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張愛萍對遲浩田說軍隊做何事是“自毀長城”

核心提示:軍隊經商,歷史上有過慘痛教訓。清朝的八旗軍原來英勇善戰、所向無敵,但後來無論是面對英法聯軍,還是在甲午之戰中面對日軍,或是面對八國聯軍,他們都打了敗仗。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因為八旗軍入關之後,不少將領參與經商,貪圖享受,軍隊不練騎射,不務正業。民國時期的新舊軍閥,也大多參與經商,每臨戰事,首先考慮的是保護一己私利,打敗仗也就成為必然。我們不能忘記這些歷史教訓。軍隊的職能是打仗,搞經商必然渙散人心,瓦解鬥志,導致與民爭利,影響軍民關係。我們決不能幹這種自毀長城的事。

1987年張愛萍對遲浩田說軍隊做何事是“自毀長城”

遲浩田與張愛萍

張愛萍同志逝世後,我沉浸在無盡的悲痛與哀思之中。愛萍同志是我黨的優秀黨員、我軍的卓越領導人,也是我的老首長。戰爭年代,他出生入死,屢建奇功;和平時期,他歷經磨難,卓有建樹,為國防和軍隊建設,特別是為國防科技的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他才華橫溢,文武兼備,膽識超群;他光明磊落,一身正氣,剛直不阿。他的高風亮節,堪稱楷模。愛萍同志逝世後,負責殯葬的一位老師傅講,愛萍同志的遺骨十分堅硬,真像經過千錘百煉。不知作為物質的人體與精神品格之間是否有必然聯繫,但愛萍同志確有鋼鐵般的意志、松柏般的風骨和大海般的胸懷。

愛兵勝兄弟

我和愛萍同志初次相識是在50年前。當時他是華東軍區暨第三野戰軍參謀長,我是華東軍區所屬某團政治處副主任。

1953年7月的一天,上級通知我團,張愛萍參謀長要來視察工作。聽到這個消息,團領導既高興又緊張。高興的是,上級首長親臨視察、指導工作,必定會給我團的工作增添新的動力和活力,使我們這個曾榮獲“濟南第一團”稱號的英雄團的建設更上一層樓;緊張的是,聽說張參謀長以治軍嚴格出名,我們的工作不知還存在哪些薄弱環節。由於我多次出席過上級召開的英模會,幾位團領導認為我見過大首長、大世面,就問我應當怎樣迎接首長的檢查。其實,我心裡也沒有底,因為在此之前我只聽說愛萍同志智勇雙全,是我軍的一員虎將,又擅長書法,還會寫詩、照相,此外,對他的性格特點一無所知。隨著愛萍同志的到來,大家的擔心和顧慮就煙消雲散了。

愛萍同志來到我團後,並沒有先到團部,而是直接到班裡看望戰士。我和幾位團領導趕到時,他正和戰士們聊天,那個熱乎勁,就好像是親兄弟。他逐個詢問班裡的戰士是哪裡人?對部隊生活是否習慣?連隊的飯菜是否合口味?有一個戰士是浙江人,說話口音不好懂。愛萍同志就讓他把自己的名字寫下來。小戰士遇見大首長,心情格外緊張,恰巧鋼筆又不出水,越發著急起來。越著急,手抖得越厲害,額頭上的汗珠滴落到紙上。愛萍同志一看,原來是筆尖堵塞了。他讓戰士打來一臉盆水,親自動手把鋼筆清洗乾淨,再蘸上墨水寫字。這一招還真靈,鋼筆下水了,那個戰士的手也不抖了。看著愛萍同志和藹可親的笑容,大家頓時沒有了拘束感和距離感。

在愛萍同志與戰士們親切交談時,我仔細端詳著他:寬寬的額頭,白皙的皮膚,威嚴中帶著慈祥,剛毅中透著平和。他脖子上掛著一部照相機,跑前跑後為戰士們照相,看不出是大首長。

初識愛萍同志,他那與戰士們打成一片的兄長風範和儒將氣質,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危難識堅貞

上世紀70年代初,我到北京工作後,多次聽說愛萍同志在文化大革命的逆境中不屈不撓、頑強抗爭的事例,心中肅然起敬。

“文革”開始不久,時任副總參謀長兼國防科委副主任的愛萍同志被打成反革命分子。1967年4月,“張愛萍問題專案小組”成立。一些居心叵測的人無中生有,顛倒黑白,給愛萍同志羅列了“十大罪狀”,戴上了“反對文化大革命,反對毛主席,反對林副主席”三頂大帽子。愛萍同志被停職,遭受批鬥、隔離審查以至關進監獄囚禁長達6年之久,左腿致殘。但他正氣凜然,決不折腰,與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團進行了堅決的鬥爭。1975年3月,愛萍同志復出後任國防科委主任,在十分困難的情況下積極開展工作,然而很快又遭到批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