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份,央行宣佈擴大中期借貸便利擔保品範圍,房價又要漲嗎?

每個老百姓心裡都有一根刺,這根刺就是房價。

小司之前反覆提過,刺激房價最直接的短期因素就是央行的貨幣政策!

最近,又有各種傳言說央媽要大放水了,房價又要上漲了。真的是這樣嗎?

01

央行MLF陣隊擴容,是大放水的意思嗎?

6月1日,央行宣佈擴大中期借貸便利(MLF)擔保品範圍。可能將增加4000億至6000億可質押債券規模。

這意味著什麼呢?

中期借貸便利(MLF)是中央銀行提供中期基礎貨幣的貨幣政策工具。通俗的來說,MLF是一項借貸制度。

商業銀行手裡有債券,但時不時會出現資金鍊短缺。央媽手裡有錢,控制調節整個經濟在符合政策預期的狀態中發展。

所以,商業銀行的債券,中央銀行的錢,通過質押的方式,在一定的利率條件下,實現了互換。

6月份,央行宣佈擴大中期借貸便利擔保品範圍,房價又要漲嗎?

具體來看,央行這次擴大的品種如下:

新納入MLF擔保品範圍的有:不低於AA級的小微企業、綠色和“三農”金融債券,AA+、AA級公司信用類債券(優先接受涉及小微企業、綠色經濟的債券),優質的小微企業貸款和綠色貸款。

要知道,之前央行只接受國債、央行票據、政策性金融債、高等級信用債等優質債券作為MLF的合格質押品。

這次其實是降低了門檻。

與國債、央行票據、優質債券等相比,將那些等信用評級較差的質押物納入了進來。就好比下面這個故事邏輯:

A有錢,想放貸。B有產權,想借錢!

A要B的房子,才借錢!

B要A的錢,質押房屋產權,借了100萬。

但錢還不夠,怎麼辦?

A:

你把車給我,再借你20萬。

B:OK,沒問題

擴容規模咋樣呢?

根據中信證券測算,此次信用抵押品擴容,理論上能增加4000億至6000億的可質押債券規模,相當於目前MLF規模的10%~15%。

也就是說,商業銀行可以拿價值5000億左右的相對較低的信用評級債券,向央行作抵押來要錢。

另一方面看,央行可以再印5000億左右的新貨幣了。

6月份,央行宣佈擴大中期借貸便利擔保品範圍,房價又要漲嗎?

02

MLF擴容,房價的陷阱?

針對這次MLF擴容,有一個流傳最廣的版本:

2018年房價漲得差不多了,遭遇美帝貿易戰威脅,又面臨供給側改革,彈藥用完。所以又要印錢了……

對於這種言論,小司覺得很可笑——因為根本沒搞清楚最根本的邏輯。

從wind數據來看,市場上的錢確實是越來越多,也是這麼多年以來國內房價持續上漲的動力之一。

6月份,央行宣佈擴大中期借貸便利擔保品範圍,房價又要漲嗎?

但是,從2014年底到去年,宏觀政策基調已經從“去槓桿”變成了“穩槓桿”,所以2018年初,我們逐漸開始走穩健中性的貨幣政策。

這一點在債券信用評級較低的資本市場上,也反應出來了,如下圖。

6月份,央行宣佈擴大中期借貸便利擔保品範圍,房價又要漲嗎?

因此,房價不可能暴漲!

03

MLF擴容的真實意圖到底是啥?

解決債務問題。

去看看債券市場上近幾個月接二連三的違約事件,你就明白了。

還是那個意思,借錢是要還的,投資是有風險的。現在已經不是剛性兌付的時代了,未來還有可能出現更多的債務違約。

但政策肯定要從整體上把風險控制在可控的空間,保證實體經濟不受影響。

6月份,央行宣佈擴大中期借貸便利擔保品範圍,房價又要漲嗎?

MLF的擴容,就是在對實體經濟輸血,只不過是那些信用評級在AA級或以上、相對優質的企業。

所以,小司給大家的建議:

現在是房住不炒的時代。對於居民而言,房子夠容身便可,多出一兩套掙點租金也無人詬病,但是真的不建議大家在這個時候高槓杆進去投機炒房——天花板其實就在頭頂。

所以,可以剛需置業買房,但不要指望買房掙錢。有空置房產的朋友們,可以儘量把產業租出去,抓住現金流是王道。

對於投資理財來說,可以儘可能地選擇一些穩健、安全、可預期的固定收益類理財產品,比如貨基寶寶、靠譜的p2p理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