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邦昌當了一月皇上,被趙構以“皇宮玷汙宮人”罪處死,冤不冤

張邦昌當了一月皇上,被趙構以“皇宮玷汙宮人”罪處死,冤不冤

文|和佛賞花去

北宋權臣張邦昌的老家在河北阜城縣大龍灣。但有意思的是,你有機會到那裡去打聽,肯定沒一個承認這事。因為他是張邦昌,一個被歷史打上恥辱標籤的大奸臣,賣國賊。其實,我們只要讀懂這段歷史,你會看到,就好比岳飛的死全都怪罪到秦檜頭上一樣,沒有誰會指責宋高宗趙構。同樣,張邦昌的死,依然不會有人想到宋高宗。

張邦昌當了一月皇上,被趙構以“皇宮玷汙宮人”罪處死,冤不冤

張邦昌比秦檜還不如嗎?讀遍相關關史書,你會發現張邦昌談不上有什麼大的惡行。而且,在出賣民族和國家利益方面,他並不比宋徽宗趙佶和宋欽宗趙桓以及後來的宋高宗趙構等做得更多,也不比他們更怯懦、更無能。在為敵效命的積極主動性上比秦檜差遠了。

張邦昌當了一月皇上,被趙構以“皇宮玷汙宮人”罪處死,冤不冤

​而當他被金人逼迫當了32天大楚皇帝后,捧著玉璽還政趙構時,卻被他殺了。殺他的理由很可笑,有人告發張邦昌在皇宮玷汙宮人,宰相李綱力主嚴懲。宋高忠下詔將張邦昌賜死,張邦昌讀罷詔書,徘徊退避,不忍自盡,執行官逼他就死,最後登上平楚樓,仰天長嘆數聲,自縊身亡。

張邦昌當了一月皇上,被趙構以“皇宮玷汙宮人”罪處死,冤不冤

有人說張邦昌死得比岳飛還冤,至少他對北宋政權是絕對忠心的。張邦昌進士出身,其書法成就更為他贏得了不少讚譽。他為人圓滑諂媚,極其會討上司丞相李綱和宋徽宗的歡心。張邦昌貪生怕死,曾力勸宋欽宗答應金兵屈辱條件。金兵洗劫東京城,俘虜徽宗、宋欽二帝后,本想實施吞併,但畢竟人手有限,勞師以遠,認為當時被貶職的張邦昌容易控制,便唆使百官簽名擁立張邦昌當大楚皇帝,定都金陵。

張邦昌當了一月皇上,被趙構以“皇宮玷汙宮人”罪處死,冤不冤

不論出於什麼原因,張邦昌確實沒有以皇帝自居。他將辦公地點設在文德殿,而不是皇帝辦公的紫辰殿,將辦公桌椅西向放置,而不是皇帝的南向。他制止官員向他跪拜大禮。他自稱“予”而不是“朕”,公文往來用“手書”而不是“聖旨”。他還曾身服白色孝服,率領滿朝文武,向身陷金國的徽、欽二宗遙拜。

張邦昌當了一月皇上,被趙構以“皇宮玷汙宮人”罪處死,冤不冤

說到張邦昌禍起紅顏卻是歷史之謎了。張邦昌當了皇上,三宮六院肯定要有。在金國時,金人將宋徽宗的嬪妃李春燕等十餘名女眷賜給張邦昌,李妃還被立為皇后。歸宋以後張邦昌不能認這個名分。但是兩人是否有過不軌之舉,就只有兩人知道了。宋徽宗是宋高宗的爹,雖被掠到金國,但尚在人間,張邦昌等於招惹了宋高宗的小媽,自然留下了把柄。當得知當時的康王趙構下落後,張邦昌帶著玉璽見康王后“伏地慟哭請死”,張如果想當這個皇帝,既有金國的扶植,又有百官的擁護,趙構根本動不了他。可見張邦昌確實沒有叛國之心。而趙構才是人格極度可鄙之人,他殺張邦昌的主要原因,就是張邦昌的存在對他的位置具有威脅,絕對與抗金無關。

張邦昌當了一月皇上,被趙構以“皇宮玷汙宮人”罪處死,冤不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