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經濟日報」全國人大代表、雅安市市長鄒瑾:打造綠色飛地經濟 助力雅安綠色振興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要推進綠色發展,加快建立綠色生產和消費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導向,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經濟體系。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綠色發展理念也一直貫穿始終。

這讓全國人大代表、雅安市市長鄒瑾產生了深深的認同感。

“綠色和生態是雅安的家底。為守住這份難得的生態優勢,近年來,雅安市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重要戰略思想,始終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事關全局的重要位置,堅定不移推動中央和省委生態文明建設決策部署在雅安落地落實。”鄒瑾說。

雅安是長江上游重要水源涵養區和重要生態屏障之一,是國家退耕還林和天然林保護示範區,是大熊貓國家公園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四川省歷史文化名城、新興的旅遊城市和四川省環境優美示範城市, 2017年入選第四屆四川省文明城市。

“下一步,雅安將著力打造飛地經濟,助力雅安綠色發展振興。”鄒瑾說。

談優勢

擁有生態、政策、區位多重機遇

步入新時代,加快綠色發展,雅安有何優勢?

鄒瑾說,雅安地處成都平原向青藏高原過渡地帶,位於成都經濟區、川西北經濟區和攀西戰略資源創新開發試驗區“三大經濟區”的結合部,不僅是四川“1+7”同城化發展戰略中的重要增長極,也是全國、全省經濟戰略佈局的重點區域。

鄒瑾說,2013年4月20日,雅安市蘆山縣發生了7.0級強烈地震,這是繼“5·12”汶川特大地震後五年內雅安遭受的第二次重大地震災難。

在鄒瑾看來,如今的雅安,已經取得了抗震救災和災後重建的巨大勝利,實現了基礎設施大提升、特色產業大發展、城鄉面貌大改觀、民生事業大改善、精神家園大提振,雅州大地發生翻天覆地的巨大變化,為當地發展振興奠定了堅實基礎。

“在新的發展征程中,雅安面臨很多自然、區位、政策等優勢和機遇,讓我們對未來發展充滿了信心。”鄒瑾介紹說。

一是雅安是成都平原到青藏高原的重要過渡帶,立體生態明顯,生態資源獨特,生物多樣性豐富,全市共有9個自然保護區,森林覆蓋率達到64.77%,居全省第一,是國家在成渝經濟區規劃的唯一生態旅遊城市,這是雅安綠色發展的競爭力所在,也是推進綠色發展的絕好條件。

二是雅安是“4·20”蘆山地震後,國家和四川省重點支持災後重建和振興發展的地區,生態文化旅遊、成都西向商貿物流、醫療康養等被列入了國家和省重大規劃。省委、省政府出臺了《關於推進蘆山地震災區實現五年整體跨越七年同步小康目標的意見》,為雅安綠色發展振興給予了特殊支持,提供了廣闊空間。

三是雅安地處成都平原,是連接藏區、彝區的重要民族走廊,是聯繫西藏、雲南和大九寨、大熊貓、大香格里拉、大峨眉旅遊圈的交通樞紐和物流“橋頭堡”,具有融入成都、協同康藏、鏈接攀西、抱團樂眉的區位優勢。

四是雅安是國家十大水電基地之一、全省五大礦產資源富集區之一,建成水電總裝機1271萬千瓦,擁有在全國全省佔有重要地位的碲鉍礦、鉛鋅礦、錳礦等有色金屬,境內發現的碲鉍礦是世界上有報道的唯一獨立原生礦床,被稱為“第二國寶”。同時還擁有豐富的中藥材、綠色食品等自然資源,這些特色資源為未來產業大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談路徑

努力推進四個方面突破

站在新起點,雅安將選擇怎樣的發展道路?

