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雲大數據獲1億元融資,曦域資本、華映資本領投

天雲融創數據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簡稱天雲大數據,是國內唯一能夠同時提供分佈式計算平臺產品和AI平臺基礎設施的科技廠商,擁有博士後工作站和國家級高新企業稱號,並於2016首批進入中關村前沿科技企業重點計劃。天雲大數據在中關村5000億計劃中名列大數據領域TOP10,同時上榜中科院發佈的人工智能企業排行榜百強。

天雲大數據分佈式數據科學平臺是基於Hadoop/spark 分佈式底層架構的機器學習及建模產品。採用圖形用戶界面交互 Free Coding 模式,簡化整個預測模型生命週期的管理,實現分佈式運行深度學習、梯度提升模型、邏輯迴歸等常用熱門算法,加快建模速度,提升模型預測準確率,幫助企業簡化編程建模方式,進行機器學習和建模,實現AI模型生產。

MaximAI 廣泛應用於金融領域,在大型銀行、保險、互聯網金融均有成功落地,部署於某大型銀行,高風險客戶正確識別率高達78%,客戶申請欺詐識別率提升20%以上。

IT向DT的轉型,並非僅是概念的轉換,而體現在整個市場結構將發生根本變化:IT時代,IOE為代表的三大國際巨頭組成的IT系統一直是國內企業信息化的“三駕馬車”與“黃金搭檔”,市場結構邏輯是IT支撐業務,IT設施處理的是經驗規則抽象出來的內容;然而伴隨著雲計算和開源軟件技術的成熟應用,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IT(Information Technology)開始向DT(Data Technology)轉型,生態面臨重新洗牌,這種高大上的“黃金搭檔”即將走下神壇。DT時代的市場邏輯要求直接處理海量數據,因此需要通過更高階的工具來為企業賦能,(Algorithm)、B(Bigdata)、C(Cloud)即成為了DT時代的技術選擇。

隨著數字化程度提高,傳統規則經驗方法已經無法滿足更復雜的數字化世界的要求,在大數據時代,難以量化與處理的複雜的高維結構需要更高維的算法來描述,機器學習使人類得以在難以精確描述規則的邊界去完成任務。因此IT向DT的轉型,意味著從規則流程驅動向數據驅動的轉變,重塑生產流程,將複雜業務做重新表達,將傳統流程予以改造,用規模化的AI應用提高生產效率、節省時間。

天雲與生態中partner合作可分為四種體系:一是技術轉賣,合作伙伴在價值轉移過程中獲得附加價值;二是幫助合作伙伴服務轉型,由面向Java、DB流程型開發的服務團隊,轉型成DT時代的Machine Learning數據驅動團隊;三是面向已經進入數據科學的團隊,天雲提供支持容器化部署docker的微服務Micro service,將數據科學的模型生產過程沉澱、打包成標準可擴展形態的產品,幫助合作伙伴擴大規模;四是面向擁有數據和場景的合作伙伴,提供數據變現的資本合作。

天云大数据获1亿元融资,曦域资本、华映资本领投

“AI不是少數人的專利,AI模型的PaaS化(平臺即服務)、智能化成為突破AI產業化應用的關鍵。未來人工智能發展趨勢更應凸顯規模化生產能力,讓企業獲取機器智能像讀書一樣簡單。”雷濤最後如是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