跋、跋後再記、續貂三記

>>>跋<<<

一、無相念佛修成後,心中極為踏實。於修行路上不再傍徨,自知行法無誤,自然得力向前。

二、若行者原本學禪而轉修此法者,於第七階段修成時,已有看話頭之能力。此時亦可看話頭;但應僅止於嘗試一至二次即可,仍應以無相念佛及無相憶念拜佛繼續增強工夫至第九或第十階段成功後,再轉回參禪之路。此因無相拜佛唸佛,具有佛菩薩之加持力及自己對佛菩薩之信心,故較易安住於無相念佛之淨念中,而能都攝六根。但參禪看話頭則不然:參禪是自力法門,依賴佛菩薩之加持者較少(事實上亦有加持,而以自力為多,行者悟見自性時自知),所信者是自心。是故參禪者需較強之定力及較細之心神外,尚需更強的自信心,信自己能開悟見性。若行者修成第九或第十階段時,定力與信心俱足,此時轉而參禪,較易生起疑情及進入疑團。此時參禪者仍應具備參禪之知見,應詳閱諸善知識所著禪學著作、禪門典籍等,並應親近善知識學習,可免唐費工夫,乃至誤入歧途。

原本參話頭(尾)者,可參閱虛雲老和尚之開示,便知何謂話頭,如何參法。或參閱本書第一章緒言之說明,自能參禪。則參禪已有入手處,可喜可賀。從此“如喪考妣”,真心參禪,悟入或有可期。

三、若行者一向修習淨土法門,今修此唸佛圓通,得成無相念佛之工夫動靜一如者,必將於某一時節、因緣成熟時,忽於靜中乃至動中生起疑情,參究唸佛。念念欲明“唸佛者是誰?”行者此時不必驚慌,也不可抗拒此疑情。此是大勢至菩薩唸佛圓通章所說“不假方便,自得心開”之契機和初期現象;也正是參禪人所謂的疑情。行者既然生起疑情,只需深入體究“唸佛是誰”之話頭。自行參究之中,因緣成熟,撞著磕著,乃至靜中一念相應,親見自己未生前本來面目,原來不過如此。此即“不假方便、自得心開”。成千上萬禪子之所求而不得者,汝今得之。以先具此動中工夫成就不退故,一旦見性,則悟境不退,斷三縛結,乃至薄貪瞋痴,躋身不退菩薩之列。從此自有見地,禪宗祖師各種淆訛公案,多數能會。並於日常生活中及修學佛法、閱讀經典、及解脫境界,得到許多功德受用。此即禪淨雙修,由唸佛而入理。此中功德受用,說之不盡,已非本書所欲敘述之範圍。僅此略示,欲冀行者欣求之心爾。此時便知道信禪師為何說道:“常憶念佛,攀緣不起,則眠然無相、平等不二。入此位中,憶佛心謝、更不須徵,即看此等心,既是如來真實法性之身,亦名正法,亦名佛性,亦名諸法實性實際,亦名淨土,亦名菩提、金剛三昧、本覺等。”

四、行者不論是參禪入理或唸佛入理,見佛性後均應參訪真見道人,免將妄覺誤作真覺,乃至將定境誤作悟境。此微細處,務必留意。否則,他時異日,無常來時,如蟲御木,後悔莫及。

五、末學乃一無名小卒,教界之人與事、二俱生疏,默默無聞。今欲以籍籍無名之蕭平實三個字,來推廣此一難信難入之甚深法門,而闡明唸佛圓通入門之實義,雖具方便善巧以向行者;猶恐信者不多,能依文修持者更少。若能信受此說、依文修持者,我信此人多生學佛、信根淳熟、善根深厚,不久必能修成無相念佛工夫。

六、末學修禪,雖有少許境界,而所得淺薄,猶需潛心修持,因此不能到處演述。行者閱後若仍未解,可於佛前懺悔過罪,勤修三福淨業,時時用意思惟。亦應護持佛教弘法機構、流通本書等。並虔誠於佛前發願:生生世世行菩薩道、度化眾生;若此法得成,願推廣此法,幫助眾生修成此法,同沾法益。然後祈求釋迦牟尼世尊、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等慈悲加持。自己亦應再三詳細閱讀思惟,日日練習無相憶念拜佛,細心體會。罪障漸消,自然得會,受益無窮。對於無相念佛之知見及入門之善巧方便,末學已於書中反覆說明。可謂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幾已至婆婆媽媽的地步了。深望行者自行領會、身體力行。勿尋末學諮問(若有緣共修,則不在此限),俾使末學能更深入佛法,將來利益更多眾生。此則行者對於末學之愛護也,末學謹此申致歉意及謝忱。

七、若有善知識著文毀訾、評論、褒獎者,末學悉皆虛心領受,但不答覆。其故有二:一則需幫助有緣之同參共修,時間寶貴。二則對於今生預定達到之境界猶甚遙遠。餘年有限、無常迅速,不敢浪費時間於酬答應辯之上。仰祈諸善知識俯察下情,末學感恩不盡。

