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頭看遊戲手機(略帶心酸)的發展簡史

回頭看遊戲手機(略帶心酸)的發展簡史

在新發布的 ROG Phone 身上,我們能明顯感受到華碩對於進軍遊戲手機領域的信心。而在不久之前 Nubia、小米(黑鯊)、Razer 也都紛紛拿出了產品,希望搶先咬下這塊還沒有被太多人分走的「蛋糕」,足見手機廠商對遊戲硬件市場潛力的重視。

只是,從歷史發展的角度來看,遊戲跟手機的組合已經被多次證明是一樣看上去很美,但做起來很難的東西,不過縱使如此,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有新的廠商嘗試打造自己的遊戲手機。這其實也難怪,畢竟把手機跟遊戲結合起來的概念不論在哪個年代都是非常誘人的。那麼,在定於今年晚些時候發售的 ROG Phone 到來之前,我們不妨回頭看看它的那些前輩,讀一讀有趣(但同時也有點心酸)的遊戲手機簡史。

諾基亞 N-Gage

回頭看遊戲手機(略帶心酸)的發展簡史

這款 Nokia 於 2003 年末推出的產品,基本上可視作遊戲手機的鼻祖。當時在手機產品中, N-Gage 被定義為 Game Boy Advance 一般的存在。它的外形跟諾基亞 3300 很像,但採用了一片更大的屏幕,並且還增加了按鍵的數量。使用者可以通過藍牙或是 N-Gage Arena 線上服務,與其他玩家進行無線多人遊戲。

相較如今已很普遍的下載安裝方式,N-Gage 的遊戲預設都是被裝在「卡帶」(MMC 記憶卡)裡面的。而且當你要插卡或是換卡的時候,都必須關機開後蓋拆下電池,使用起來可謂非常之麻煩。當然,說到這款手機許多人腦中印象最深的可能還未必是其跟遊戲有關的一面。要把設備側過來貼在耳邊才能打電話的設定,真的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堪稱手機設計史上的奇葩了。

諾基亞 N-Gage QD

回頭看遊戲手機(略帶心酸)的發展簡史

在 N-Gage 登場半年後,諾基亞帶來了改良款的 N-Gage QD,它針對前作使用上的痛點做了許多有針對性的變化。其中相當實用的一項改進,就是 MMC 卡支持熱拔插,卡槽被設在設備底部右側,在開機狀態下也可以翻開橡膠蓋快速更換(甚至還出現了可以同時裝入兩張遊戲卡的擴展配件)。當然囉,最重要的改變還是把手機的聽筒放到了正面的常規位置,讓用戶在通話時的恥度得以大大降低。

三星 SPH-B5200

回頭看遊戲手機(略帶心酸)的發展簡史

在 2006 年 3 月的時候,三星端出了一款雙向式的滑蓋「Premium Gamephone」。它在橫過來握持時可以使用藏在內側的兩組十字鍵遊戲,而且設備還內建了加速度計可以用於運動操控(豎過來滑開後能看到一組十字鍵和一些普通手機上常見的按鈕)。另外在韓國推出的版本上,你還可以通過 3 吋的 QVGA LCD 屏幕欣賞 DMB 電視節目。不過這款產品在推出以後並沒引起多大的反響,基本上在發佈後就銷聲匿跡了。

索尼愛立信 Xperia Play

回頭看遊戲手機(略帶心酸)的發展簡史

2011 年 4 月登場亮相的 Xperia Play,是許多老所愛用戶眼中的「PlayStation Phone」。在這款產品上,我們看到了索尼想要借自己在遊戲方面的專長,幫助移動業務擴張版圖的野心。而最終的成品,至少在當時來看準備是相當充分的。Xperia Play 不光加入了 PlayStation 標誌性的遊戲鍵設計(專門的 L、R 鍵也有),還有觸控虛擬搖桿以及能買到 PlayStation One 上經典遊戲的線上商店。

不過遺憾的是,Xperia Play 後來也沒有續作,而「PlayStation Phone」的想法後來也基本就沒下文了。

宏碁 Predator 6

回頭看遊戲手機(略帶心酸)的發展簡史

實際上,華碩的老鄉 Acer 在 ROG Phone 出來很久以前就端出了自己的遊戲手機。2015 年 9 月,上圖中這臺 Predator 6 正式發佈。它採用了聯發科的十核心處理器(應該是 Helio X20)、4GB RAM 和 6 寸的「HD」屏幕,比較厲害的地方在於這款設備還擁有 4 個朝前的喇叭。不過至今為止,Predator 6 都還沒有真正發售,但類似的設計語言倒是可以在 Predator 8 遊戲平板上找到。

Moto Gamepad

回頭看遊戲手機(略帶心酸)的發展簡史

Moto Z 手機的 Gamepad 遊戲 Mod。這款在去年八月推出的配件,確實體現了 Moto 不錯的想法。雖然產品本身跟手機的組合未必能吸引到深度的玩家,但其裝配的簡便性算是個很大的優勢,如果 Moto 打算在這方面深耕的話,未來也難講會不會拿出什麼有意思的東西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