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歲大媽用3毫米鋼絲拉出萬個小孔,86道工序製成一把扇子


國人愛扇千年,而杭州“王星記”的扇子可謂扇中翹首,它與絲綢、龍井茶並稱“杭產三絕”。

王星記扇莊,始創於清朝1875年,它製作的高級花扇曾作為“貢扇”上貢朝廷,一時間可謂名冠四方。

梅蘭芳大師在《貴妃醉酒》中用的泥金牡丹扇就是產自王星記。

王星記的黑紙扇堪稱一絕,其製作過程多達86道工序,並與泥金、拉燙、雕刻、鑲嵌、剪貼技藝結合,具有不怕水,不怕曬,不褪色的特性。

扇骨用的莫干山6~8年的竹子,砍下後陰乾一至兩年,再經過26道工序處理,才成製成手感細膩、包漿渾厚的扇骨。

扇子的精美鏤空圖案,不是機械打製,而是工人手拉3毫米的鋼絲,硬在扇面上磨出上萬個小孔,為做好這門技藝,工人的手指常被磨得血肉模糊。

扇紙選用桑紙,以黃魚肚黏合扇骨和扇面,這就是它遇水不開、紙不破的秘訣。

歲月潮流中王星記曾患難無數,十年文革時幾代人的積攢精品被銷燬;1994年突遭大火,成品、原料、設施統統被燒……

最艱難的時候,王星記連續10年虧損100多萬,資不抵債瀕臨倒閉。

而帶領王星記涅槃重生的,是一位59歲的女子——孫亞青,她18歲進廠學習制扇,42歲臨危受命成為掌門人。

如今,王星記的扇子已經遠銷40多個國家和地區,年產值3000多萬。

就連迪奧這樣國際大牌都跑來與她合作,讓東方美走向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