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李”莫屬,小壩有“李”,熟了 熟了!

非“李”莫属,小坝有“李”,熟了 熟了!

有詩讚李子:

《麥李詩》

——南朝梁·沈約

青玉冠西海,碧石彌外區。

化為中園實,其下成路衡。

在先良足貴,因小邀難逾。

色潤房陵縹,味奪寒水朱。

摘持欲以獻,尚食且躑躅。

非“李”莫属,小坝有“李”,熟了 熟了!

前段時間持續的高溫悶熱天氣,似乎把塗嶺鎮小壩蒙古族村洪厝坑附近山上的李子“烘”熟了,一個個翠綠翠綠的掛滿枝頭,裹著白色的粉,圓乎乎的,很是可愛。又好像一粒粒葡萄連成串,沉甸甸的,壓彎了枝。終於,一夜暴雨過後,天氣變得涼爽,小壩村民們也紛紛帶上採摘工具,穿梭於樹林叢中,忙碌著,開始李子的採摘。

非“李”莫属,小坝有“李”,熟了 熟了!非“李”莫属,小坝有“李”,熟了 熟了!

雨後的小壩村,空氣顯得格外清新,李子樹就長在洪厝坑石碑處的對面山底下,更遠處的山頂上依然有著縹緲的雲霧繚繞,彷如一幅顏色漸變的綠色畫卷在眼前展開。

非“李”莫属,小坝有“李”,熟了 熟了!非“李”莫属,小坝有“李”,熟了 熟了!

沿著石碑旁蜿蜒的土路前行,樹上殘留的雨滴會“剛好”落在頭上身上,即使溼了也不覺得惱。路邊雜草生長旺盛,簇擁著經過長年累月行走留下的足跡。行到低處,泉水淙淙穿過石縫,抔一下水洗手,清涼無比。再拾階而上,便來到了李子樹林。

非“李”莫属,小坝有“李”,熟了 熟了!非“李”莫属,小坝有“李”,熟了 熟了!
非“李”莫属,小坝有“李”,熟了 熟了!非“李”莫属,小坝有“李”,熟了 熟了!

經歷了夜晚的暴雨衝擊,很多樹枝承受不住身上的重量斷了,李子也撒落地上,很是可惜。這邊的李子樹普遍不是很高,種植二三十年的也就兩米多,但不論大小,樹枝上滿滿的都是果實。就像村民所說,“李子好種養,只要栽個兩年,第三年就能結果了”。

非“李”莫属,小坝有“李”,熟了 熟了!非“李”莫属,小坝有“李”,熟了 熟了!
非“李”莫属,小坝有“李”,熟了 熟了!非“李”莫属,小坝有“李”,熟了 熟了!

近看樹上李子,青翠的外皮有著一層薄薄的白霜,雨滴凝結,顯得更加晶瑩剔透,就像在李子上鑲嵌了鑽石。

非“李”莫属,小坝有“李”,熟了 熟了!

李子一般在還是綠色帶點紅的時候就要大規模的採摘了,方便外來收購車輛運輸。而小壩村採摘李子的方式也是比較粗獷的,也更有人情味。每當有戶人家要摘李子時,家裡就會總動員,七大姑八大姨齊上陣,有時鄰居也來幫忙,帶上麻袋、鋪地上的布、棍子等工具,早早來到林裡忙碌起來。

非“李”莫属,小坝有“李”,熟了 熟了!
非“李”莫属,小坝有“李”,熟了 熟了!非“李”莫属,小坝有“李”,熟了 熟了!

等樹上的李子都打下來了,其他人經過簡單分選,裝麻袋後綁緊,再沿著來時的小路,挑到外面的收購點。

非“李”莫属,小坝有“李”,熟了 熟了!非“李”莫属,小坝有“李”,熟了 熟了!
非“李”莫属,小坝有“李”,熟了 熟了!非“李”莫属,小坝有“李”,熟了 熟了!
非“李”莫属,小坝有“李”,熟了 熟了!

榕樹下,一袋袋李子就碼在路邊,等著裝上大貨車,運往大山外面,讓外面的人都能品嚐到小壩李子的酸甜脆爽。

非“李”莫属,小坝有“李”,熟了 熟了!
非“李”莫属,小坝有“李”,熟了 熟了!非“李”莫属,小坝有“李”,熟了 熟了!

(圖/陳少煙)

非“李”莫属,小坝有“李”,熟了 熟了!

李子熟了

小壩村的李子除了一年兩次的施肥,平時並不需要特別的管理,開花結果後,相對長的比較小而密,但也有個頭較大的。因為並未噴打農藥,純自然生長,從樹上摘下後,就著雨水擦擦就可以吃了。

非“李”莫属,小坝有“李”,熟了 熟了!
非“李”莫属,小坝有“李”,熟了 熟了!

經過兩天的緊張忙碌,雨水混合著汗水,小壩村民迎來了今年的第一場豐收。“靠山吃山”,幾百年來,作為外來的少數民族在此紮根繁衍,他們不畏艱難,勤勤懇懇,用自己的雙手創造財富,改善自身生活,村子呈現一片欣欣向榮。先後榮獲第一批、第二批全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福建省民族團結進步模範集體、省旅遊特色村等榮譽稱號。

非“李”莫属,小坝有“李”,熟了 熟了!

往期回顧

加“大美塗嶺”

大美塗嶺,與您不見不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