“步入新時代,面對發展的新形勢和新要求,雅安將按照總書記對蘆山地震災區作出的‘繼續發力’‘更好發展’等重要指示和高質量發展要求,堅持‘兩手抓’,一手抓從嚴保護,一手抓綠色發展,始終不渝走綠色發展振興之路。”鄒瑾說。

圍繞綠色發展振興,雅安市委四屆三次全會確立了“1485”的雅安總體發展思路,其中的“1”就是綠色發展總目標,即“加快建設美麗雅安、生態強市,同步實現現代化”:一是到2020年,與全國、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基本建成美麗雅安、生態強市;二是到2035年,全面建成美麗雅安、生態強市,基本實現現代化;三是到本世紀中葉,努力在生態文明建設中走在全國前列,同步實現現代化。

鄒瑾說,具體而言,就是要重點做好四方面工作,努力推進四個方面的突破。

一是堅定不移地守牢綠色本底,努力讓雅安在“綠而美”上取得突破,不僅為子孫後代留下綠水青山、藍天淨土,還要讓雅州大地更加美麗起來。

二是加快雅安經濟發展,既要有量的擴張,到2021年GDP達到千億元,更要通過供給側改革優化結構、科技創新提升內涵等手段來推進發展質量的突破。

三是面對大市場和需求側,下功夫抓好綠色特色經濟,尤其是要充分利用雅安優勢和區位特色,大力發展生態文旅融合的旅遊康養產業、綠色高載能產業、商貿物流業、綠色生態農林產業,努力推進“綠變金”中“雅安造”新突破。

四是做好改革開放文章,建立有利於全方位對外開放合作的新機制,在雅安發展動能上求得新的突破。

談未來

圍繞三大行動強化工業引擎

面對未來,雅安如何推進骨幹產業綠色發展?

鄒瑾說,雅安市委確立的“八大行動”中“飛地經濟”“千億產業”“東進融入”三大行動與骨幹產業綠色發展息息相關。“飛地經濟”是雅安綠色產業接續提質擴容的關鍵,“千億產業”是綠色發展振興的重點和支撐,“東進融入”是骨幹產業綠色發展的有效路徑。

鄒瑾說,下一步,雅安將重點圍繞這三大行動,依託良好的生態資源優勢大力度推進骨幹產業加快發展,提升經濟發展質量,增強稅源基礎建設,強化以工帶農引擎,這是雅安經濟發展的必然選擇。

“在推進骨幹產業發展中,我們將堅持綠色發展、科技創新引領、集聚集約發展、培育龍頭帶動的發展方向,既大力提高總量,又推進高質量發展,既樹立統籌規劃理念,又合理分佈區域功能和產業佈局,不斷增強雅安經濟發展的競爭力和實際效益。”鄒瑾說。

推進骨幹產業綠色發展,工業經濟必須“挑大樑”。首先要大力發展汽車及機械裝備製造產業。加快中恆天汽車實現量產,推動川西機器異地搬遷項目建成投產,依託現有的優勢汽車零部件產業基礎,不斷延長和完善汽車(新能源)產業鏈條,打造四川重要的汽車(新能源)及零配件生產基地。

其次,要大力發展新材料產業。利用優質豐富的花崗石、大理石、玄武岩、碲鉍等資源,以玄武岩纖維、碲鉍等新材料為發展重點,不斷延長產業鏈,著力打造國家級戰略新材料產業化基地。

再次,要大力發展清潔能源產業。以水電、風電、光伏、天然氣、頁岩氣等為重點,科學規劃推進水電資源的綜合開發和利用,重點是充分發揮水電資源豐沛的優勢,集中大力發展綠色載能產業,力爭將綠色載能產業納入省上統一規劃,建設綠色載能產業園區,打造西部清潔能源基地。

最後是大力發展農產品加工產業。提升已有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規模與質量,下功夫發展一批雅藥、雅竹、雅果等新興農林加工企業,規劃建設生物醫藥園區,通過做精做細雅茶加工產業、推進生物醫藥產業發展、開發食品飲料產品和推動輕紡產業轉型,建設西南綠色生態(有機)農產品加工基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