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末期德國的活塞式戰鬥機之王TA-152,可惜未能量產

二戰末期,德國為了面對盟軍的飛機,發明了一型高空高速活塞戰鬥機TA-152。與p-51、噴火戰鬥機一起被譽為終極活塞式戰鬥機的極限。

二戰末期德國的活塞式戰鬥機之王TA-152,可惜未能量產

TA-152是1940年底由Fw-190戰鬥機進行改進,以提高其高空性能,計劃方案有三個,即Fw-190B/C/D。其中Fw-190B和Fw-190A相似,換裝BMW801星型發動機,發動機上加裝噴射硝基化合物的加力裝置和廢氣驅動的增壓渦輪,增加增壓座艙和延長翼展。Fw-190C和B型類似,但使用Daimler Benz DB603 發動機,發動機裝硝基化合物噴射加力裝置和機械驅動增壓裝置。Fw-190D由Jumo213型發動機驅動。最終,“B”和“C”均未投入生產,“D”型即成為Fw-190"Dora"和Fw Ta-152/153的起源。

二戰末期德國的活塞式戰鬥機之王TA-152,可惜未能量產

TA-152戰鬥機安裝混合使用85公斤氧化亞氮(GM-1)及70公升甲醇水溶液(MW-50)的Jumo-213E發動機,故機首較長,以及為高空操作而裝置的增壓駕駛艙。當飛行員將GM-1與MW-50注入發動機時,其輸出馬力可以大幅提升。與“噴火”19型相比較,兩者均配備增壓駕駛艙;起飛滑行較短;9145米以下高度爬升較陡且速度較慢,超過該高度立刻變得很好;9145米以下高度的運動性較差,至10670米兩者相近,超過該高度,則前者較優。該機於10670米高空全速飛行時速為684公里,比後者慢約56公里。TA-152戰鬥機裝有1門30mm MK108航炮(備彈90發)和2門20mm MG151/20航炮(各備彈175發)。

二戰末期德國的活塞式戰鬥機之王TA-152,可惜未能量產

在1944年底,Kurt Tank駕駛一架未攜彈的Ta-152從漢諾威到科特布斯開會,飛行途中,與四架美軍P-51“野馬”相遇,Tank立即按下MW50裝置的按鈕,飛機頓時噴出一團藍色煙霧,將“野馬”遠遠拋開,“野馬”們只能眼睜睜地看著這架Ta-152悠哉遊哉而去。

二戰末期德國的活塞式戰鬥機之王TA-152,可惜未能量產

Ta-152可以說是德國活塞式戰鬥機之王,其各項飛行性能已經接近活塞式戰鬥機的極限,可惜德國走入毀滅,只生產少量,若是戰爭後期能大量出現在空戰中,一定會使盟軍大傷腦筋。但是最終活塞式也被噴氣式飛機所取代。存世的唯一一架Ta-152也在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博物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