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66式152毫米加榴炮,號稱“戰神之錘”
66式152毫米加農榴彈炮是中國陸軍炮兵主力火炮之一,裝備軍(師)炮兵部隊,用於壓制對方有生力量、裝甲部隊,摧毀對方堅固工事,部隊指戰員稱之為“戰神之錘”。
66式152加榴炮從上世紀60年代設計定型以來,一直是我軍主力重炮,時間長達半個世紀,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火炮已經進入暮年,需要替代,有消息說中國陸軍炮兵已經開始用車載155毫米加榴炮替代66式152加榴炮,後者已經光榮完成了自己的任務,即將功成身退。
66式152毫米加榴炮至今仍舊是炮兵主力重炮
上世紀50年代中國陸軍炮兵部隊為了替代現有老式美製155毫米榴彈炮,仿製了蘇聯D-1型152毫米加榴炮,製成我軍第一代152毫米加榴炮-56式,這種火炮裝備軍屬炮兵團重炮營,一直到80年代還是我軍主力大口徑火炮,不過56式152毫米加榴炮性能較低,尤其射程不足,最大射程只有12公里,所以很快就停產了,我軍又在蘇聯D-20型152毫米加榴炮的基礎上仿製成功66式152毫米加榴炮,最大射程提高到17.5公里,它很快就替代了56式成為中國陸軍的主力支援火炮。
進入80年代,國外已經出現新一代火炮,考慮到新一代國產大口徑火炮還在發展之中,因此相關單位對66式152毫米加榴炮進行了改進和升級,研製了底排增程彈,最大射程進一步提高到22公里,縮小了與國外先進水平的差距,根據部隊機械化建設需要,利用國產第一代通用底盤,加裝152毫米加榴炮,研製了83式152毫米加榴炮,它採用了半自動輸彈系統,最大射速5發/分,備彈30分,是我軍機械化部隊主力伴隨支援火炮。
83式152毫米自行加榴炮是中國陸軍第一代自行大口徑火炮
這樣中國陸軍炮兵不得不同時裝備兩種大口徑火炮,執行戰場遠程火力打擊任務,增加了後勤保障方面難度,從上世紀50年代起,相關單位就著手研製遠程火炮,以簡化炮兵火炮口徑,但是國內基礎薄弱,相關研製工作一直磕磕絆絆,一直到70年代中後期才取得突破,經過多輪樣炮研製,國產83式152毫米加農炮在80年代初設計定型,它採用了超長身管、超大藥室來提高火炮射程,發射普通彈最大射程即可達到38公里,如果發射增程彈會更遠,但是火炮付出的代價也非常大,首先重量較大,戰鬥全重達到10噸,身管偏長,不利於行軍和運輸,還有內/外彈道性能也欠佳,射擊精度較低,因此83式152毫米加農炮小批量試產一批,提供給邊防部隊試用,主要用於出口。
中國自行第一代大口徑遠程火炮-83式152毫米加農炮,注意它碩長的身管
炮兵更加傾向性能更好的155毫米加榴炮
進入80年代,中國相關單位利用當時有利的國際環境,從西方引進了一系列新型火炮技術,發展了155毫米加榴炮和203毫米加榴炮,不過當時國際形勢已經發生了根本性變化,炮兵對於新型遠程火炮需求降低,加上當時國家集中精力在經濟建設主戰場,對於新裝備研製採取了“多研製、少裝備”的方針,所以155毫米加榴炮並沒有裝備部隊,203毫米加榴炮也因故停止發展,
90年代之後,我軍進行質量建設,作戰能力建設以空、海和火箭軍為主,陸軍武器裝備更新排名靠後,而火炮更新序列之中,自行火炮又優於牽引火炮,實際上部隊和相關單位對90年代以後幾場局部戰爭進行研究之後認為,未來高技術局部戰爭之中,大口徑牽引火炮生存能力已經非常低,不選擇發展和裝備新一代大口徑牽引火炮,對於現有火炮以技術升級為主,相關單位曾經提出一個簡單升級方案,它用155毫米身管替代66式152毫米身管,但是這個方案也沒有得到認可,進入新世紀之後,我軍對66式152毫米加榴炮升級主要集中在加裝數字化炮兵指揮系統、精確制導彈藥等方面。
新世紀炮兵發展重點在自行火炮上面
國產155毫米車載炮已經裝備部隊,成為新一代戰神之錘”
新世紀大口徑火炮一個發展趨勢就是火炮上車,車載大口徑火炮成為各國和地區炮兵新寵,它的成本和費用低於自行火炮,生存能力又高於牽引火炮,在這種情況下,相關單位研製了車載155毫米加榴炮,從圖片來看,它採用了52倍身管,發射普通彈射程都可以超過40公里,發射複合增程彈能達到50公里,相關單位還研製了火箭滑翔增程制導炮彈,射程能夠達到100公里!成為中國陸軍炮兵當之無愧的新一代“戰神之錘”在這種情況下,66式152毫米加榴炮光榮完成了自己的歷史使命,即將功成身退!
閱讀更多 用戶100028524901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