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系统感悟分享

一、过多的音染,会干扰人们对音乐整体的理解

一些胆机或是音染较重的晶体机也许会因为音染的原因而变得听起来不错,但是这样会让人的注意力转移到好听的点上,导致大脑对于声音某些频段的声染会主动接受更多,如果胆机的音效过多,也会对音符的表现造成一定的干扰,因为音乐整体性很重要,不是局部欣赏的,声染对于音乐的整体表现以及欣赏会造成干扰,影响对音乐本质的感悟。

影音系统感悟分享

但是,不少发烧友喜欢的恰恰是声音的某种特点,或者可以说是声音的音效,对没有什么特点的声音并不喜欢,因为很多发烧友发烧的就是音效和声染,目前很多的功放为了能够讨好发烧友,声音都有其独特的特点,这点非常讨好音乐爱好者。我觉得这么做更多的是出于商业目的,所以我认为一款功放好坏的标准就是在出声之后,只有沁人心灵的音乐,和音乐带给自己的感情波动,根本就不会在意高低中音,也没有撼动的音效,这才是真正的好声音,好的功放能够让声音在很短的时间中就抓住你,抓住你的并不是器材,而是声音本身。

二、伪细节导致声音不耐听

很多的系统,因为谐波失真的原因,会给人以细节太多的感觉,高音穿透力好,好像泛音也多了许多。其实这种声音是不耐听的,因为有很多的奇次谐波。长时间的聆听会让人疲倦的,太多的伪细节也会让人们的注意力转移,人会本能的对这种声音敏感,最后听一个小时下来,人会有疲惫感,在音乐厅听过音乐的人会发现,现场演奏的声音收的很快,根本就没有那么多的泛音!

影音系统感悟分享

三、音箱只是工具,声音才是本质

很多的发烧友对于器材的迷恋程度反而超越了音乐的本身,喜欢的是器材的特点,而且对于器材的认识,也比较模糊,往往会把一些特点当成全部。其实我们买音响就是为了听音乐的,并不是听器材本身,很多的发烧友比较浮躁,本末倒置,有的发烧友玩了很多年也没弄明白,到底是他玩音响还是音响在玩他。

四、所有的音响出来的声音都是罐头声音

从录音室的话筒,到调音台,到模数转换,再到唱片,这几个环节,话筒的牌子有所不同,声音不同,线材不同,声音也就会有所不同,最后唱片再由不同的功放放出,再到音箱,最后还原出来的声音,是一定不跟录音室的声音一样的,所以我们听到的其实是典型的罐头声音,这也就意味着我们所听到的声音和现场的声音区别很大,放出来的声音也就是大概近似的一种声音。就好比真吉他和音响吉他的区别,真吉他声音动态好,泛音好,有密度,有厚度,而音响出来的东西就却少了很多东西,达不到形神具备,所以说,动态、泛音、密度、厚度才是我们在做影音系统时应该加强的部分。

五、动态和密度是大部分音响的短板

如果站在发烧友和音乐爱好者的角度上来看,影响器材的最为重要的因素,造成价格差异的,就是系统发出声音的动态以及密度。缺少动态的器材在型上面就已经是输了,动态并不是大音量就能解决的问题,动态大了,声音很容易失真,会变得很乱、很吵。反观真实的乐器,声音再大,也不会觉得吵。所以密度是最难做的,做好了,每个音符的质感都能出来,声音也就会高保真。所以上大动态下的从容才是关键。不过动态和密度中,特别是密度的部分,是音响中比较难做好的部分,这也是能够将声音拉开档次的东西。密度好一些的系统价钱就能够成倍翻,至于其他的例如高贵、甜美、低音震撼等并不是核心。

六、安静的声音才是有意境的声音

我们在听有些系统的时候,出来的声音是非常的自然、舒缓的,这种声音会让人精神放松,和听到真实的乐器给我们带来的放松感是一样的,并没有很吵闹的感觉,这就是安静的声音。

影音系统感悟分享

七、功放是一套系统的心脏

相信不少人的看法是箱子是喉舌,也是系统当中比较关键的一个部分,重要性是堪比心脏的,不过经过实践发现,音箱对于声音的改变更多是在型上,最多是音效上的差异,而对于声音的精气神以及内涵起决定性作用的则是功放。

如果一套功放的声音过硬,接在无论多廉价或是高端的箱子上,都是很好听的。

八、国产功放和进口功放差距在什么地方

表面上来看,国产的机器和进口的机器是差在设计、差在工艺上,其实区别在于更深层次的东西,是差在声音的动态和密度、解析力和韵味上的,最深层的差距是体现在对于音乐感情的诠释上,因为机器本身就是用来释放音乐感情和内涵的,并不是用来听音效和音染的。

易声国际是一家专门做影音定制以及智能家居的公司,易声国际具有业界最专业的团队以及出类拔萃的产品,专业为您定制私人全宅智能及影音系统!搜索影音定制与智能家居进行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