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聚焦Space X,但低調的藍色起源也值得你關注

全球聚焦Space X,但低調的藍色起源也值得你關注

這兩天朋友圈被Space X刷屏,背後的創始人馬斯克真是神一樣的存在。同樣是探索太空,但亞馬遜創始人貝索斯的藍色起源公司(Blue Origin)相對之下,就太低調了。

在Space X發射之前,亞馬遜和藍色起源公司的創始人貝索斯在Twitter上大方地預祝Space X順利發射。今天,我們不聊馬斯克的Space X,談談低調的藍色起源公司。

全球聚焦Space X,但低調的藍色起源也值得你關注

穿過馬斯克的身影,看到了低調的貝索斯

美國時間 2 月 6 日,Space X 獵鷹重型火箭發射成功,並實現了其中兩枚助推器的安全回收。實際上助推器的回收並非Space X獨有的技術,貝索斯創辦的的藍色起源以及新謝帕德(New Shepard)火箭其實早在獵鷹之前就已經實現了一級回收。

實際上,在去年12月14日,貝索斯的藍色起源成功發射併成功回收了一款新型Shepard火箭助推器,而且此次發射的火箭助推器部署了無人駕駛艙Crew Capsule 2.0,艙內還裝載測試用的假人。

前後兩次火箭發射相對照,我們能夠看到貝索斯和馬斯克兩種不同的風格,分外鮮明。

雖然貝索斯沒有說,但他正也憋大招,以超越Space X。據悉,他投資25億美元研發的新格倫(New Glenn)火箭將在2020年首飛,起步運力也達到了驚人的45噸。

二者同是商業航天,且由於設計理念、回收方式等的不同,新格倫將會在很多方面超越獵鷹重型火箭,成為它最大的競爭對手。

雖然沒說,但是貝索斯確實在幹很多事情。但他為什麼這麼低調呢?

作為雲計算行業的一名觀察者,我對亞馬遜AWS瞭解比較多,希望結合亞馬遜AWS的事例,從另一個角度讓你瞭解貝索斯,以及他的獨特風格塑造的企業文化。

感受亞馬遜AWS的低調

雖然亞馬遜AWS現在由Andy Jassy領導,貝索斯很少過問,幾乎不在AWS的活動上露面。但是,Andy Jassy是跟隨貝索斯21年的人,自從1997年從哈佛商學院畢業,就一直跟貝索斯一起工作,其風格自然跟貝索斯一脈相承。

據說,亞馬遜有一個傳統,不披露不必要的信息,不討論不必要的話題。什麼叫有必要?第一位的判斷依據就是,要有利於客戶。

亞馬遜的財報信息,不會專門向媒體發佈,只在指定網站披露信息。因為在亞馬遜看來,客戶關心的是產品和服務,不必關心亞馬遜的財報。同時,亞馬遜也不宣傳股價,即使他們的股價歷史性地超過1000美元。

舉一個例子,2017年11月27日~2017年12月1日在美國舉行的AWS re:Invent 2017年度大會上,AWS宣佈了一系列讓聽眾尖叫的人工智能服務和產品,但是在此之前,AWS很少宣傳自己在人工智能方面的動作。

低調隱藏自己的雲計算巨頭

也許對AWS來說,低調的原因不只是因為承襲了貝索斯的風格,還因為雲計算的機會實在太大,就像一位探險家,走在前面發現金礦,不能、不願、不宜聲張。

當你去問AWS的發言人如何看待競爭對手時,得到的答案通常是,"全球每一個大型技術供應商都在試圖快速行動起來,複製AWS過去11年多所建立的東西。我們總是期待這樣的事情發生,因為對客戶來說,這是一個太好不過的價值定位了。我們始終相信,在這個領域會有多個玩家取得成功。AWS提供的服務涵蓋基礎設施軟件、硬件、數據中心服務,市場總量高達數萬億美元。這麼大的空間,不可能只有一個玩家。我們驚訝的不是有競爭對手,而是他們讓我們提前出發那麼久。"

的確,亞馬遜AWS作為全球雲計算的開創者、領導者,領先優勢非同一般。Synergy研究集團長期跟蹤雲計算的市場份額。根據 Synergy公佈的2017年第四季度市場份額,AWS佔雲基礎架構服務的市場份額比緊隨其後的三家公司總和還多,而且保持著增長狀態。

全球聚焦Space X,但低調的藍色起源也值得你關注

從收入來看,高盛分析師Heather Bellini在寫給客戶的一份文件中預測,2017年亞馬遜AWS的收入為159億美元,第二名微軟Azure雲收入為50億美元,第三名的谷歌雲收入為19億美元。而實際上,根據亞馬遜於2018年2月1日公佈的財報,亞馬遜AWS在2017年的收入達到174.59億美元。

對於任何一家商業公司而言,這樣的業績都可以拿出來在商業媒體上傳播一番,但是亞馬遜AWS卻保持低調,不願多說什麼。

亞馬遜AWS這樣的範兒,媒體往往不理解,但是客戶們卻非常喜歡。我仔細研究了AWS官網近一年公開的20多個客戶案例,包括外研在、TCL、華大基因等、塗鴉智能、美洽等,無不對AWS讚譽有加。

“AWS商業支持服務專業、細緻、響應及時,能夠深入瞭解我們業務的模式,還有很多專家來幫我們做一些培訓和諮詢,對於我們順利採用AWS雲服務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北京外研在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技術官董晉鵬說。

藍色起源延續亞馬遜一致的低調

沒有機會近距離接觸貝索斯的藍色起源,只能從跟AWS打交道的體會去揣測,他為什麼跟馬斯克走了不同的路。

也許,在貝索斯的眼中,他並不在意藍色起源的知名度,等到藍色起源可以載人上天實現太空旅遊的那一天,有人買票就可以,而且他相信一定有人買票。

馬斯克發射獵鷹時不忘給特斯拉做廣告,但貝索斯沒有打算給亞馬遜電商、亞馬遜AWS雲計算、亞馬遜智能音箱、亞馬遜Kindle做廣告,這幾大業務正在用自己的魅力征服用戶。

在技術路徑的選擇上,藍色起源跟SpaceX也有所不同,藍色起源的目標是征服亞軌道空間,SpaceX則準備將宇航員運送到國際空間站。

貝索斯的可重複使用的火箭已經發射了七次,有六次成功著陸。馬斯克在過去兩年時間裡,發射了20枚可重新使用的獵鷹9號火箭。似乎貝索斯更注重商業實現,馬斯克更注重挑戰技術高度。

但不管二位什麼風格,他們都是令人敬仰的英雄,人類探索太空的大幕將由他們開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