。曾經的京張鐵路是中國第一條鐵路,由詹天佑主持創設的“豎井開鑿法”和“人”字形線路是大家耳熟能詳的歷史記憶。

未來的京張鐵路是國家“八縱八橫”高速鐵路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2022年北京冬奧會、殘奧會的重要交通配套設施,將於2019年底實現全線通車。

「交通建设」长城脚下,世界最深高铁站未来长这样!

今天的主角,八達嶺長城站是京張鐵路9個站點中唯一一座地下站,車場軌面埋深達到102米,旅客提升高度62米,是目前埋深最大的高速鐵路地下站,也是最複雜的暗挖洞群車站。

正在緊張施工的八達嶺長城站,位於八達嶺景區滾天溝內靠南一側,背倚山丘。西側為長城博物館,東側為配套的餐飲服務設施,地勢東高西低。

「交通建设」长城脚下,世界最深高铁站未来长这样!

從空中俯瞰,八達嶺長城像一條巨龍,橫臥在軍都山口。八達嶺長城屬於明長城最具代表性的區段,位居險峻的燕山山脈,四周山巒重疊,風景秀麗。

「交通建设」长城脚下,世界最深高铁站未来长这样!

因此,站房的設計方案力求與歷史建築和景觀環境相協調,既適度展示交通建築標識性,又充分融合歷史人文和自然景觀。也就是說,即使您站在八達嶺長城最高的烽火臺上往下看,也不會覺得站房突兀。

想要讓一座現代化車站“消隱”在長城腳下並不容易。

從形體構建看,為了減少對八達嶺長城的影響,地面站房的形體充分利用周邊自然地形,採用退臺的方式,主體一層,局部二層向後退。車站首層中間部分留出廣場,二層兩側向內收縮,建築依山就勢,消隱於自然。

「交通建设」长城脚下,世界最深高铁站未来长这样!「交通建设」长城脚下,世界最深高铁站未来长这样!

從立面材料看,牆面肌理由山體向外逐漸過渡,讓建築與山體相融合,建築立面材質以石材為主,主要材料與山體岩石和長城材質接近,顏色質感與長城和周邊自然環境相呼應。

「交通建设」长城脚下,世界最深高铁站未来长这样!

從屋頂綠化看,設計方案也充分考慮了本地氣候和與周邊景物的協調。北方天氣乾燥,延慶又是出了名的風大,所以為了讓植物更好地存活,建築屋面均採用300毫米後的屋頂綠化覆土,引入新技術降低綠植成本。樹種的選擇上也會與八達嶺長城現有植被相協調,不會出現滿山遍黃而此處獨綠的違和感。

從車站規模看,在滿足功能前提下,地上建築規模達到最小。站房功能儘量佈置在地下,通過斜向隧道與地下站臺相連。目前,建築體量控制在9米x30米x80米範圍內,地面站房規模縮減到1998平方米,遠小於同等規格鐵路站房建築規模,建築主體高度6米,局部9米,地面部分拆解為三個體塊,消減體量。

「交通建设」长城脚下,世界最深高铁站未来长这样!

建築與長城相協調的同時,通過立體綠化與山體之間自然過渡形體錯落,互為照應。

站房廣場位於地上三個體塊的合圍之中,構成一個半圍合的過渡空間,增加空間層次。依山一側,利用山體已開挖區域營造下沉廣場,將陽光和綠化庭院引入地下空間,提升地下一層候車大廳的空間質量。

「交通建设」长城脚下,世界最深高铁站未来长这样!

據瞭解,自2016年4月進場以來,八達嶺隧道已掘進7400米;預計今年8月,隧道將成功穿越青龍橋火車站;今年10月底,八達嶺隧道將正式貫通。

為最大限度地減少對長城的擾動,長城站在建設時採用了精準電子雷管減震技術,將震速控制在0.16釐米/秒左右,每爆破一次只相當於在長城上跺一下腳。

建成後,乘京張高鐵從北京城區至八達嶺長城站僅需20分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