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不到的歷史—游擊戰效果大到你不敢想

我們都清楚從1931年9.18事變開始中國人民進行了14年艱苦卓絕的抗戰,最終以死傷三千萬的代價才獲得勝利。我們還知道國共雙方分別實行的是“以空間換時間”和“論持久戰”的戰略,但你們可能不知道這兩種戰略間的巨大區別。

你想不到的歷史—游擊戰效果大到你不敢想

蔣百里 圖片來自網絡

“以空間換時間”的戰略不像很多人認為的是蔣百里的《國防論》先提出來的,《國防論》更像一本軍事科普文,書中對當時世界其他國家的國防趨勢做了介紹,並聯系歷史和當時中國面對的困難局勢分析中國該如何進行國防建設。

你想不到的歷史—游擊戰效果大到你不敢想

圖片來自網絡

真正提出“以空間換時間”戰略的是白崇禧,白崇禧在1937年“七七事變”後提出了“游擊戰與正規戰相配合,積小勝為大勝,以空間換取時間”的策略。聽起來和“論持久戰”沒什麼區別,但1是隻有大綱而沒有形成更系統完善的理論,也就是沒有可執行性。國軍此後也嘗試過敵後游擊戰,但根本做不到,最終僅僅做到了正面抵抗部分。2是態度的不同,白崇禧的戰略更多的是消極的拖延時間等待國際形勢變化。3是沒有發動百姓,最終國軍的抗戰僅僅是統治者和部分百姓的抗戰。

而“論持久戰”戰略則是1938年提出的,其中1是點明瞭抗戰的持久性和階段性。2是系統性的闡述瞭如何進行持久戰、運動戰、游擊戰,並積極的以此獲得最後的勝利。3是強調百姓參與的重要性並分析瞭如何動員組織百姓進而形成全民抗戰的形勢。4立足於自身,可以考慮國際形勢變化後對我方的幫助,但卻不可將希望完全寄託於此。

你想不到的歷史—游擊戰效果大到你不敢想

圖片來自網絡

兩個戰略都必須放棄部分空間以獲得時間,但關鍵的是獲得時間後幹什麼?要清楚的是如果僅僅是放棄空間節節抵抗,那麼敵人將不斷獲得大片土地、資源、金錢、人口,而我方則相應的減少這些資源。一增一減下,敵我力量對比將更加懸殊,獲得勝利的可能性不斷減低,直至最後失敗。要想獲得最終勝利,那麼前提必須是在以空間獲得的時間內我方力量增長速度超過敵方,更具體來說就是在獲取的時間內使自身力量增長速度超越敵方並儘量阻礙敵方消化佔領區域增長力量。我們看看兩者對此是怎麼應對的?

你想不到的歷史—游擊戰效果大到你不敢想

圖片來自網絡

1以空間換時間:國軍以淞滬會戰和徐州會戰等幾次戰役進行正面抗敵進而達到節節抵抗遲緩日軍進軍速度的目的,並最終在武漢會戰後使日軍喪失了戰略進攻能力,從此中日戰爭進入戰略相持階段。在後方徵召士兵,組織生產,在國際上積極聯繫以獲得美蘇英等國的援助,成果不可謂不大,犧牲不可謂不多。但被佔領土地面積356萬平方公里,佔國土總面積的37.2%,淪陷區人口2.07億,佔全國總人口45%。如果算工業產能或者財政損失更大得多。而成果是國軍數量從抗戰前的220萬,到抗戰結束增長到420萬,軍隊單兵戰鬥能力得到顯著增長,西部工業建設和產能獲得不俗成就。但財政完全崩潰,極低的組織管理能力和在徵兵過程中的種種惡行與國軍高層的貪汙腐敗導致國統區百姓受盡摧殘,民心盡失。

你想不到的歷史—游擊戰效果大到你不敢想

根據地分佈 圖片來自網絡

2論持久戰:八路軍和新四軍以山脈為依託,以廣大農村為根據地對日軍據點進行遊擊戰、運動戰。並在此過程中對根據地重新組織管理、恢復生產建設,動員廣大百姓支持抗戰。使得日軍在佔領區只能對大城市和縣城進行有效統治,出了縣城十里便束手無策。這不但打擊了日軍穩定消化佔領區增長實力的目的,日軍還要額外投入大量資源維持治安、保護運輸線路。日軍不但無法從佔領區獲得財政上的補充,反而要本土不斷投入;不但無法將淪陷區兩億人口完全納入管理增強力量,還在八路軍的游擊戰中不斷損失本身就少的士兵;更使得運輸成本成倍增加,減少了對前線能投送的力量。而我軍數量從戰前的9.2萬人增長到抗戰勝利時的正規軍127萬,民兵上百萬。解放區人口9200萬,佔淪陷區總人口2.078億的44%,解放區面積83.7萬平方公里。

你想不到的歷史—游擊戰效果大到你不敢想

圖片來自網絡

也就是說,以空間換時間的戰略的確達成了,但爭取到的時間內自身力量增長遠遠不及損失的力量。反而因為國軍內部矛盾過多,對基層管理的無能、治理水平的不足而對國統區造成了巨大傷害削減了自身力量,也沒有能夠阻止敵方消化佔領區增長實力。這種戰略是消極的、是被動的,只能延緩自身死亡的速度,而完全看不到依靠自身勝利的可能,只能將希望完全寄託在國際局勢的變化上。

你想不到的歷史—游擊戰效果大到你不敢想

根據地生產 圖片來自網絡

而論持久戰的戰略卻是在淪陷區使得敵方無法消化佔領區增強實力反而額外損失本身力量,更在淪陷區內快速增長自身軍力,獲得人口、資源、武器的補充,使得自身實力增長速度遠遠超過敵方。

兩者的區別還在於是全民抗戰還是部分抗戰的區別,雖然國軍之前喊出了“地無分南北,年無分老幼,無論何人,皆有守土抗戰之責”,但上層和下層之間依然是割裂的,上層對待底層依然持利用、剝削的態度。抗戰僅僅是部分高層和百姓的抗戰,而論持久戰是完全深入敵後,融入百姓、發動百姓、組織百姓進行抗戰,軍民融為一體。

你想不到的歷史—游擊戰效果大到你不敢想

日本投降 圖片來自網絡

當然,本人在這裡並不是要褒一方貶一方,僅僅是分析這兩個戰略的不同和結果。抗戰成果是雙方合作得來的,沒有國軍前線的抵抗那麼我軍的游擊戰和運動戰絕對無法獲得得如此成功;而沒有我軍的游擊戰那麼日軍在消化了兩億人口和資源後將變得無比強大,沒有我軍對日軍運輸線的打擊那麼日軍能投入到前線和國軍對戰的力量將會成倍增長。兩者一正一後互為表裡,缺一不可,共同鑄就了抗戰勝利的成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