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歲的單車——一場愚蠢又迷茫的青春!

電影《十七歲的單車》是導演王小帥執導並參與編劇的一部青春題材電影。該電影獲得第58屆柏林國際電影節評審團大獎,並收穫了大量電影獎項的提名。

兩個少年的命運線

電影圍繞進城打工的農村少年小貴和學生小堅兩人與一輛單車展開,講述了兩個少年愚蠢而又迷茫的青春。

影片中,背井離鄉的十七歲少年小貴戰戰兢兢、小心翼翼地在北京打拼,他膽小單純、執拗憨厚,對生活充滿了希冀。通過拼命的努力,他終於賺夠了公司提供的單車錢,真正成為單車的主人,可就在當天,他心愛的單車卻被盜了。

另一邊,家境貧寒的叛逆職高少年小堅,性格自私偏執,因父親購買單車的諾言久久未能兌現,盜取父親的積蓄買了一輛二手單手,而這輛單車恰巧就是就是小貴被偷的那輛。

兩個少年對單車都有著近乎瘋狂的偏執,誰都不願放棄單車,最終兩個人決定共同使用這輛單車,每人騎一天,開始了一段不停交接單車的旅程。

十七歲的單車——一場愚蠢又迷茫的青春!

命運的糾纏

在這裡,導演運用復現式蒙太奇的表現方法,輕快而傳神地展現了兩個少年興致勃勃共用一輛單車的場景,讓人覺得如果能夠一直就這樣下去也很好。但是往往事與願違,小堅因為喜歡的姑娘瀟瀟選擇了別人而心生恨意,用板兒磚襲擊了姑娘的男友——那個帶著匪氣的社會青年,最終招來禍患。而與小堅交接單車的小貴無端受到牽連,被瀟瀟男友招來的流氓痛打,自行車在這一過程中被一個流氓以發洩的方式毀掉,小貴絕望地用磚頭襲擊了這個流氓。影片的最後,小貴扛著一輛破車,穿梭在車流中,穿過路人冰冷的目光。此刻,背景音樂驟起,絕望而蒼涼,讓人不禁脊背發涼,寒意在心底蔓延。

十七歲的單車——一場愚蠢又迷茫的青春!

單車的意義

影片中,單車是一個紐帶,將小貴和小堅聯繫在一起,讓農村少年和城市底層的少年發生碰撞與糾纏。單車同時又一種意象,於小貴而言它是希望、是生活的支點,是他能在這座城市繼續生活的根本;而對於小堅而言,單車是一種寄託,一種憑仗,是他在喜歡的姑娘和兄弟面前找到自信的源泉。

十七歲的單車——一場愚蠢又迷茫的青春!

兩個少年,各有各的自卑和彷徨,那是一種源自靈魂深處的荒涼和貧瘠。所以,兩個少年都拼了命地想去抓住些什麼。而電影中,單車所代表的正是他們所追求的。小堅追求的是他人的重視,是一份建立在物質基礎上的自信。小貴呢,他所追求的,不過是在城市之中能夠安身立命,他考慮的只是可憐的生存問題。

十七歲的單車——一場愚蠢又迷茫的青春!

心底的姑娘

電影中還有一條暗線,是周迅所飾演的紅琴,一個來自農村渴望城市生活的小保姆。她穿著的高跟鞋釦在地面上嗒嗒作響,刺激著人們的感官,帶給人們神秘而又難以捉摸的印象。紅琴的表現了面對慾望的掙扎,紅琴偷穿僱主的衣服,將僱主的衣服拿出去賣,是人們向慾望妥協的表現,沒有了底線和原則,她的人生顯得更加絕望和掙扎。紅琴又是小貴心底一處不經意間的幻想,或許在小貴的內心深處也渴望有這樣一個姑娘,所以每每紅琴出現的時候貴總是出身地望著她。

電影中,無論是小貴、小堅還是紅琴,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追求自己想要的。因為年輕,所以衝動,因為衝動,做了一些愚蠢的傻事。他們不知道該怎麼做,沒有人告訴他們怎麼做,他們只是遵照自己的想法行事,他們年輕需要引導,但是他們生活的環境讓他們身邊缺失引導,於是他們行事荒唐、愚蠢,從骨子裡透露出令人啼笑皆非的傻氣。

十七歲的單車——一場愚蠢又迷茫的青春!

關於救贖

導演像個不負責任的外科大夫,將主人公解剖得鮮血淋淋、觸目驚心,然後甩甩手不管了,沒有告訴我們應該如何醫治和救贖他們。或許導演自己也不知該如何救贖。這不是導演的責任,這應該是整個社會以及每個家庭的責任。

十七歲的單車,這是一個沒有結局的故事,有的只是糊塗和荒唐。這是一段關於青春的故事,沒酒沒肉,但是有一個遙遠的姑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