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的下半場,還要買房麼?

大家好

今天我們不聊城市

今天我們聊房地產的下半場

文末有彩蛋,評論有驚喜。

房地產的下半場,還要買房麼?

首先,讓我們學習一下

房地產發展大趨勢

房地產的下半場,還要買房麼?

綜合美國、日本等國家的房地產發展趨勢,房地產的第一階段,人口從農村向城市遷移,不同規模的城市人口都在擴張,而且在總人口的佔比均在上升,第一階段與經濟快速增長、產業以加工貿易中低端製造業和資源型產業為主相關,城市化率在55%以下。

這個時間段,在中國為1998-2012年。1998年的首次房改,停止了中國人福利房分配製度,也開啟了中國的商品房時代,正是從這個時候開始,房子變得更越來越“值錢”。北上廣深的房價,在十年內,也翻了6倍及以上。2008年,一線城市北京第一次出臺了房地產“限購”政策,上海等城市相繼跟進,此後的房地產市場在政策調控下,達到了階段瓶頸期,但經濟發展速度與人口流動速度,仍沒有顯著下降,2012年,據國家統計局資料顯示,中國城鎮化率達到52.57%。

這個時間段,在中國,為2012年至今且還會持續下去。自2008年一線城市政策性限購後,大量的資金而非人口,便湧入了衛星城,一度推高了衛星城市房價。2013年前後,隨著GDP年均增長放緩,實業投資遇到瓶頸,以及人口流動受到抑制,各地先後出臺限購鬆綁政策,推動自住型商品房政策,降低首套房購買(首付比率、貸款利率的下降)、二套房置換(“滿二唯一”、“滿五唯一”的提出)的門檻,讓更多的普通消費者,可以買得到房。金融市場,美國次貸危機之後中國的4萬億救市資金開始顯現作用,房地產再次成為了人們關注的重點,一線城市、二線城市的房價迅速。2017年,國家統計局顯示,中國城鎮化率為57.52%。

房地產的下半場,還要買房麼?

這是一張從1949年開始至2016年止,中國城鎮化率及增長率的走勢圖,圖片不夠清晰,但我們依然能夠清晰地看到城鎮化率的變化趨勢:

在1949年建國後很漫長的一段時間內,中國的城鎮化率提升速度很慢。從1949年到1999年這五十年間,中國的城鎮化率只從10.64%提升到了30.89%,增幅為20.25%。但是從1999年至2017年這十八年間,中國的城鎮化率卻從30.89%提升到了58.52%,增幅為27.63%。而這期間,有兩次“異常”的波動,第一個異常波動發生在1998年前後,因為「首次房改」,第二次異常波動在2012年前後,因為這段時間的「撤鎮立街」、「撤鄉立市」,很多農村居民,被“城鎮化”。

房地產的第三階段(70%城鎮化率以後),人口依然會繼續向大都市圈集中,這時服務業佔據主導。

【彩蛋】

目前的中國正處於房地產的第二階段,並且還將繼續處於第二階段至少5-10年,而國家的政策也已經越來越偏向區域發展、協同發展,而不是單純地限制人口流動。在接下來一段時間,「城市群」必然會在市場與政策的雙促進下,蓬勃發展。所以,如果還沒上車的小夥伴,可以選擇各大城市群中最有前途+錢途的那個加入,你最看好那一個城市群呢?快點告訴我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