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跡娛樂圈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流量小生、當紅小花、戲骨戲精,處在鎂光燈下的娛樂圈,是大眾好奇卻又遙不可及的。除卻明星大咖,在其周邊工作,與其有交集的人,例如蘇芒,也是吃瓜群眾所關注的,因為他們是離愛豆最近的人。那麼,

娛樂圈的“蘇芒”們的工作真的如我們所想的一樣甜蜜麼?

混跡娛樂圈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朱墨,前華誼兄弟宣傳總監,也是迄今為止華誼最年輕的宣傳總監,工夫影業的合夥人,沒錯,就是出品了“現男友”李現主演的《河神》的工夫影業。作為從事電影工作逾十年的“內部”人士,混跡娛樂圈是什麼體驗呢?

混跡娛樂圈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文 | 朱墨

我是做電影宣傳的,和各位明星的經紀人打交道是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記得當時電影《風聲》宣傳期,我跟某重要週刊主編談了9月連續四期的合作,公司一分錢都不用花,對方給我們連續四個星期的封面,還承諾在每一期的封面上都打上片名《風聲》,這在戶外就是直接的硬廣,過去這家刊物從未給過任何一部電影這樣的支持規模。搞定之後,還沒來得及開心多久,我卻要面對個別經紀人的連番通牒,他們都要求自家藝人的封面排在第一期,彼此之間互不相讓,全都來給我施加壓力,我希望他們尊重雜誌社本身的計劃,沒人理我。後來,其中一位經紀人在拍攝的時候私下跟週刊簽了約,定了出版日期,導致另外一位經紀人知道後打電話跟我大吵幾十分鐘……

混跡娛樂圈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再比如,每次團隊精心設計好發佈會的流程和串詞,發給各位經紀人之後,一定會收到潮水般的修改意見。誰先出場誰後出場,誰先說話誰後說話,誰要第一誰要壓軸,全都要掰扯好一陣子。我們談好了各種電視節目的錄製,又要面對誰要和誰一組,誰不和誰一組,為何要我去這個節目而別人去那個節目,為何我要錄三個節目而那個人只需要錄兩個,為何我只能錄兩個節目而那個人可以錄三個……總而言之,多了不行少了不行,先了不行後了不行,永遠都是看著別人分到的東西好。

這些情況下,有時候需要曉之以理,動之以情,但好話說盡卻毫無用處時,就要“欺硬”。

某電影宣傳期,女主角是某二線明星,以前沒合作過,不清楚其風格。某天在發佈會後臺,同事跟她說一件需要配合的小事,因為該同事說話的方式畢恭畢敬、戰戰兢兢,結果換來女明星一個白眼,意思大概是“你憑什麼來直接跟我說話,去找我的工作人員”。

過了會兒,另一個同事過來,直接叫女明星的名字:“××,你來籤一下海報。五分鐘之後準備出發。”女明星非常爽快地答道:“好的!”

混跡娛樂圈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欺硬”,其實就是要隨時隨地保持獨立的人格和態度,不要因為對方比你位高權重,就不敢發表自己的觀點。

當然,並不是所有的明星和經紀人都難相處。

張涵予身上沒有明星的“臭毛病”。工作期間不講究排場,要不是因為一次意外,他可能連助理都不帶。

混跡娛樂圈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自從這次之後,大家都不敢掉以輕心,出差時都會讓助理跟著他一起,必要時幫忙做一些推拿。不管拍戲還是宣傳期間,其他演員都把張涵予當成主心骨。他年長大家幾歲,也樂於當這個大哥。以至於在電影結束後很久,大家重新聚在一起時,都還是會“連長”“連長”地叫他。

《集結號》裡的另一位演員,現在已經做了導演,拿了影帝,因為“跑男”被全國人民熟悉——鄧超

他是個不折不扣的文藝青年。拍攝《李米的猜想》時,我對他做過一個很長時間的採訪。談到這部電影,他是這樣概括的:“這是一個瘋狂的故事,它像北京現在外面的天氣,是灰色的,灰色的蒼白,但有一絲溫暖的火光,就像我們進入現在這個小屋一樣。”

儘管現在鄧超在微博上是個“逗比”形象,但瞭解他的人都更願意說他是“戲痴”。2015年鄧超與曹保平合作的《烈日灼心》,讓大家再度見識到這位演員的魅力,而他們之間的創作火花,早在《李米》時就已經熊熊燃燒了。用曹保平的話說:“鄧超是一個對自己要求沒有止境的人,有時這種無止境都讓我感覺他是成心較勁。

混跡娛樂圈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鄧超是演員裡為數不多的,在各種場合會主動跟認識的工作人員打招呼的人。我們在《集結號》時相識,在宣傳的過程中慢慢熟絡,後來我從華誼電影轉去電視劇宣傳部,第一個項目就是他演的《艱難愛情》。那部劇收視率很好,劇組辦了慶功宴,王中軍老闆也來參加,現場其樂融融。鄧超來的時候,特意買了一盆花送給我,感謝我的工作。2011年他跟孫儷結婚,也讓同事送來了喜糖。