八、對於眾多的禪修者,末學慚愧能力有限,目前無力廣泛演述自己淺薄之禪修經驗。僅以一偈獻曝,聊表歉意:

千里迢遙覓師忙,胸駝揹負考妣喪;

到得靈山無別物,門前荷塘藕節香。

九、本書承蒙許果川、劉近山、張果圜、梁傳輔……等居士於百忙之中,撥冗潤飾校稿謄錄排印……等,而得圓滿印行,謹對彼等為眾生所付出的辛勞和熱忱,致上無限的敬意。

公元一九九二年二月二十八日 蕭平實 謹識

………………………

跋後再記

本書以因緣所限,遲至現在始能出版。亦因此故,而有機會讓三位同修於一九九二年十二月一日之前陸續親自證實此法確可“不假方便,自得心開”,親見佛性。其過程與功德亦完全與本書所述相符合。另有一位則於修成無相念佛工夫後轉而參禪,在此三位之前破參,明見心性,受諸功德。此四人至今皆仍悟境不退,隨時隨地明見自己本具之佛性。

自末學講述此無相念佛法門,到此四人見性,不過一年三個月。何況後繼踴躍、踵接而來,指日可待,今末學不禁喜形於色,乃不避自我標榜之譏,特於跋後補記此項事實,再次證實大勢至菩薩所說“憶佛唸佛,不假方便,自得心開”之語,絕無虛妄。

又:唸佛入理之三人中,最後見性者是一名女性,僅國民小學畢業而已。並且不曾聽聞或閱讀禪法。如今隨緣說法度人、頭頭是道,而不離中道。比較見性前之怯懦及拙於問道,實有天淵之別。此項事實足供學歷低而又信心不足的少數唸佛人作為借監,激勵奮起,精進修持此一法門。末學於此預祝行者,於此四人之後,亦步亦趨,接踵而到,實所至盼。

公元一九九三年二月二日 蕭平實補記

………………………

續貂三記

復有不能已於言者:乃本書排版之後,二校之時,付梓之前,續有三人因參話頭而悟入,一人因無相念佛而自得心開,接踵而至,皆親見佛性,返本還源。經言:“見道之人,雖是女人,亦名丈夫。”是故,彼中三人雖是女人,我亦呼彼為師兄。

今人忌談明心見性,末學之所以甘冒大不韙,再提此項事實者,意在建立學佛者之大信心。時代社會是末法,人心不必是末法,只緣人人自性宛然。若在動中能有淨念相繼之工夫,但只一念相應,直下承當,智慧自然現前,便是現成的“本來人”,何有末法不末法哉。若人因此謗我,我亦甘之如飴。但能建立部份學佛人之大信心,我願足矣。因續貂如此。

公元一九九三年二月二十日 菩薩戒子 蕭平實 三記

******

註釋

注一、依觀無量壽佛經所示:下品三生系攝受不謗大乘而造眾惡之下劣凡夫,以佛之方便力,使入大乘菩薩位。往生後所得果位在初地以下,以凡夫賢聖雜處故,名凡聖同居土,此是下輩生想。中品三生系阿彌陀佛以方便力,攝受聲聞種性之眾生。往生彼國後所得皆是聲聞果,是有餘涅槃;又因此土是佛之方便所化而成,故名方便有餘土,此是中輩生想。上品三生是專攝大乘菩薩根性之人,上自見性,下至發無上道心,皆可得生。以此輩人或見第一義(見自性空法性空)、或解第一義而不懼、或發成佛之心,所得果位在初地以上,並皆分證法身故,名實報莊嚴,此是上輩生想。非可謂極樂世界之凡聖同居土、方便有餘土、實報莊嚴土各具九品往生也。

注二、無生忍:分證解脫乃至究竟解脫皆是無生忍。

注三、無學:有修有證謂之有學,或稱學人。究竟解脫者於解脫道已經親證並究竟了知,已無可學謂之無學。

注四、唸佛三昧:唸佛三昧種類繁多,欲知其詳,可參閱大正藏經第十三卷大集部大方等大集經,卷四十三、唸佛三昧品。或菩薩唸佛三昧經,大方等大集菩薩唸佛三昧分。一般所說唸佛三昧大多是指:念化身佛、念報身佛、念法身佛之三昧。無相念佛即是念佛三昧,屬於念法身佛諸種三昧之一種。因此種無相念佛工夫而入之三摩地亦是念佛三昧。

注五、一般持名唸佛者,若聞修定,往往退避三舍。殊不知持名唸佛亦是修定法門之一。如觀經四帖疏卷四:“……一心專念彌陀名號,行住坐臥、不問時節久近、念念不捨者,是名正定之業。”修定極為重要,歷來祖師們已多所說明。茲再舉淨土宗初祖慧遠大師典故為例,以證淨土行者修定之重要。據慧遠法師文鈔排印流通序載:“……至太元十五年庚寅七月二十八日,(慧遠)與緇素一百二十三人結社唸佛,求生西方。此諸人等、於臨終時皆有瑞應,皆得往生。良由諸人……蒙遠公開導、及諸友切磋琢磨之力,故獲此益。此係最初結社之人,若終公之世三十餘年之內,蒙其法化而修淨業、得三昧而登蓮邦者,何可勝數。”又慧遠法師文鈔附編載:“……師居山三十年,跡不入俗,唯以淨土克勤於念。初十一年,澄心繫想,三睹聖相,沈厚不言。後十九年七月晦夕,於般若臺之東龕,方從定起,見阿彌陀佛身滿虛空,圓光之中有諸化佛,觀音勢至左右侍立。又見水流光明分十四支,流注上下,演說苦空無常無我之音。佛告之曰:我以本願力故,來安慰汝,汝後七日當生我國……。”

