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年以來,大理一直都是雲南的經濟、政治、軍事和文化中心,無論是早期的南詔國,還是大理國,再到清初期吳三桂獨據云南,大理一直都是整個雲南的權利中心。
作為王都,漢文化的興盛自然帶來儒家文化的推崇,在大理就曾有16座祭祀孔子的文廟,這些文廟當中當屬大理古城內的大理文廟規模最大,層次最高,歷史也最為悠久。
遊走在大理古城,沿街矗立著一座傳統的榫卯結構的建築,它便是大理文廟,其實也可以稱為孔廟。大理文廟始建於明代初期,目前這座文廟是大理於2014年重修的,也是為了方便遊客走進了解大理的崇儒文化。多年的戰火與變遷早已摧毀了曾經的那座文廟,所以才有了今天這座規模宏大的建築群。
大理文廟與國內其他孔廟一樣,都是模仿曲阜孔廟修建,由牌坊、禮門、泮池、欞星門、大成門、大成殿、崇聖祠和配殿等建築組成。
走進文廟,迎面便是萬仞宮牆照壁,繞過照壁前方的中軸線上是欞星門牌坊,牌坊後便是一座漢白玉石橋,橋兩側為泮池,這是孔廟建築群必不可少的元素。這出自於周天子的學宮,因周天子的學宮四周環水,所以文廟也建有泮池和泮橋,大家都知道孔子一生十分推崇周禮,但周王朝的頹敗,讓孔子的理論在那個時期很不受用,四處碰壁。
欞星門是孔廟建築中最經典的建築。欞星即“文曲星”,表示天下文人學士集學於此。走過此門,便是大成門,大成門後便是大成殿。
大成殿作為文明的主體建築,雕樑畫棟,黃琉璃瓦覆頂,金碧輝煌,宛如宮殿。在殿內,供奉著孔子、孟子、孟軻、顏回等42哲人牌位。而這些大儒除了孔子及其學生,還有很多各個時期的儒學集大成者,如宋朝的朱熹。
大成殿後的崇聖殿是供奉孔子父母及五世先牌位的地方,這和孔廟無異。大理雖然偏居一隅,但是大理人卻一直尊崇孔子,以孔子的"忠孝""仁義"來感化自己的子女後人。
大理文廟每年都會舉辦祭孔活動,雖然是一種形式,但這座形式感的背後卻是一直文化的傳承,尤其是對於那些讀書的孩子,走進文廟,去感受先賢大儒的治學態度,對孩子的學習理解和學習態度都會產生不一樣的影響,這就是如今文廟存在的意義,也是大理將文廟重修於大理古城黃金地段的價值。
【本文由“枯木閱青城”發佈,2018年06月04日】
閱讀更多 活好你的生活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