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節:一孝二仁三禮四善五愛六恩七道八德九福十誠


「孝」,上為老、下為子,是上一代與下一代,融為一體,稱之為孝。

至大至善之道德曰仁。故「仁」誠為立身處世之根本。

人類行為之規範曰禮。曲禮曰:道德仁義,非禮不成;教訓正俗,非禮不備,分爭辯訟,非禮不決;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禮不定;宧學事師,非禮不親……是以君子恭敬撙節,退讓以明禮。

《大學》雲:「止於至善」,這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愛,是「心受」,無論是愛人、還是被愛,都要用心付出和感受。

恩,從寬廣無際的心地發出,自微小的惠施乃至宇宙萬物。相對的,唯有寬宥、容恕的心地,才能善體點滴之恩,激發湧泉相報的力量。

宇宙萬物的本原、本體曰道。道,乃自然的運行法則,是自然的原理原則。

萬物之本性曰德。能順乎自然、將自然的法則落實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就是「德」的意思。

古云:「至誠合天,福之將至」,就是教我們回到「福」的原義,讓自己的存心和言行舉止都能合乎自然的原理原則,唯有如此,必可獲得真正的福報。

言語能夠落實,必能以誠實來待人,也必然能以誠意來自我成就,這就是「誠」的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