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家風育出清華大學研究生

好家風育出清華大學研究生

好家風育出清華大學研究生

“趙淑苗考取清華大學研究生了!”近日,這個消息傳遍了宣恩縣高羅鎮甘溪村。

6月1日,趙淑苗的父親趙青先通過線上查詢,確認他的大女兒被清華大學核能與新能源技術研究院核能與核技術工程專業錄取為研究生。

而他的二女兒趙雲詩,也於2017年考上了中國地質大學。

趙青先夫婦只有高中學歷,文化不高,卻育出兩名優秀學子!

“良好的家風、科學的教育方法是關鍵。”趙青先說。

“家和萬事興,百善孝為先。”這就是趙青先的家風。

趙青先自幼家貧,父親患有肝腹水,為給父親治病,供兩個妹妹讀書,當時正在讀高中的趙青先輟學到石灰廠燒石灰。

不久後,父親因病情惡化去世,趙青先決定前往山西煤礦務工,掙的錢幾乎都寄給母親。

期間,趙青先和妻子謝玉平結成連理,並生育了大女兒,趙青先也因頭腦靈活由普通工人做到了包工頭,小有成就。

33歲時,由於母親年事已高,趙青先放棄了山西的事業,帶著妻兒回家照顧母親。妻子謝玉平始終把婆婆當作自己的母親來孝敬,在生活上凡事都向婆婆請教,從不讓婆婆操心。在婆婆87歲時,因摔倒導致股骨頭骨折,癱瘓在床一年多,謝玉平為了讓丈夫安心做事,主動承擔家務,每天跑前跑後,忙裡忙外,幫婆婆端水送飯、按摩手腳、洗澡擦身,將婆婆打理得乾乾淨淨。

在高羅,趙青先夫婦在鄉親中也有著良好口碑。2008年,甘溪村二組村民自發籌資,將通往二組的1.5公里組級公路進行了硬化,開辦砂石廠的趙青先不僅出資出力,還免費提供挖機和砂石。

2009年,趙青先還將自己出資購買的1畝多地無償捐出,為村裡修建了小廣場和籃球場。

2010年,為了解決村裡自來水水源問題,趙青先還和村裡另外幾個年輕人一起,歷時幾個月下天坑尋找水源。

為鼓勵村裡的孩子努力讀書,趙青先牽頭組織村裡的成功人士,一起成立了甘溪村助學基金,為每年考上大學的學生髮放獎學金。

父母就是孩子的一面鏡子。

雖然家庭條件較好,但趙青先夫婦始終堅持不嬌縱、不溺愛。既教孩子學知識,又教他們學做人,經常像朋友一樣與孩子交心談心,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努力創造一個溫馨、和諧、寧靜的家庭環境。

為了讓孩子從小孝敬老人、尊敬長輩,對人有禮,學會感恩,夫妻倆首先以身作則,言傳身教,潛移默化地感染著兩個女兒。為了培養孩子從小勤學的精神,一家人一起制定了嚴格的作息時間,共同遵守。

中高考請關注:北清學院官網(北大清華狀元學習力培訓中心)

好家風育出清華大學研究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