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影院的歷史進程

生不逢時的家庭影院

家庭影院自誕生之日起,就註定走上一條不平凡的路.

家庭影院(音響)走入普通家庭的視線當中是在上世紀的九十年代,直到2000年的前後出現了消費高潮,家庭影院當時幾乎成為了家庭的必需品,不過隨後關注度一落千丈,也就逐漸的消失在了普通人的視線當中。

早期的家庭影院主要指的是5.1的多聲道音響,視頻的部分主要是由顯像管電視機來擔任,即便現在我們一提到家庭影院,還有部分人會首先想到音響,其實這是不對的。

家庭影院(音響)主要是隨著VCD的普及而被人們熟知的,主要的亮點就是環繞聲,家庭影院需要在房間中擺放前後左右以及中置、低音炮共計六個音箱,形成類似電影院一樣的聲音包圍感以及現場感。

家庭影院的歷史進程

VCD時代採用的主要是美國的杜比邏輯技術來實現環繞聲,當時也有使用日本雅馬哈的DSP技術的。

因為VCD的片源只是有一左一右兩個聲道,所以環繞聲也是從這兩個聲道里來拾取聲音信號然後模擬成為5.1的環繞聲,所以聲音的聲場定位以及保真度是比較差的,加上當時的廠家,商家水平技術不夠,和現在的數字環繞聲對比,的確是差了很多檔次,當時很多的HIFI玩家看不上家庭影院玩家,現在想想還是有一定道理的。

隨後DVD出現,家庭影院才真正實現了革命性的飛躍

DVD的圖像效果除了要比VCD的效果更優秀以外,光盤中也能夠容納六個獨立的音軌,而且杜比邏輯技術也升級成為了杜比數字,同時,DTS在當時也出現了。

家庭影院的歷史進程

杜比和DTS公司在當時做的最大的貢獻就是將之前的兩聲道技術發展成為了多聲道技術,前後聲道左右聲道以及中置聲道、就連低音炮的聲道也抖是獨立的音軌。而且這種聲音保真度比較高,定位比較準確,效果也非常的逼真,營造的現場氛圍比較好。

不過DVD的出現和普及並沒有對家庭影院帶來繁榮,反而瞭解的人越來越少,總結一下,原因有幾點:

一、當時的DVD盜版特別多,基本上市場上出售的光碟都不帶杜比或是DTS編碼,也就談不上什麼環繞聲,所以在當時,即便是家裡買了家庭影院音箱,也沒有體驗到優質的效果。新鮮幾天也就沒了興致,這種影響是非常大的,當時的盜版碟猖獗,很難買到正版的光盤,直到現在很多人的思維意識還認為家庭影院是十幾年前玩過的東西,沒什麼稀奇。

二、娛樂方式的變化:DVD在中國普及的時候,電腦時代也剛剛興起,因為娛樂方式已經出現了變化,人們開始走出家門,KTV、洗腳城、麻將館等也成為了當時流行的娛樂方式。

三、電腦多媒體音響的發展,低廉的價格以及小巧的多的體積在當時逐漸的取代了傳統的HIFI音響以及5.1音響。

四、行業不規範,在當時很多的廠家都弄虛作假,使用虛擬的音效和混淆概念的手法欺騙消費者,例如用“杜比DTS輸入”的概念混淆“杜比DTS解碼”,因為大部分消費者對這類含義都不瞭解,也就很容易上當受騙。

再後來,智能手機映入眼簾,網絡購物強勢崛起,加上購房買車成為了當時家庭消費最大的之處,所以也就已經有很少人考慮到音響或是家庭影院的事情了。

近十年中,隨著電腦技術和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和家庭影院有關的技術以及產品也在不斷的發展,例如藍光DVD、高清電視、投影機、高清播放器等等,這也是組價家庭影院最好的搭配。

這個時期的家庭影院, 才算是真正意義上的家庭影院,尤其是高清片源以及高清投影機的出現,使得觀影效果更佳直觀、逼真,讓我們實現了在家中體驗電影院的效果,與DVD時代相比,完全是天壤之別。

家庭影院的歷史進程

不得不說,家庭影院是生不逢時的產物,在大家極力追捧的時候,因為技術原因而導致魅力不夠,沒能牢牢的吸引人的眼光,遭到人們的嫌棄;技術成熟,效果達到巔峰的時候,環境已經改變,時代已經變了,人們已經被其他事物吸引。

不過令人高興的是,隨著裝修市場的繁榮,加上廠家、商家堅持不懈的推廣,家庭影院也逐漸的回到了人們的視線當中,客廳影院、臥室影院、地下室影院等各類影院形式都悄然的出現在了越來越多的家庭當中,關注的人也逐漸的增多了。

易聲國際是一家專門做影音定製以及智能家居的公司,易聲國際具有業界最專業的團隊以及出類拔萃的產品,專業為您定製私人全宅智能及影音系統!搜索影音定製與智能家居進行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