在搜索引擎裡打上“馮小剛”三個字,自動關聯出來的字眼,不是“炮轟”就是“發飆”。不過,作為跟他工作最久的宣傳人員,我倒是見過他不為人知的溫柔一面。

混跡娛樂圈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那年冬天,《集結號》在上海做了一場宣傳活動。結束後直接去機場,剛巧只剩我倆同行。車裡空調開得很熱,我就把羽絨服脫了下來。到地方下車,我左手拎著包和電腦,右手夾著羽絨服,還拖著一個行李箱,看起來頗為狼狽。馮導下車後,從後面急匆匆跑過來:“朱墨,我教你個辦法……”說著把兩個包搭在拉桿箱上,又把我的羽絨服捲起,塞到拉桿與包之間,“這不就輕鬆多了嗎?”

到了辦理登機的櫃檯,我們艙等不同,他招呼我去他那邊check in,一手搶著接過我的行李箱,放上了傳送帶。手續辦完,登機牌遞給我,這時的他,分明是個訓練有素的父親。

但涉及到工作,他的溫柔就會消失殆盡。

電影宣傳期,我最怕接他電話,接了八成就是劈頭蓋臉一通訓斥:“你們怎麼把官網上的資料都寫錯?!”“這次發佈會流程安排得不好,我們在臺上特別幹,說到後面都不知道自己在說什麼了!”“怎麼能說這片子裡有娛樂元素,簡直就是愚蠢!”諸如此類,不絕於耳。

在各種宣傳活動的現場,他也開始皺著眉頭問“朱墨呢?”,那感覺實在讓人壓力山大。每次同事傳話過來說“馮導找你”,我都能感覺到自己心驚肉跳的。很多時候甚至希望自己還是那個剛進公司的小孩,因為弱勢可以被體諒,現在當上這個鬼宣傳總監,反倒一直被罵。

罵歸罵,等電影上映結束了,他又總是張羅著請大家吃飯喝酒,抽獎發錢。稍微喝得高點,還會冷不丁送上一個大擁抱:“辛苦了,墨兒!”

他就是這麼一個喜歡對抗權威,有什麼就非要說出來的性情中人。就像那個溜達在衚衕裡,見到不平事總要管一管的六爺,最後即使拼了老命也要單刀赴會,去跟對方論論理。就像《老炮兒》最後,六爺在冰面上發出的無聲怒吼,看似來自馮小剛的口,其實來自每個人的心。只是很多人沒有勇氣拿起那把武士刀,衝到對手面前拼命罷了。

混跡娛樂圈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我所處的行業是最赤裸裸的名利場,在這裡,有萬眾簇擁的明星名流、有高樓大廈和香車美女、有數不清的晚宴和party,距離這些東西越近,就越容易發現,很多事情不過是鏡花水月,一番幻象罷了。

假如你是一個無名之輩,即使你有全中國所有大咖的聯繫方式,你給對方打電話發短信,也不會得到任何回覆。假如你是一個“有用之人”,你不需要有這些聯繫方式,別人也會主動找上門來。在這個現實的社會,你對別人“有用”,那就是你的價值。

剛開始工作那兩年,常常把“華誼兄弟”掛在嘴邊,覺得是一面旗幟。後來慢慢懂得,公司是公司,你是你。如果在別人眼裡,你永遠是“華誼的朱墨”,說明你還遠遠不夠強大,也難怪別人會對你態度閃爍。等什麼時候你自己是一面旗幟了,周圍一切自然就不一樣了。到那時,不僅你不再需要去積累什麼人脈,可能你早已升級成了別人心中的人脈。

混跡娛樂圈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想明白這個道理的時候,就不會再抱著已有的成績沾沾自喜,而是開始思考自己真正的價值。決定出國讀書,也是希望在過慣了安逸生活之後,再讓自己重新燃起挑戰的勇氣。

UCL電影研究碩士,幫我添加了一枚漂亮的標籤,它證明我在三十歲“高齡”時,依舊擁有強大的學習能力;跟成龍大哥那本書的出版,幫我添加了另外一枚漂亮的標籤,原來我不只可以做宣傳,還可以寫東西。回國加入工夫影業,嘗試去做公司管理,得到了大家的認可。現階段,開始學習獨立製作項目,不再滿足於背靠大樹好乘涼,希望能再挖掘自己更多的潛力。

說到底,與其挖空心思進入圈子,經營人脈,不如挖空心思經營自己。有朝一日,如果能發揮自己的力量幫助到別人,那才是體現價值最好的方式,你也一定會因此得到巨大的快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