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十七歲的單車》:我們的十七歲,好像就在昨天

小編最近看了一部電影,名字叫《十七歲的單車》。

電影《十七歲的單車》中,除了高圓圓和周迅很美外,其他的畫面都很埋汰。像極了十七歲那年,我剛上完體育課回到教室時那張汘涔涔的髒臉。電影裡阿堅自私又虛榮,敏感又脆弱。可是青春裡的誰沒有這樣過呢。我也曾看到周圍女同學買了新的衣服就央求媽媽也給我買。不買就作,就鬧,就嚎,就耍小性子。我也曾有過喜歡的男孩。哪怕自己眼睛不大,身材不好,笑起來很傻。在他面前我也會瞪大眼睛,頻換衣服,豪邁做作。我也曾偷拿過媽媽的錢,是一張一百的。那時我花了很久。不記得買過多少根冰棒,買過多少顆滷蛋,在同學面前驕傲多久。我只記得媽媽唸叨丟錢時,我也沒有吱聲。花錢的感覺很爽,但是很不安。我偷偷地躲在被窩裡哭泣為自己的壞懺悔不已。姐姐輕輕地抱住我問怎麼了。我更是哭的不可抑制。第二天我把剩下的五十轉交給了她。終於可以輕鬆地舒了口氣。我的膽量根本不適合做壞事。所以那麼惹人厭的阿堅我討厭不起來,我只能給予共鳴般的理解。

淺談《十七歲的單車》:我們的十七歲,好像就在昨天

但是對於阿貴,每次一出場我都氣的想罵“傻蛋”、“大傻蛋”的傢伙。但每每話剛到嘴邊又被人道主義壓下去了。一想發怒但一看他那個軸樣。就也說不出口了。罵一個時代的“駱駝祥子”,太不義了。他也十七歲。但他的十七歲註定要比同齡人成他也十七歲。但他的十七歲註定要比同齡人成辛苦。那輛自行車是他的全部。謀生的手段生存的工具。沒有了它,他似一條喪家之犬。

有了它,大風吹,大風吹,春光多明媚。在他身上我看到了一種不可多得的精神。就是死磕。將倔將進行到底。唯有堅持。人活著都需要一種信仰。他的信仰就是騎著那輛自行車賺錢。那當初十七歲的我們有過什麼信仰呢。十七歲的我的信仰是考上重點高中。那時最在意的事情是成績。一道題批錯了誓死也要找老師改過來。成績單打印前反覆核對自己的各門分數,分多了是沒問題的,少了簡直就是炸了我的敏感區啊。就像電影裡的阿貴一樣。打我可以,砸我車,絕對不行。

還有就是,誰的十七歲裡沒有個女神呢。阿貴的十七歲女神是周迅。那個愛偷穿女主人衣服的漂亮農村小保姆。女人都是愛美的。何況她本身就那麼美。她也那般年輕。雖犯了錯,被辭退了。但是我想,她會永遠留在阿貴十七歲珍貴的記憶裡。他那輛車,雖沒有機會載她一程,卻也撞過一下啊。值了。阿堅的十七歲女神是高圓圓。電影裡她叫蕭瀟。如果說周迅是早熟與性感的結合,那麼高圓圓就是清純與氣質的代表。一出場就自帶光環。兩個男主角本就長得挺醜,將相對比,越發醜。她就像是淤泥裡的嫩蓮,廢墟里的雛菊,夏日裡的最後一朵玫瑰。不解風情,但美得風情萬種,碧波盪漾。

想想我的十七歲女神是誰呢。我的十七歲女神是我喜歡的男孩喜歡的女孩。真的,時至今日,我仍然覺得她是生活中我看到過的最好看的女孩。一直沒變過。這部電影沒有墮胎跳樓失去記憶的梗,也沒有多年校園舊愛久別重逢好久不見話當年的情節。就只是簡簡單單的一個關於自行車的小故事。讓看的人回憶起自己的青春。後來兩個人都被打了。阿堅被打是因為他拿磚頭拍了奪愛的大歡所以被打。阿貴被打是因為他和阿堅在一起所以沒有理由就被打。後來鏡頭隨著阿貴揹著被毀了的自行車的背影一直在走。熙煕攘攘的人群。他那麼渴望,那麼珍惜的自行車。最終還是被毀掉了。這就是成長的代價吧。如同自行車在眼前被人砸掉的難過。可你只能帶著傷痛,繼續向前。無法回頭。電影裡阿堅和蕭瀟的朦朧戀愛就這樣被阿堅作結束了。那如果十七歲還能重來,你會對你的初戀說什麼?你們還會分手麼?那些當時遇到的比天還要大的問題現在看來是不是真的有那麼重要?

你是不是也有過這種感覺,我們的十七歲,好像就在昨天。

而昨天與今天,隔了一成長的距離。騎單車的少年,穿著裙子的姑娘,車輪軲轆轆地轉動,你我相視一笑,心無雜念。明天早晨,還要一起上學哦。讓人想起來甜蜜的有點心痛的十七歲,真的就這麼悠悠然的過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