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秀建立東漢後如何對待西漢諸侯王

劉邦建立西漢時,吸取秦朝教訓,為了當中央權力衰微時,地方上存在拱衛中央的勢力,廣建諸侯王。正因為西漢初年劉諸侯王的存在,呂氏篡權很難成功。到文景二帝時,諸侯王勢力已成尾大不掉之勢,文帝將齊國為齊、城陽、濟北、濟南、淄川、膠西、膠東七國,以圖削弱宗室勢力。景帝七國之亂是矛盾的集中爆發點,七國失敗後,諸侯國的封地被大大縮小。到漢武帝時實行推恩令,諸侯王幾代之後跟平民更沒有什麼區別了。所以西漢末年的劉姓宗室勢力跟西漢初年已成天壤之別。

劉秀建立東漢後如何對待西漢諸侯王

西漢初諸侯王

王莽篡漢之前一面將劉氏宗族諸侯王32人,王子侯181人廢黜,其代漢野心逐漸暴露。因此,劉氏宗族及貴族官僚相繼起兵反抗是必然的,安眾侯劉崇、嚴鄉侯劉信等劉氏宗室接連起兵反抗,皆被王莽鎮壓殺害。所以新朝時劉氏宗室稍強點的只是地方豪強,大部分更是與平民無異。

劉秀建立東漢後如何對待西漢諸侯王

光武帝劉秀

劉秀是漢景帝的第五世孫,漢武帝都是不是劉秀的祖先。東漢統一戰爭時,劉秀對前來歸附漢宗室基本是安撫優待,但是他可精著呢,採取的是“先封王,再降級”的方法,最後把這些宗室都給打壓乾淨了。如劉永,西漢梁孝王劉武的八世孫等反抗自己的劉姓宗室則堅決打擊。劉秀封王和自己一起打江山的,他親屬關係本就比較近,或者自己最近幾輩的親戚都封王。建武二年,封叔父良為廣陽王,兄子章為太原王,章弟興為魯王,舂陵侯嫡子祉為城陽王,宗子劉終為淄川王。與劉秀親屬關係比較遠,或者投降來的,或者後追封的,這樣的宗室也陸陸續續有一些,比如建武元年,宗室劉茂自號"厭新將軍",率眾降,封為中山王。

劉秀建立東漢後如何對待西漢諸侯王

東漢地圖

東漢建武二年……十二月戊午,詔曰:"惟宗室列侯為王莽所廢,先靈無所依歸,朕甚愍之。其並復故國。若侯身已歿,屬所上其子孫見名尚書,封拜。"乍一看,這仁慈,這大度!只要是都給封王,是不是超級仁君!慢著,等等,這才建武二年,天下還沒安定,故事還沒講完呢。

建武十三年,蜀地被平定,天下太平。真定王劉得被劉秀取消王爵,降為臨湘候。此次和真定王劉得一起被降爵為候的,共有四人,都是和劉得一樣,與劉秀血緣關係比較遠但在劉秀爭取宗室支持時得到王爵。

劉得等人被降爵後,東漢諸侯王全部是劉秀家族一脈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