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興之難,驚醒了誰的強國夢?

中興之難,驚醒了誰的強國夢?

人的一切痛苦,本質上都是對自己的無能的憤怒。 ——王小波

瞭解真相從來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即使是在信息爆炸的年代,你獲取的內容也註定是片面的,很多時候還是帶著主觀好惡的——當你關注鴻茅藥酒的離奇背景和跨省抓捕案時,總有人還對它的神奇藥效深信不疑。

不過,很多人對真相也並不在乎。作為圍觀者,在看戲中滿足自己“無所不知”的虛幻感也就夠了。反正,這個世界也從來不缺離奇的戲份,比如本週,除了鮑洪昇的營銷法術,還有賈躍亭的春暖花開,以及魅族的年度宮鬥劇“羊駝心計”。

而情緒遠遠比真相容易打動人。

於是,當中興遭遇美國製裁危機時,有人忙著怒斥“去你丫的美國”;有人忙著指責國內科技公司們忙著搞單車和外賣,耽誤了科研大業;有人忙著誇讚危機中現身的76歲創始人侯為貴。

唯有真相,因為太複雜,倒成了最不重要的那點事了。

中興之難,驚醒了誰的強國夢?

01 又見賈躍亭

賈躍亭在本週又回來了,並且是以一種熬過冬天的自信姿態。

讓賈躍亭重展希望的是他現在有錢有地了,這意味著,憑藉FF汽車翻身的曙光也終於出現了。

但對於賈躍亭這個謎一樣的男人來說,每次大事件不猶抱琵琶半遮面就顯得很不正常了。於是在本週,關於到底誰是繼孫宏斌之後的白衣天使的猜測和爭論,讓媒體傷透了腦筋。

賈躍亭的第一個緋聞對象是許家印,開始時間是今年2月,當賈躍亭宣佈FF已經完成股權融資,金額高達15億美元時,許家印就被@了,而根據本週一騰訊《一線》的報道,恆大給了3億美元

只是對於賈躍亭來說這份融資並沒有那麼好拿——以雙重質押的方式拿到錢,意味著賈躍亭也要承擔失去FF實控權的風險。並且比起“緋聞男友”許家印2017年淨利潤達 370.5億元的財大氣粗,“正牌男友”的年收入只有1413萬美元(約合8877萬元),有沒有為賈躍亭夢想買單的能力也要打個問號,畢竟造車不是一般的燒錢。

中興之難,驚醒了誰的強國夢?

圖:賈躍亭與“前男友”

說完拿錢,再說拿地這事。

此外,本週關於樂視和資本的故事還有番外篇。

被孫宏斌改名新樂視智家的樂視致新融到了近30億元,並且出錢的不乏互聯網巨頭:騰訊子公司林芝利創、京東邦能、蘇寧體育等,這個消息帶來的直接影響就是樂視網截止到本週五收穫了三個漲停

不過熟悉劇情的人都知道,樂視網就像一個愛飆車且不靠譜的老司機,以往就有眼瞅漲漲就停了的時候,想體驗速度和激情的儘管上車

中興之難,驚醒了誰的強國夢?

02 李叫獸的社會大學

一個少年成名的人很難不被名聲所累,李叫獸就是這樣的人。

事實上,外界對李靖的看法從一開始就是兩級分化,認可他的覺得這個年輕人很有想法,反對者則認為這只是一個做文摘沒有實戰經驗的幸運兒,顯然,隨著李靖在本週四宣佈離職,後者的聲音又響亮了一些。

不過,如果當初有人因為年輕、90後等標籤懷疑李靖是否有真才實幹,今天貌似也不妨對27歲的李靖報以更加寬容的看法。畢竟在年輕之時,就經歷市值一度超過千億美元大公司的高管鍛鍊,對任何人來說,都未嘗不是一次珍貴的機會。

就像公司同事對李靖評價的那樣:

有如此經歷,未來又何愁沒有好的前程呢?

中興之難,驚醒了誰的強國夢?

03 侯為貴的“中興”之戰

人們總是喜歡熱淚盈眶式的戲劇衝突。

於是本週三,當76歲的已經退休的中興創始人侯為貴出現在機場時,朋友圈和網絡上出現了一片嘆息和心疼之論,觸痛人們的淚點是,一位風燭殘年的老人仍要再次踏上征程,挽大廈於將傾。

無疑,此時的侯為貴在人們心裡就像晚年的金剛狼一樣,變成了一個英雄垂暮的象徵。

但很抱歉的說,這只是一部分人的過於感性的想象。而一詠三嘆最容易讓人忽略事情本來的樣子。

首先來說說中興該不該被美國製裁。梳理美國政府和中興打交道的歷史你會發現,中興此次被制裁並非毫無徵兆。

事情緣起於中興對伊朗的產品輸出。早在2012年的奧巴馬政府時期,美國就對中興公司進行了立案調查。期間的不完全時間軸包括以下:

2012年,美國德州一家法院對中興通訊發出傳召函件;

2013年,中興公司以一家無錫隔斷公司為手段,繼續與伊朗進行有關業務;

2014年,美國調查人員在中興公司高管隨身攜帶的電腦中發現公司兩份“規避方案”文件,因此獲得公司違法證據;

2016年,美國做出處罰措施;

2017年,中興公司提出和解,但被發現前後進行了高達20處的虛假陳述,最終被判處8.9億美元罰金,暫緩額外3億美元罰金,視中興承諾的內部措施執行情況決定是否啟動7年制裁令。

本週,美方宣佈制裁令生效,為期七年。目前,包括高通、英特爾、IBM在內的企業已經開始執行該禁令。而禁令還意味著,中興在被禁期間不能使用安卓系統。

於是,中興董事長殷一民無不悲愴地表示:“美國的禁令可能導致中興進入休克狀態”。目前,這家老牌手機廠商已有部分工廠停產。

“萬眾一芯”由此成為熱門話題。

目前國內手機品牌所使用的芯片多來自美國進口,並無自主研發生產能力。於是,阿里巴巴全資收購芯片企業中天微的消息,在本週也尤為引人關注。

至於侯為貴是否能力挽狂瀾?答案可能並不樂觀。

在2017年3月中興接受8.9億美元罰款前,侯為貴就在美國活動了半年,但最終並未能阻止這筆鉅額罰款。而早在十幾年前,中興曾經嘗試過自主研發芯片,但不鼓勵犯錯的文化,讓侯為貴選擇了放棄。團隊解散後,很多人去了華為的海思。

所以,儘管侯為貴溫文爾雅、精明又勤勞的形象深入人心,但作為老一輩的“國企廠長”的他,自有令人敬佩的毅力和勇氣,也不可避免地帶著那個時代的侷限性

中興之難,驚醒了誰的強國夢?

04 引發“倒楊”運動的魅族怎麼了?

魅族的內訌在本週二得到了升級,而且精彩和公開程度也不亞於一場年度大戲了。

起初很簡單,只是魅族科技總監張佳在微博上吐槽,稱自家公司的CMO楊柘並“不能帶領魅族走出困境”

但隨著楊柘的反擊——將張佳已被公司開除的消息送上熱搜,張佳又在微博轉發楊系女職工被舉報後出手傷人的微博,吃瓜網友紛紛加入,這個本是公司內部矛盾的事件徹底成為了公眾事件。

後來,楊柘不得不關閉了微博評論,不過,在魅族創始人黃章的微博下,“讓羊駝滾蛋”的評論還是被頂在了前面

網友為楊柘羅列了三宗罪:

其一,去年發佈的魅族PRO7 銷量不佳,很多人認為和楊柘固執的“處長”定位有關係。他把這款手機的slogan定位讓人看不懂的“雙瞳如小窗,觀景佳歷歷 “的中年風,並花大力氣去研究處長們的生活習慣,但最終,這款手機銷量撲街,不得不在上市後的5個月裡連續兩次降價;

其二,身為首席營銷官的楊柘卻在微博上直接槓網友,自稱學者的他將網友形容為“戴面具的瘋狗”,遭懟似乎也是正常的結果了;

其三,就是張佳等人曝出的用人為親、排除異己。

還有人引用更多信息,力圖證明楊柘應該離開魅族。比如前同事餘承東已經拉黑他,他曾經被TCL開除等等。

不過,魅族目前的問題,遠遠不是一個楊柘那麼簡單。

有人說楊柘帶來的負面,也是創始人黃章的尷尬。

細究起來,楊柘被重用也是黃章的意思。而這位兩次出山拯救魅族的靈魂人物,最近似乎也被拉下了神壇。畢竟,魅族似乎一直在走下坡路,2017年全年出貨量才接近2000萬臺,遠低於昔日對手小米的9000萬臺,最近又有裁員風波傳出。

沒有了成績背書,再輝煌的歷史也只是歷史而已,終有一天是要被遺忘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