觀乎右載,可知蓮宗初祖結蓮社之一百二十三人,其所以能全部往生極樂世界,乃由慧遠大師之教導及互相切磋,努力勤習所致。而慧遠大師唸佛之法是專思寂想,乃能三睹聖相,並於往生前七天覆蒙彌陀示現預知。當時也是在定中憶佛之後,從定而起所見。由此可知持名固然亦可生西,主要則是藉此排遣妄想攀緣。末學以為淨土行者可藉持名為前方便,修持一段時間後,轉學遠公之專思寂想。欲學專思寂想,可藉無相念佛法門之助益,迅速得入。將來必定往生,並可蓮品高升,莫以下品中品往生為足。

又如善導大師觀經四帖疏載:“……又真實心中,意業思想、觀察、憶念彼阿彌陀佛及依正二報,如現目前。”此等境界,若非定力何能成辦?又道:“心常親近,憶念不斷,名為無間行也。”凡此種種,莫非與定相應。是故行者若欲往生極樂,並求蓮品高升者,切宜增強定力,以助淨土之修持。

注六、欲界天:世間分為三類、或稱三界:即欲界、色界、無色界。欲界包括物質世間及四天王天以上至他化自在天等六天,以此界中眾生尚有男女相及淫慾故稱欲界。色界共有十八天,是修得初禪至四禪的眾生及三果聖人所居住之處,僅有形像而無男女之別,亦無淫行。無色界是修得四空定的眾生所住之處,共有四天,純為精神狀態,已無形像。

注七、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謂參禪人,心生疑情,努力參究,住於疑團之中而渾然不知周遭一切事物,猶如睜眼瞎子一般、視而不見、聽而不聞。譬如回家時、在路上參禪,走過家門而不知。又如坐中參禪,眼前人來人往,視而不見、聽而不聞。直至離此境界始知眨眼,始聞音聲;方知剛才進入見山不是山的境界之中。此境界亦名“黑漆桶”,亦名“疑團”。

注八、諸佛別願:四弘誓願是諸佛通願。別願者謂過去現在諸佛隨其因地時之因緣互不相同、而為眾生所發之不同於通願之願。諸佛別願互有出入不同,故稱別願。

注九、行者:此法系專對初心學佛之在家居士而說,故稱行者。

注十、法滅盡經載:……男子壽短,女人壽長,七八九十、或至百歲……時有菩薩、闢支、羅漢,(被)眾魔驅逐,不預眾會。三乘入山福德之地,恬泊自守以為欣快,壽命延長。諸天衛護月光(菩薩)出世,得相遭值,共興吾道五十二歲。首楞嚴經、般舟三昧、先化滅去,十二部經尋後覆滅,盡不復現,不見文字。沙門袈裟自然變白。吾法滅時譬如油燈,臨欲滅時光明更盛,於是便滅。自此之後難可數說。如是之後數千萬歲,彌勒當下世間作佛,天下泰平,毒氣消除,雨潤和適,五穀滋茂……。”

又:彌勒下生經共有五譯:計竺法護譯一部、鳩摩羅什譯二部、義淨譯一部均未載明彌勒菩薩當於何時下生成佛。僅第五譯載明“彌勒佛卻後六十億殘六十歲當來下。”但此譯本較前四譯短缺甚多,而且不知何人所譯,似宜存疑。故採法滅盡經所載為準。

注十一、六塵:色、聲、香、味、觸、法。

注十二、思惟觀:參禪者住於疑情中全心思惟疑情。思惟時離卻一切語言、文字、聲音、符號、形像而思惟。

注十三、內攝外緣之均等:

1、無相念佛人、若無內攝而緣眼前人所說話語,則憶佛之念全失。若無外緣,全心內攝憶佛之念,則眼前人說話時、我不知其意。若內攝外緣均等,則眼前人說話之意能會,心中憶佛之念亦清晰分明。

2、見性人,見自性遍一切處,乃至聲香味觸法亦復如是。若常外緣,欲見自性,定心則散,一段時日之後,漸漸不見自性。若完全內攝,則住定境,不見自性。若見性人於見聞覺知之中、保持內攝外緣之均等,則悟境不退,自性時時在前。此即禪宗六祖所謂“念念不離自性”,即是保住、任運。此需具備無相念佛工夫或修得動中看話頭的工夫始得保任。否則便需遠離塵器,於水邊林下長養聖胎。

3、證得禪定者(退分除外)若於日常生活中亦如無相念佛者保持內攝外緣均等,則可常在初禪定心中,過平常人之正常生活而不退於定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