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军用芯片达到世界一流,发生中兴事件后,能否转入民用?

随着科技的发展进步,现代高新技术和军工融合度越来越高,大量前卫的概念和技术运用到新型装备当中,其中在小说、电影中经常出现的隐身技能也已经成为现实。

通常被人们津津乐道的隐身装备如F-22、F-35、歼-20、苏-57等第五代战机,不仅如此,越来越多国家的军舰、轰炸机实现隐身化,而且中美俄三国相继研发出隐身巡航导弹、反舰导弹。而这些武器装备无一例外都使用了大量的高新科技,使其达到预期的效果。
我国军用芯片达到世界一流,发生中兴事件后,能否转入民用?

需要强调的是,装备隐身化并不是指无法用肉眼辨识,而是指隐身化的战机、导弹、军舰在雷达扫描搜寻范围内却无法被雷达探查到,这意味着敌人从哪里进攻一无所知,自己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

面对武器装备日趋隐身化的大潮,反隐身雷达成为各军事大国必须攻克的一项重要技术,中国、美国、俄罗斯等军事大国在反隐身雷达领域投入的科研经费是充足的,因为一旦落后将陷入极为被动的局面。

可喜可贺的是,在反隐身雷达领域中国已经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据6月15日国内一家权威媒体披露,14日在南京举行的第八届世界雷达博览会上,中国电科14所展示的一系列反隐形雷达。
我国军用芯片达到世界一流,发生中兴事件后,能否转入民用?

一位中科院院士称,我国在反隐身雷达领域能有如此快速的进展得益于我国军用芯片的突破,随着国产军用芯片华睿2号的问世,我军新一代装备将广泛采用这种新型全自主研制的芯片。
我国军用芯片达到世界一流,发生中兴事件后,能否转入民用?

据了解,华睿2号由14所牵头研制,是国家十二五“核高基”重大专项高端芯片中首个通过验收的DSP项目,官方用于电子对抗、通信、雷达等领域。

目前,我国在军用芯片领域已经迈入世界一流,而14所的专家也表示,未来军用芯片技术也逐渐转入民用,让每年进口1万亿国外芯片的巨大逆差缩减,让中兴事件不再上演。

对于军转民用,小伙伴们,你们怎么看呢?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