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中鎮元子為什麼給唐僧兩個人蔘果?

歷史觀察君

這個話題,來自《西遊記》第二十四回,說的是鎮元子預料到唐僧將要來到萬壽山五莊觀,他與唐僧的前身金蟬子有些交情,按理該交待一二,可是他又收到元始天尊的簡帖,邀他到上清天上彌羅宮中聽講混元道果,所以只能留下清風明月兩個道童接待唐僧。

既然是接待老朋友,給他吃人參果也說得過去,但為什麼是兩個呢?如果鎮元子大方一點,索性拿出四個果子來,唐孫豬沙一人一個,那就一點事都沒有。若是捨不得四個,那麼拿出三個,唐孫豬三人一人一個,只有沙和尚沒的吃,雖然沙和尚會怨恨,但也不敢鬧,一點事都沒有。

而若是覺得三個還是太多,也可以索性只拿一個出來,就給唐僧吃,孫豬沙三個人沒分,只能在一旁流流口水,但因為是師傅,所以徒弟們其實也沒什麼可鬧的。甚至索性一個不給,倒也沒這一齣戲了。

關鍵在於,鎮元子給了兩個,這便麻煩了,唐僧不敢吃了,為什麼不敢,書裡明面上說是唐僧不識貨,其實和尚腦子清爽得很,兩個最難辦!

為什麼這麼說?因為是兩個人參果,唐僧吃了一個,還有一個給誰吃?按功勞論,自然該給孫悟空吃,但猴子一吃果子,老豬就會有抱怨;而若是給老豬吃,猴子更要暴怒了,俺一路降妖伏魔,憑啥給豬頭吃?

而若是唐僧誰都不給,把兩個果子都給吃了,那就更麻煩了,第一是落人口實,以後神仙界就會流傳一句話,說大唐和尚真能吃啊,鎮元子開園時,他本人加上四十八個徒弟,這麼多人,也就吃了兩個,書中原文清風是這樣說的:

“開園時,大眾共吃了兩個,還有二十八個在樹,不敢多費。”

所以唐僧絕不敢一人獨享兩個人參果,他是識貨也懂規則的,所以假裝不識貨,推給清風明月,他們倒正好是兩個,一個一個,豈不是正好?

由此也可看出,西遊記在這裡其實有一個伏筆,鎮元子其實是在使絆,他故意多給唐僧一個人參果,目的就是要搞事情。唐僧不敢吃兩個人參果,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分贓不均,必然要鬧起來。而此時,鎮元子大隊人馬又都不在莊內,所以孫猴子一定會出手。

鎮元子,其實要的就是孫猴子出手。因為猴子一出手,鎮元子就有理由留人,唐僧就跑不了,而唐僧跑不了,背後佛界如觀音這些人就不得不覥著臉出來說和。到時候仙佛各界人士都聚集在五莊觀求鎮元大仙饒唐僧這一次,呵呵!你曉得,鎮元子這種人,少幾個果子算什麼,他其實要的就是仙佛各界向他求情,求他買自己的面子。

結果,一切正如他所料。佛界代表觀音、道界代表三老都來求情,最終觀音救活果樹,鎮元子也不小氣,一下子敲下十個人參果,這便開了個人參果會。

諸位請看,唐僧這時候也吃了,為什麼他敢吃了,表面上是“唐僧始知是仙家寶貝”,實際上是因為有觀音做主了,觀音吃了一個,他才敢跟著吃一個,而唐僧吃了,三個徒弟也順理成章,各吃了一個(試想:如果唐僧一開始不長腦子送來兩個果子張嘴就吃,會是什麼結果?要知道全書觀音也只吃一個,他難道比觀音大?)。

所以,在中國的神話裡,吃什麼其實並不重要,唐僧是要成佛的人,早已註定長生不老,要這個人參果延年益壽做什麼!關鍵,是在怎麼吃?跟誰一起吃?這兩點才是這一集的重點。


司馬路的歷史會客廳

看過《西遊記》的都記得這一幕吧,唐僧師徒路過萬壽山,山上有座五莊觀,觀主鎮元大仙,法力高深,在鎮元大仙出門之前,交待守觀小童,這幾日,唐僧師徒要路過,讓兩個小童打兩個人參果給他。

人參果,又名草還丹,外形極似人類未足月的胎兒,劇中土地有這樣一句話:“此果三千年一開花,三千年一結果,再三千年才得熟,短頭一萬年方得吃。似這萬年,只結得三十個果子,果子的模樣,就如三朝未滿的小孩相似,四肢俱全,五官兼備。人參果樹乃大地靈根,所結之果是稀世之物。人若有緣得那果子聞一聞,就能活三百六十歲;吃一個,就能活四萬七千年。”由此可見其珍貴。

唐僧師徒在住進觀中後,兩個小童依囑咐送上兩顆人參果,為什麼是兩顆呢,唐僧師徒明明就有四人,再帶上一匹白龍馬,這就五個了。個人認為,這也是在觀音的算計之中,因為唐僧師徒要經歷九九八十一難,可能觀音與鎮元私下已經做好了約定,依悟空與八戒的脾性,一定會因為這兩顆果子產生一些別的想法,事情的發展果然如此,八戒嘴饞,讓悟空去偷果子,而偷吃完,又被兩個小童辱罵鬧了脾氣,最後推倒人參果樹,惹惱大仙,大仙抓住了師徒四個,悟空又尋來觀音,復活果樹,感覺這一切,都在觀音娘娘的掌控之中,兩個果子,巧妙的激發了此次劫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