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車時,發動機排量怎麼選?是不是越大越好呢?

現在汽車的普及率在中國越來越高,新車、二手車等市場也是在不斷的擴大。那麼在買車過程中,就會有各種各樣的疑問,其中車輛排量的大小就是購車者主要考量的一個參數,購車者普遍的觀點就是排量越大,車輛開起來更快,加速更猛(也許也更有面子)。小排量似乎給人的感覺就是軟綿無力,並且不能給車主駕駛樂趣。事實上是這樣嗎?下面就具體探討一下,給準備購車的人們對汽車排量大小的區別有一個初步的認識,在購車選排量上有所幫助。

購車時,發動機排量怎麼選?是不是越大越好呢?

發動機

首先要為小排量發動機正名,並不是所有小排量發動機的車都代表加速無力,最高速度慢。

為了方便理解上面的話,先介紹幾個重要的概念:

一、最大扭矩是考量發動機出力的指標,可以反映在汽車的加速能力上,即扭矩越大,加速能力越強

二、最大功率(也就是最大馬力)是考量發動機做功能力的指標,可以反映在汽車的最高車速上,即馬力越大,最高車速就越高。最大功率是指當發動機達到某個轉速,發動機就會發揮出它的最大功率,超過了這個轉速,發動機的功率會下降,這時你會聽見發動機在嘶吼,但是車速並不會有多快的提升。

綜上所述:功率可以決定一輛車能跑多快,那麼扭矩就可以決定一輛車提速能有多快。

購車時,發動機排量怎麼選?是不是越大越好呢?

在日常駕駛中,小排量手動擋配合好發動機的高轉速,起步可以很暴力,捨得給油拉高轉速,車子的起步加速完全不慢,不過這樣有點廢車,對發動機的損耗比較大。小排量車在負重爬坡的情況下確實會出現深踩油門速度起不來的情況。但可以通過駕駛技術彌補這一點:提前降檔,拉高轉速,讓發動機處在高功率輸出區間,這樣在坡上踩油門動力會來的很乾脆。

大排量汽車、小排量汽車可以類比大馬拉車、小馬拉車。大排量在通常情況下確實比小排量加速的更快。但是大排量的汽車,更適合在高速,不擁堵的路面上巡航定速的開,那樣可以保持在一個很快的速度,相對小排量車子有更低的轉速,這樣確實比較經濟省油而且噪音小,適合城市與城市間通勤的人。而小排量,在城市中的駕駛更勝一籌,城市裡走走停停,速度基本不超過80km/h,是小排量最擅長的工作區間,而在高速上,小排量需要高轉速高檔位去巡航,相對大排量來說反而更費油而且噪音大。大排量的動力是如潮水般綿延不絕動力,而小排量的動力可能是過早達到上限,動力枯竭,發動機只剩下嘶吼。

還需要考慮車子的用途,如果只是自己代步開開,平時負重不超過300斤,那小排量汽車更划算。如果平時車上經常坐滿人,拉滿貨,那就要優先考慮大排量的汽車,不是說小排量的車子經常坐滿人,汽車拉不動,而是拉動這麼多的人會更“費力”,需要更高的轉速來彌補,可能帶來的就是高轉速的噪音,費油等,所以根據自身的用車需求來選擇不同的排量。

機械性能方面比較,1.5的汽車並不是所有的都很軟綿無力,2.0的汽車也不是一定比1.5的汽車暴力,要綜合的發汽車動機變速箱的匹配、自重、發動機的調教等多方面因素,比如寶馬的減重輕量化。

排量不是決定車子肉不肉的唯一因素。比如摩托車,排量雖小,但加速比大排量的汽車還要更快。

購車時,發動機排量怎麼選?是不是越大越好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