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讓孩子免疫力下降的事,不起眼的小事也會引起

秋冬季節是寶寶們疾病頻發的時段。有時過了一段時間媽媽突然發現,自己寶寶變得比原來容易生病了許多,天氣稍有變化,就開始出現咳嗽、發熱的現象,這可愁壞了媽媽們。事實上,有些平時看起來是小事也會引起寶寶生病,導致寶寶免疫力下降。

會讓孩子免疫力下降的事,不起眼的小事也會引起

秋冬季節,由於氣溫下降,人體需要更多熱量來保持體溫、對抗寒冷,因此不少人會發現自己在秋冬季節比其他季節能吃許多。媽媽們自己變得更能吃,自然也擔心寶寶會吃不夠,加餐、加輔食,就成了媽媽們的常見做法。

但是,吃多的食物如果無法及時消化,就會在身體內產生內熱,導致寶寶的腸胃功能失調,抵抗力降低。媽媽們如果觀察到寶寶在睡覺時不斷翻動、磨牙;或是對食物明顯興趣不大,舌苔又白又厚,那麼寶寶多半是吃的太多,產生了積食的現象。

即使真的擔心寶寶吃得不夠,添加輔食也要適量,一天以不多於原有基礎的一頓為宜;同時,要以蔬菜、水果、粗糧泥為主;另外,餵食的時間也要注意,寶寶晚間的活動量小,因此晚上6點吃完晚飯後,就不要再給TA喂吃的了。

會讓孩子免疫力下降的事,不起眼的小事也會引起

給寶寶穿太多,是外婆奶奶輩最長犯的錯誤;中老年女性由於自己畏寒,就會理所當然地認為寶寶也怕冷,這才出現了在路上經常看到的穿成小企鵝的寶寶們。

事實上,寶寶們正處在快速生長期,新陳代謝比一般成年人更快,如果穿得過多,會導致體內生熱,“上火“,同時也容易因為身上出汗無法及時排出而感冒。反覆感冒會導致免疫力進一步下降,形成慣性。

因此,在判斷寶寶是否穿得合適時,可以摸摸TA的手,如果溫熱無汗,就說明穿夠了,不放心的話,就再摸摸後脖頸,如果後脖頸有汗,就說明給寶寶穿得太多啦。

會讓孩子免疫力下降的事,不起眼的小事也會引起

天氣冷,加上空氣差,這些都是媽媽們減少帶寶寶進行戶外活動的原因。但是,寶寶正處在成長期,需要必要的運動來促進發育。如果運動量過少,就會導致動作的協調能力下降;而長期待在溫室裡,也會導致抵抗寒冷的能力下降,遇到點兒降溫就感冒。

寶寶的最佳戶外活動時間為每天2-3小時為宜,由於早晚氣溫涼,儘量選擇早上10點-下午4點的時間在戶外活動是比較合適的。在戶外活動時,也要注意不要給寶寶捂得太過嚴實,適當曬點太陽,有利於寶寶體內的食物轉化為鈣質吸收。


分享到:


相關文章: